宜都是湖北省直屬縣級市,由宜昌市管理,位於鄂西南長江中遊南岸,江漢平原向鄂西南過渡地帶。東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隔江相望,東南與松滋市相望,西南和西部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接壤,北與宜昌軍區接壤,東經110之間。
到2022年4月,宜都轄8個鎮,1個鄉,1個街道,2個管委會,國土面積1357平方公裏。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6月0時11,宜都常住人口367374人。
宜都於公元前196年建立郡制,名宜道。公元210年,劉備建立宜都郡,意為“適宜建都”。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戶”、“鄂西門戶”之稱。它是壹代宗師楊守敬、清代學者、開國將軍何的故鄉。
宜都的自然資源:
1,水資源
2014年,宜都市水資源總量82350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81925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31106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2116立方米。全市總供水量65438+840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65438+8183萬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219萬立方米。
2.土地資源
宜都市土地資源分布格局總體為“七山壹水兩田”。截至2015,全市土地總面積135482.83公頃,其中西南山區63228.57公頃,占46.67%;中部丘陵區55926.18公頃,占41.28%;沿江平原丘陵地面積16328.08公頃,占12.05%。
中國有7個土類,18個亞類,64個土屬,183個土類,包括紅壤土、黃壤土、黃棕壤、石灰巖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全市耕地面積22206.99公頃,占耕地面積的60%,分布在長江下遊和城市東北部漁洋河沿岸的平原和丘陵。
其中水田占8753.73公頃,占耕地的35.59%,主要分布在城區平緩丘陵和長江、清江、漁陽河沿岸。旱地13379.22公頃,占耕地的60.08%,集中在城市中部。林地72186 438+0公頃,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西南山區。?
3.礦產資源
截止2015,宜都已發現5大類23種礦產,109個礦床(點)。礦產12種,礦床32處,其中大型礦床4處,占3.7%,中型礦床14處,占12.8%,小型礦床14處,占12.8%,零星分布77處,占70。
已查明資源總量68687萬噸,非金屬62505萬噸,占965.438+0%。全市礦產資源潛在總值6543.8+072.4億元,人均潛在總值4.47萬元。水泥石灰石、煤、方解石、重晶石、建築用石等礦產是宜都市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