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向商家、快遞公司、消費者提供標準化產品和先進技術,如電子面單、承諾、路由單、菜鳥包裹等。
倉配:在全國核心城市建設倉庫,為商家或快遞公司提供智能倉儲服務,提供落地配貨/即時配貨服務(蜂鳥+丹鳥+點我);
跨境:為全球消費者和商家搭建跨境物流平臺和海外倉,提供進出口物流服務;
端:重點建設菜鳥驛站等最後壹公裏服務設施。
馬雲的菜鳥網絡是什麽?這家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馬雲曾經說過,菜鳥的模式是天網+地網,也就是說他有線上和線下兩部分,就像新零售壹樣。菜鳥商業模式的本質是提高物流網絡的運作效率,提高物流環節的效率,幫助商家和物流企業降低成本,菜鳥會從這種收益中賺取壹部分差價。
菜鳥的線上業務是指大數據和技術服務,比如電子面單,打通快遞公司的數據鏈路,這些都概括為菜鳥,還有菜鳥包裹類的服務消費者的app,物流機器人的研發等等。
菜鳥的落地業務主要包括菜鳥雲倉、菜鳥地面網絡、菜鳥驛站幾個部分。
菜鳥雲倉,包括加入進來的菜鳥倉儲聯盟的業務。主要工作是建設集中式大型專業倉,既有直營的,也有已經簽約加盟的倉盟倉。菜鳥雲倉就是讓商家的貨物先放進雲倉,再通過雲倉發出去。商家可以在全國很多地方建前置倉,這樣消費者收貨會更快。建這樣的倉庫,相當於重點建壹個大倉庫,然後把倉儲和配送能力壹塊塊賣給商家,賺取規模效應帶來的差價。這種集中出貨量的雲倉,也有未來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基礎。
在布局國內倉儲服務的同時,菜鳥也在積極建設進出口轉運倉,提供全球供應鏈服務,為海外商家提供全球海外倉的暫存、中轉、備貨、集裝箱運輸、包裹代收等倉儲業務。
地面網絡主要是菜鳥物流園,以及在此基礎上升級的產業園。負責地網的部分其實相當於壹個房地產開發商,負責人權力大,利益大。建設物流園區,為物流企業提供公共配送中心等設施。同時,菜鳥還想在集中物流旁邊建壹個配套辦公樓,讓電商賣家和壹些第三方服務商在這裏辦公,形成電商產業園,為商家提供運營培訓等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