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n
<名>
塵埃 [dust]
霏霏散浮煙,靄靄集微坌。——元好問《戊戌十月山陽雨夜》
又如:微坌(微塵)
鯗
鯗
xiǎng
<名>
幹魚;臘魚 [dried fish]
石首鯗,食之消瓜成水。——晉·王羲之《雜帖五》
又如:鯗鶴(即勒魚做成的魚幹);鯗鋪(賣幹魚、腌臘食品的店鋪)
腌臘食品 [preserved and cured food]
鳳姐兒聽說,依言夾些茄鯗,送入劉姥姥口中。——《紅樓夢》
又如:鯗臘(幹臘魚肉)
蕤
ruí
<形>
(形聲。上形,下聲。本義:草木花下垂) 同本義 [drooping]
蕤,草木華垂貌。——《說文》
醢
hǎi
〈名〉
(形聲。從酉。本義:肉醬)
同本義 [minced and hashed meat]
脯醢菜羹。——漢·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醢脯(肉醬和幹肉);醢醬(肉醬)
醬 [sauce]
醢,醬也。——《廣雅》
自酒米至於鹽醢百有余品,皆盡時味。——《魏書》
凡國家大事、兵農禮樂,以及錢刀醯醢之細,無不經營貫串。——清·毛奇齡《王君慎齋詩集序》
歃
shà
〈動〉
(形聲。從欠,殺聲。從“欠”表示與口、出氣有關。本義:飲,微吸)
飲 [drink]
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史記》
特指飲血 [smear the blood]。如:歃盟(歃血為盟);歃會(歃血盟會);歃辭(歃血時宣讀的盟詞).
黌
黌
hóng
<名>
古代的學校 [ancient school]
農事既畢,乃令弟子群居,還就黌學。——《後漢書·仇覽傳》
又如:黌序(古代的學校。序:學校);黌門(學校);黌宮(學校);黌校(學校)
瞽
gǔ
<形>
(形聲。從目,鼓聲。本義:瞎眼)
同本義(雖瞎但有眼珠) [blind]
瞽,目但有朕也。——《說文》
瞽子。——《書·堯典》。傳:“無目曰瞽。”
瞽者仰視而不見星。——《荀子·解蔽》
將炫外以惑愚瞽也。?——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瞽目(眼睛瞎;盲人);瞽者(眼睛失明的人);瞽曠(指師曠);瞽目先生(說書盲人)
沒有識別力 [stupid]
未見顏色而言,謖之瞽。——《論語·季氏》
是猶蟪蛄不識春秋,朝菌不知晦朔遽以不變名之,真瞽說也。——[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瞽說(瞎說);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