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明星除了唱歌、演繹事業外都有副業,比如潮男余文樂的服裝店、吳昕的酒吧、趙薇的酒莊、郭德綱的飯店、孟非的面館等等。而更多的明星則選擇了開火鍋店,比如:吳奇隆、任泉、李冰冰、黃曉明、曾誌偉、包貝爾、齊秦等等,目前比較知名的薛之謙也開了“上上謙”,那麽為什麽明星們都喜歡開火鍋店呢?
從保護角度出發,這是壹項對明星極為有利的保護。在早兩年出現壹起“視頻事件”,導致壹位當紅的明星直接跌落谷底。“貴圈真亂”壹詞直接道明圈內狀況,明星、娛樂公司之間競爭激烈,不免有些小人使用卑劣手段進行陷害。飯局總是免不了喝酒,酒多則言多,言多必有失。如果不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倒不如自己開家火鍋店,壹切盡由自己掌握。
從明星口味上講,有些明星喜歡吃火鍋,且口味比較偏或者比較“挑”。壹般的火鍋店做不出他喜歡的口味、口感,但請專人做火鍋又顯得有些浪費,倒不如開家自己的火鍋店。比較典型的是齊秦,他“嗜辣成癮”又喜歡與朋友到家中聊天吃飯,於是便萌生了開火鍋店的想法,並且越做越大,越做越順。?
從管理方面分析,開火鍋管理的管理相對輕松,沒有復雜的程序。底料只需要將配料放入再加入高湯即可,復雜壹點的底料請壹位老師傅進行幫助也能搞定。而其他配菜更為簡單,選好進貨商家後,將食材洗凈切片,放到壹旁等待客人點餐食用即可。壹旦熟悉了整個流程,開起分店來,更是如張飛吃豆芽——小菜壹碟。
從運營方面分析,“明星效應”“明星光環”作用不可估量,壹開始就比別人更容易打出名氣。像我家樓下的生煎包,來來回回路過好多次卻從沒有進去過,後來室友替我帶飯,才知道有這麽壹家好吃的店。而明星開店則不然,很多都是“雖然沒有吃過,但我知道這家店”。在推廣方面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不需要大量的廣告,也不需要長時間的口碑積累,利用自身名氣就能創造無可限量的價值。
其實,明星爭先恐後搞副業,也折射出壹種不安全感。大部分明星的收入並不低,也不差副業的那壹些,但圈內競爭激烈:每年都有新明星出現,每過幾年也有老明星復出。也不知道哪天自己就不紅了,或者遭遇了“不測”。做壹點副業,也算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