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民俗文化白族風情
大理是以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白族占全市人口的65%。白族有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歷來整潔,外觀莊重大方,白墻青瓦,古樸大方。房子是用大量的石頭砌成的,墻基、門頭、窗頭、橫梁都是石頭做的。屋頂是石板瓦,管瓦是頂。民居有很多精致的院落,往往根據家中的富貴而有所不同。壹般來說,有四種形式:壹種是“兩室壹耳”,即兩棟建築相互垂直,在交叉處有壹個耳室;二是“三室壹照壁”,即三棟樓,照壁在正房對面;第三種是“四進五天井”,即有四個建築,每個路口都有壹個廂房;四是“六合同春”,即每院兩院三樓,各方回廊相通,稱為“走馬角樓”。白族人家特別註重建門樓。通常建造門樓的形式是“壹滴水”,這是壹座普通的坡屋,古樸大方,而另壹種形式“三滴水”則表現出壹種氣勢磅礴,建築精美,飛檐翹角,氣勢磅礴。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表現出民居的特點。照壁是壹種裝飾性建築,象征著吉祥、繁榮和安康。各種照壁也反映了主人的願望和期望,堪稱白族民居的精美藝術品。
大理特產
白族的“土八碗”
“大號碗”是白族傳統宴席的壹套典型食譜,包括煮、炒、蒸、煎、炸、腌等菜肴,色澤鮮艷,滋補健胃,老少皆宜。大號碗由八道熱菜組成:紅肉燉紅糯米;雞蛋糊炸的酥肉;加醬油和蜂蜜蒸五花三線豬肉千張;紅薯或土豆蒸豬肉;豬頭、豬肝、豬肉腌制的幹香;裹著肉末和雞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水、雞蛋絲、菜梗做成的雜碎;竹筍炒豬肉條。
大理砂鍋魚
大理洱海是雲南橫斷山脈最大的淡水湖。洱海自然資源豐富,僅魚類就有十多種。
白族人民吃魚的方法和烹飪技術是非常獨特的。在眾多吃法中,最有特色的是砂鍋魚。砂鍋魚濃縮了白族魚味的精華。它是熱的,和豆腐及其他食物壹起吃。味道鮮美,是大理白族招待客人的佳肴。砂鍋魚的烹飪方法如下:將從洱海捕撈的黃殼鯉魚刮幹凈後,用毛巾擦去水分,在腹壁上擦上精鹽。經過10分鐘以上的鹵制,在大理特制的砂鍋中燉煮,再加入豆腐、火腿、肉丸、玉蘭片、豬蹄筋等十余種食材和佐料,砂鍋在炭爐上煮熟燉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