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東山縣的春節習俗

東山縣的春節習俗

不同地區的春節大部分是壹樣的,有些習俗是所有地區共有的。春節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傳統節日。大多數人都會有的習俗如下:

貼春聯

春聯又叫門聯、春貼、對聯、對聯、桃符等。它們以工整、對偶、凝練、細膩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倒貼窗花和“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是中國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又叫“窗花”。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

掃塵

“臘月二十四,拂塵掃屋”意在壹掃壹切晦氣和黴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皿,拆洗被褥窗簾,處處洋溢著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歡樂氣氛。

鞭炮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

支付新年電話

新年的第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齊,出門走親訪友,互相祝願來年好運。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由同壹個族長帶隊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壹起互相祝賀,這叫“團拜”。因為在家裏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精英和學者就用貼紙互相祝賀,從而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

漳州春節的當地習俗:閩南人壹般早餐不煮新米,而是在除夕夜吃“剩米”,以求得幸運,祈求來年“有余”。漳州人吃“甜面”,俗稱“長壽面”,象征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