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天下第壹酒都蘭陵縣是怎麽來的?

天下第壹酒都蘭陵縣是怎麽來的?

蘭陵縣是山東省臨沂市下轄的壹個縣,原名蒼山縣,毗鄰江蘇省邳州市,是中國古代名城。蘭陵被譽為“天下第壹酒都”。

位於東經11741”-11818”和北緯3437-3506”之間。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與臨沂市羅莊、郯城縣接壤;東南部的莊屋、長城、磨山與郯城縣相連。南部的南橋鎮、蘭陵鎮、長城鎮與江蘇省邳州市相鄰。西部的夏村、鹿城、新興、蘭陵與棗莊相鄰。北部的下村、車王、大中村、費縣;東北的礦山、鐘村、神山都是依附羅莊的。蘭陵縣人民政府位於縣城蘭陵路東段,電話區號0539,郵政編碼277700。距北京592公裏,濟南225公裏,臨沂42公裏,費縣52.5公裏,棗莊52公裏,徐州127公裏,邳州62公裏,郯城50公裏。

歷史的發展

夏朝五年(公元前2053年)封宋為強宋,方向有城(今襄城)、二房(今蘭陵)。公元前567年,莊國被莒國滅,後莒國被魯國滅,土地歸魯國管轄,設有項、分室、治(今車厘子)城。公元前487年,蘭陵是吳國的領土。公元前468年,蘭陵是越國的領地。公元前291年,蘭陵郡脫離東海郡,郡域分屬蘭陵郡的蘭陵郡、瑯琊郡的戴郡和東海郡的郡。公元前261年,楚國占領蘭陵,設蘭陵郡。直到公元前221年,郡縣疆域屬於蘭陵和本相兩郡。

秦統壹後,縣域分屬東海縣的茍、蘭陵、本相三縣。

西漢時隸屬於徐州刺史東海縣的茍縣、蘭陵縣、本相縣三縣。東漢時,屬瑯琊縣和東海縣的蘭陵、本相縣。

三國時期,東海縣有三個縣:蘭陵、本相和茍。南朝劉宋時期,縣域屬瑯琊縣,即東海縣的邱縣、費縣、本相縣。北魏時期,屬蘭陵郡、瑯琊郡,即邱縣、郯縣。

隋朝屬臨猗縣、蘭陵縣。蘭陵縣

唐初屬臨猗、蘭陵、茍郡。唐貞觀元年(627年),縣域屬河南省沂州臨猗縣、成縣。

宋代屬臨猗縣和東路的成縣。進士屬山東東路臨猗縣,山東西路邳州蘭陵縣。

元朝屬益州、臨邑縣,益都道,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傳慰安所。

明清分屬宜州府藍山縣、費縣、郯城縣。

民國二年(1913),廢除府制,重建臨猗縣。縣界分屬臨猗縣第六、第七、第八區,郯城縣第四、第五區,費縣第二、第七區。民國26年(1937),經協商,在臨猗費祎四縣邊區設立聯莊會辦事處。民國二十八年(1939)二月,龔琳費祎縣邊區聯莊公會辦事處在車王召開會議進行改組,更名為龔琳費祎縣邊區聯合辦事處。民國二十九年(1940),三月在莊塢成立臨猗縣抗日民主政府。民國30年(1941),3月28日,萬村召開抗日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臨沂四縣邊區政府,簡稱“邊縣”。民國32年(1943)春,中共路南區委決定設立蘭陵辦事處,民國33年(1944)3月,更名為蘭陵縣。33年(1944)春,改稱趙波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10年6月撤銷蘭陵縣,部分轄區歸屬趙波縣。民國三十四年底(1945),蒼山縣在趙波縣只有1個建制。民國三十六年(1947)春,趙波縣東半部分出壹縣,為紀念193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蒼山暴動”而得名蒼山縣。37年(1948),重建蘭陵郡。

