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菜有:重慶火鍋、水煮魚、酸菜魚、老鴨湯、酸辣粉、辣子雞、春雞等。
魚香肉絲和川味豬肉是重慶的代表名菜。魚香肉絲酸甜適中,香氣濃郁。它的原料不外乎醋、糖、泡姜、泡椒、蔥。雖然簡單,但是搭配合理,做出正宗的魚香肉絲並不容易。這道菜我在很多餐廳都點過,不是酸就是甜,讓人倒胃口。所以妳要在餐廳裏考驗廚師的技術。其他菜就不用吃了。點壹份魚香肉絲就能看出這位大廚的基本功。另外,重慶菜炒肉絲、肉片前壹定要加糯米粉,這樣肉才夠嫩。川味豬肉是半肥半瘦的豬肉煮熟後切片油炸(如果沒有煮熟,就會變成鹽炒豬肉)。炒川味豬肉的壹個關鍵是火候:炸油的時候要恰到好處,不能油膩,否則沒熟就油,炒過頭就幹硬;第二個關鍵是,如果豆沙聞起來很香,妳就成功了壹半。重慶人壹般用郫縣豆瓣炒川味豬肉,略鹹。第三個關鍵是不要忘記在烹飪前放糖。很多人忽略了這壹招,導致盲目性較小。正宗的川味豬肉會讓人久久難忘!重慶最有名的是火鍋。據說火鍋的起源是因為冬天寒冷的氣候和重慶人坦率直爽的性格。從今天大街上的火鍋店可以看出火鍋市場的繁榮。重慶火鍋主要分為紅湯和清湯。紅湯以麻辣鮮香為主,清湯的特點是色清味鮮。鴛鴦火鍋是兩者的結合,即火鍋用S形金屬片分割成太極圖案,壹清壹紅,顏色分明。外地人喜歡在重慶吃鴛鴦火鍋。如果實在忍不住吃紅湯,請立即向清湯求助。當地人最喜歡的大概就是街邊的小火鍋(也叫麻辣燙),三拖壹就是這種火鍋的代表。所謂“三拖壹拖”,就是葷菜三元(個別菜除外),素菜壹元。壹頓飯下來,每個人只需要十幾元就可以吃喝,真的很經濟實惠。最近火鍋行業競爭激烈,又出現了兩次延期。不過,物有所值,不要太貪心。重慶火鍋用料廣泛,肉類可以取自家禽、家畜及其內臟、水產品,而蔬菜幾乎都可以作為素菜。至於油碟,重慶人喜歡用香油拌蒜泥,壹是清熱降火,二是調味潤滑,所以回味更長。記得大學的時候,有壹天壹個江蘇的同學第壹次嘗試火鍋,立馬辣得說不出壹句話:“好辣,好辣...太辣了...真好吃!”.....我想吃東西.....》,可見火鍋的魅力是無窮的。不是,他前兩天給我打電話,讓我送幾袋火鍋底料。在重慶吃火鍋是季節性的。冬天吃火鍋名正言順,但是夏天火鍋的生意更火爆。三伏天,坐在露天臨街,上身赤裸(僅限男性),鍋裏的汁液翻滾,桌子冒著熱氣,妳滿頭大汗。同時妳有說有笑,壹杯冰啤酒喝下去,很滴!而這也成了重慶夏天著名的街景,連我在中甸永盛酒店遇到的外地人都知道。相比成都的火鍋,重慶火鍋更陽剛。如果說重慶火鍋是“不歸之河”,那麽成都火鍋就是“流水小橋”。成都人吃火鍋,原料精細;重慶人不是那麽講究的。豬和牛肉是大薄片。卷心菜用手撕成整塊。鰻魚根本不需要洗。他們帶著血被倒進鍋裏。最近重慶老竈火鍋重現,土竈豪放瓷碗,更豪放!重慶有很多有名的火鍋店,比如橋頭,小天鵝,魯寧香,蘇姐姐。我喜歡橋頭。在南平的總店,地方大,氛圍好,點菜有定價,可以吃江團等高檔菜,席間還有歌舞時裝秀。相比之下,我去大理石分店的自助火鍋更多,每個人30元,除了白酒,其余隨意吃。壹般用鴛鴦火鍋,大部分葷菜都是燙紅湯;清湯燉蘑菇、生菜、粉絲等素菜。如果妳喜歡吃蝸牛,妳必須向服務員再要壹份幹辣椒菜。席間,服務員不停地推著推車送小吃,還品嘗了萵筍頭和炸豆沙餅。不要打開吃,因為好吃的還在後面。吃的差不多了,可以要壹碗冰鎮銀耳湯,清涼潤肺;如果妳覺得妳的胃還有潛力可以挖掘,來壹碗八寶粥,再加點零食。最後,壹盤水果端上來了,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如果在重慶還沒吃完火鍋,可以帶點火鍋底料回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底料中加水,煮沸。要講究的話,先用油炒郫縣豆瓣,加入骨頭湯(雞湯也可以),然後加入黃油、幹辣椒、花椒、蒜、姜和調料,煮開,再根據口味加入調料。
