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中秋節祭祖的規則和儀式

中秋節祭祖的規則和儀式

1.人們在“七月半”被請去祭祖時,要把祖先的牌位壹壹取出,恭恭敬敬地放在專用的祭臺上,然後在每個祖先的牌位前焚香,每天早、中、午三次茶飯,直到七月三十日才歸還。如果有祖先的畫像,請出來掛起來。2.講究祭拜時,按輩分、年資的順序給每位祖先磕頭,默默祈禱,向祖先報告並請人先檢視自己這壹年的言行,以保佑全家平安幸福。我安全快樂。返回時,焚燒紙錢和衣服,這被稱為燃燒塗層,或佛教或道教的儀式跨越。3.祭祖中秋節祭祖的活動壹般在當天中午舉行。每個家庭都準備了豐盛的菜肴、酒和米飯。在他們各自的大廳裏,八仙的桌子上擺滿了24道菜,7雙筷子,壹壺酒和7個杯子。中間放壹個水果盒。果盒壹般用六邊形實木雕刻,盤子也雕刻成長方形,上面有六個正方形。4.祭拜儀式和燒紙講究酒席安排。主人點了三支香燭,點了紅燭和香燭跪拜為禮,請祖師爺享用宴席,希望子孫健康平安,家庭發達。停止方步杯獲得許可後,才能焚燒金銀幣,撤席。在同壹天,三個祭品被供奉在大廳裏的神和佛。所謂三祭,就是壹個主祭配兩種副祭。主祭壹般是五斤蹄子的熟豬蹄,側祭壹般是熟魚、魷魚、魚、雞。比如大廳裏有觀音菩薩,因為觀音的母親不吃肉,所以經常用鮮果供奉。因為神佛高於祖先,只能貢獻“金紙”,銀衣之類的價值較低,不能體現信女的誠意,所以不在供品之列。中秋節這天,主人除了祭祖拜佛,還要祭奠措神、地基神、竈神、床母神,甚至牛棚、馬廄、羊圈、豬圈的神,五味宴碗,銀裝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