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淫羊藿、陸英、接骨木、鞭、芽、楓景草、紫頂龍芽、鐵鞭、狗牙草、白鞭。
使用提示:內服:煎服,15 ~ 30g(鮮品兩倍);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適量,外敷或水煎服。
馬鞭草簡介: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坡、林緣、路旁或溪流。分布於中南、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夏秋花開時收獲野生產品;栽培產品每年可收獲2至3次,洗凈,切成段,曬幹。馬鞭草根是圓柱形的。莖呈方形和圓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槽。表面綠褐色或黃綠色,粗糙,硬而脆,橫切面髓狀或中空。全葉對生,葉綠褐色,3裂,邊緣鋸齒狀,穗狀花序細長,小花多。果實小,堅果灰黃色,脫落很多,有輕微的氣,味苦。顏色最好是綠色的,帶花。
馬鞭草相關群體:
氣血不足,胃氣虛弱,孕婦慎用。
馬鞭草的治療效果:
本品味苦、辛,微寒。歸肝脾腎經。功效:清熱利濕,活血通經,解毒殺蟲。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黃疸,痢疾瘧疾,水腫腫脹,小便不利,痛經,閉經,跌打損傷,癰瘡毒,外陰腫痛癢。
馬鞭草生產指南:
對於流行性感冒發熱,可與羌活、青蒿同用,清熱解表,祛邪;血瘀腹脹者,可配伍三棱、莪術、當歸等活血化瘀之品。對於熱毒所致的癰、瘡,可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蔥同用,清熱解毒,消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