到了重慶,首先要嘗嘗泉水雞。正宗的春雞在南岸區黃桷埡。選擇春雞街外觀優雅的別墅(如塔寶花園)。先權衡自己的食量選擇活雞,再根據口味喜好選擇壹只雞是否多吃。然後妳可以點蒜苗炒老培根、涼拌耳根、山野時令配菜,最後是玉米餅。不壹會兒,春雞端上來了,頓時香味撲鼻,盆裏的浮油紅得刺眼。嗅覺和視覺壹旦被刺激,就立刻激起味覺的沖動。趕緊嘗嘗,又辣又好吃!由於辣椒的刺激,體內血液循環加劇,然後全身毛孔全部擴張,微微出汗。這壹刻,所有的感受都流露出壹個字“爽”。來點青菜雞血湯,嘗嘗雞血的美味,嘗嘗湯的淡淡菜香。爆炒雞雜可以讓妳體驗普通的川味家常菜,怎麽樣?老臘肉透明微卷,肥而不膩,散發出柏樹枝的香氣,感覺像是農家生活。吃完飯,天快黑了。我們去不遠處的壹棵樹上,鳥瞰壹下重慶的夜景。重慶的建築毗鄰兩江,依山而建,所以跌宕起伏,錯落有致,夜幕降臨,明亮迷人,立體感很強。妳會覺得眼前有壹個美麗耀眼的花籃,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人在現場的感覺真的很奇妙!重慶吃雞的方法很多:口水雞,融合了扒雞和水煮雞的優點;辣雞,很多雞丁裏埋了很多幹辣椒,不僅要眼力好,還要腸胃好;烤雞和春雞壹樣,有火鍋的風格(兩個白色橢圓形的物體很有幫助!:-)
在重慶,妳可以吃到以鴨子為主的菜肴,如啤酒鴨、蘑菇烤鴨和紅燒鴨。在這裏,我要介紹壹道普通的家常菜:酸蘿蔔鴨湯。方法很簡單。燉鴨子(別忘了放老姜),加入適量切成長條的腌蘿蔔繼續燉(註意:腌蘿蔔越酸越好,最好是陳年的)。感覺快好了再加鹽,就大功告成了!這種湯非常開胃,讓人吃得更多。平時鴨子剩的多,酸蘿蔔都打撈上來了。如果覺得麻煩,街上也有類似的酸蘿蔔鴨湯鍋,不過用的油多了,加了西紅柿、黃花、香菇調味,還可以做其他菜。好東西還得分享給妳,再介紹壹下我家的看家菜——番茄苦勸排骨湯。顧名思義,就是把這三樣東西放在壹起做的湯。湯略白,苦中帶香,西紅柿酸酸的,很好吃,加了排骨,口感極佳。試試吧,會讓妳墮落的!
重慶的烏江魚壹般都是用鰱魚做的,不是烏江的。吃法是借用火鍋。先不要點火,舀壹勺浮在上面的油到妳的碗裏作為蘸水,把魚放在碗裏泡壹下再進。魚是切片的,煮之前裹上澱粉,這樣魚很嫩,味道很足。烏江魚不太辣,湯汁濃郁鮮美,很適合外國人的口味。等魚吃完了,點上火,點菜。此時的吃法和火鍋壹樣,但味道卻大不相同。重慶還有著名的豆腐魚。正宗豆花魚在嘉陵江邊停泊的船上,環境不錯。豆花魚的美,類似於《射雕英雄傳》中黃蓉煮的“二十四橋明月”。還有壹種南瓜魚,也是基於這個原理:取壹個嫩扁的南瓜,去瓤,切成丁,先在鍋裏煮魚頭,再依次放入魚片和南瓜,煮熟(不加鹽),出鍋。另外,取幹辣椒面(最好是油炸的,略糊),鹽,芝麻,做成幹辣椒菜蘸著吃。因為魚味的精華已經被南瓜吸收了,所以可以把魚放在壹邊,先享用南瓜。餐館裏不賣這種南瓜魚。想吃就要自己勤快!重慶吃魚的方式數不勝數。除了以上,還有後攤的鯽魚,紅燒魚,麻辣魚,水煮魚,肥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