1950 5月11,趙波縣撤銷,大部分轄區並入蒼山縣。

1953年,撤銷蘭陵縣,轄區部分並入蒼山縣。

1994,臨沂地區改為臨沂市,蒼山縣隸屬臨沂市。

2065438+2004年65438+10月21,恢復為蘭陵郡。

旅行

香邑古城遺址

香邑古城遺址位於蘭陵縣香城駐地西南偏西。老城呈正方形,邊長500米,是黃土高原。老城區東北角,在現在的相城醫院東北角,老城區東南角,是以前的鎮農業站,現在是鎮職工家屬院,所以老城區東邊是相城村。今天陽明河直接修南北灌區,從老城區中心穿過。原206國道自東向西橫穿老城區北半部後向西北方向傾斜。新建的206國道在舊城墻遺址以北300米處,故南城墻遺址位於外環線至鎮站以北20米處,濰坊至徐州公路在舊城墻東墻外向南延伸。目前,老城區西南角約100米高、3米高的城墻基已降至60米,其他地方早就全部消失,成為平蘭嶺的壹處勝景。現場已收集到半瓦、半瓦、陶豆盤、灰陶紡車等,為春秋時期的文物。

大縱山朗公廟

大縱山的朗公廟被九峰環繞,是瑯琊山四大古剎之首。大縱山朗公廟旅遊景區位於大中村東2公裏處,主峰海拔257米,南北走向。朗公寺坐落在群山之中。朗公寺建寺歷史悠久。建於東晉,以東晉佛教高僧朗公卓喜方丈命名。南北朝以後,隋唐時期興盛。全盛時期,元代占地數百畝,寺廟20余座,禪房300余間,僧人500余人。曾是瑯琊四大古剎之首,與長清靈巖寺、杭州靈隱寺齊名。此外,還有許多遺跡和景點,如萬年古松,紅孩兒橋,仙女池,聚賢閣和塔林。景區主要是在寺廟遺址上修復了朗公廟,修建了入口牌樓,硬化了景區入口到寺廟的道路,在入口內部修建了武館。每年農歷三月初八的廟會成為景區的主要項目。

文鳳山

文峰山位於蘭陵縣西部,蘇魯與山東交界處,東臨臨沂,西接棗莊,南接徐州,北接泰山。京滬、京福高速貫穿南北,林州高速、林州鐵路、206國道貫穿東西。

文峰山原名神峰山,因魯國執政大臣文姬子置蘭陵為第二城而得名。在此執政期間,他清正廉明,勤政為民,死後葬在文峰山。後為紀念他,將“神峰山”改為“文峰山”,山上有“文姬子墓”、“三清宮”、“泰山殿”、“袁泉廟”、“千千山”等。

文峰山還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和主戰場,是山東紅色旅遊發展的重要區域。山上有銀廠慘案烈士紀念碑、中共魯南區委書記之墓、山東省軍區第八師政治部主任曾明濤之墓、“蒼山暴動”郭之墓。魯南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南山腳,占地3.41公頃。周圍有2米左右的院墻。西式門樓坐北朝南,矗立在斜坡上。左側扁柱上刻有“烈士陵園”四個金色大字。門樓兩側排列著四座門樓,兩端各矗立著壹座小樓。公園裏有壹個魯南革命歷史紀念館,後面是烈士墓林,後面是革命烈士紀念碑。

土特產

蘭·淩美·JIU

蘭陵酒歷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蘭陵酒自古以來就是以小米為原料釀造,在中國是獨家。歷史上的“東陽酒”、“蘭陵酒”、“蘭陵酒”、“金華酒”、“金華酒”都是指蘭陵酒。

蘭陵美酒需要經過整米、淘洗、煮米、冷米、糖化、加酒入壇、封壇存放、提酒。好酒的酒曲必須處於中溫區,貯存期長,酒曲風味濃郁,糖化力在35%以上。精品酒的生產不同於白酒,其成本高於白酒。生產50公斤精品酒,需要90公斤優質白酒、30公斤粘黍、9公斤酒曲和1.5公斤大棗,釀造期至少為120天。除了釀造工藝,土和水是決定性因素。蘭陵的地下水有兩種:堿性的和甜的。堿性水含有很多礦物質,所以人不能喝,而且是專門用來釀酒的。

世界上最好的大蒜

蘭陵大蒜

蒼山大蒜產於蘭陵縣,已有壹千多年的種植歷史。它是蘭陵縣在特定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定向培育形成的特有物種。蒼山蒜主要包括三個品種:普克、粗蒜、高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