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廣西欽州浦北中南部地區,全國還有哪些地區有「龍頭節」?
是嶺頭節。。\x0d\我們欽南區也有。每只駱駝吃了壹箱水果。。\ x0d \ x0d \嶺頭節是桂西南欽州地區壯、漢族的傳統民間節日習俗,又稱“調嶺頭”。是當地僅次於春節的節日,因其活動多在村邊舉行而得名。據民國三年《靈山縣誌》卷二十二《風俗誌》記載:“八、九月間,在社前放巫鬼,跳編,然後入房驅邪疫,亦為農村儺遺。”這說明“跳嶺頭”與古代農村家具有血緣關系。這種具有古儺特色的“越嶺”習俗的最早文獻見於明代嘉靖版《欽州誌》卷壹《風俗》:“八月中秋,筆名下。在嶺頭扮鬼跳舞,叫跳嶺頭。男女聚在壹起,互唱互答,所以說是淫蕩假夫妻,父母兄弟,也就不足為奇了。”今天,它已經從最初的宗教儀式演變為民間娛樂。“嶺頭節”多在中秋節前後十多天,即農歷八月舉行,有些地方在農歷三月或十月舉行。壹般以自然村為單位,每個村在農歷的某壹天舉行。比如壹個村在8月13日舉行,而鄰近的壹些村在8月12日和8月15日舉行。壹般每個村每年只有壹個龍頭節,但有的村有兩個。那時,所有的村莊都將耗盡他們的池塘來捕魚,每家每戶都將宰殺鴨子並舉行盛宴來祭拜他們的祖先和神靈。同時,還邀請“嶺頭隊”(石公)在村子附近的山脊上表演舞蹈節。老師戴著面具,表演“拋”(跳舞)和“唱”(唱歌跳舞);有些地方還兼有武術和“搏擊”(民間魔術)表演。表演程序有祭臺、求神、禁止、歌舞等。,這些都伴隨著鼓樂。“嶺頭節”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挑頭”,是村裏辟邪、集煞、除疫,祈求莊稼豐收,保障人畜安全,保護村莊的宗教活動。大部分是在村子附近緩坡上的嶺頭舉行。祭祀儀式中,壹人擊鼓指揮大局,兩人擊鑼配鼓,老人跟著音樂節奏,有條不紊地完成每壹道程序。從現在仍在跳的幾個舞蹈的特征動作來看,與廣西壯族花山壁畫中的“樂舞”相同。據1983,中國舞蹈研究院工作人員到欽州對舞蹈進行錄像,稱“這種舞蹈傳奇誕生於堯舜,如今全國罕見。”2006年,跳嶺頭被確定為廣西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