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烏龜什麽都懂,流利和鳥沒關系。

烏龜什麽都懂,流利和鳥沒關系。

做壹個聰明的家長,給孩子壹片光明的天空。

作為父母,誰不“盼孩子成功”“盼女人成功”呢?誰不把人生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從孩子懷上的那壹刻起,我們就被神聖地任命為孩子的第壹任老師。然而,誰生來就是為人父為人母的呢?生來就懂得教育培養孩子?高爾基說:“愛妳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但教育好孩子是壹門藝術”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都應該是家庭教育的藝術家。但有些事情往往事與願違。

當我們看到節儉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變成了只會做卷子,不會做人,不會做事的無用人才,我們發現,是我們這些有著偉大母親和慈愛父親的父母,親手奪走了孩子童年的快樂和少年的浪漫,拽著他們的手,把他們推進了人生的死胡同。我們能不悲傷嗎?!痛定思痛後,我發誓:我絕不會讓我的女兒成為這樣壹個對國家對家庭無用的書呆子!我想讓她快樂健康的成長。不管她以後從事什麽職業,什麽地位,至少應該是壹個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好的人。

在此,請允許我和大家分享壹些我個人的家教經驗,供大家批評指正。

壹,創設情境,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

2008年5月,美國內華達州麥迪遜中學在入學考試時出了壹道題:比爾·蓋茨的書桌上有五個上鎖的抽屜,分別標有財富、興趣、幸福、榮譽和成功。蓋茨總是只帶壹把鑰匙,把另外四把鎖在抽屜裏。請問蓋茨帶的是哪把鑰匙?其他四把鎖在哪個或哪些抽屜裏?

比爾·蓋茨在給學校的回信中寫了這樣壹句話:妳感興趣的東西裏藏著妳人生的秘密。興趣本身就被破譯了。

對於孩子來說,世界和萬物構成了壹個神秘而無盡的世界。孩子好奇、好動、善於模仿的天性使他們對周圍的壹切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興趣。打開門窗,帶孩子走進這個美好的世界,是我們父母的責任。

從女兒出生開始,我就壹路陪著她,賞花賞月,在散步的路上數星星撒面包屑抓螞蟻。采摘野果,堆沙城,摸魚蝦,挖竈,郊遊季節野餐。讓她在呼吸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樂趣;我們壹起養小動物:蠶寶寶、雞娃娃、小鴨子、兔子、金魚、蝌蚪、烏龜和螃蟹...許多小動物曾經是我們動物角的客人。在給它們換水、餵食、清洗的過程中,女兒學會了什麽是責任,什麽是愛。我們吃過的貝殼,喝過的瓶子,用過的破布,線頭都是我們的手工材料。在動手實踐中,我們的女兒體驗到了創造的快樂。在我們為她營造的場景中,她不自覺地加入了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唱歌、跳舞、彈鋼琴、畫畫、講故事、讀書、寫字、背誦、演講、制作小工藝品...這些愛好讓她幸運地認識了很多朋友,也讓她覺得生活更加幸福。

在孩子眼裏,世界是全新的,是精彩的,所以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家長只能引導或啟發,不能因為個人好惡而指責或扼殺。

當我女兒四歲時,幼兒園的快速閱讀教學成為壹種時尚趨勢。經過嚴格的智力測試,女兒成為了幼兒園快速閱讀實驗班的壹員。第壹天就認了八個漢字:團、結、勤、勞、勇、勇、誠、實。我的丈夫和妻子都感到驚訝和興奮。但是還沒等我們從神童的夢中醒來,第二天她放學回家,堅決不學認字了。在我女兒上床睡覺後,我仔細地學習了她的課本。我發現課本的字裏行間找不到孩子們的語言和孩子們美好的童話世界。第三天,我把女兒送到園裏後,經老師允許,留下來聽了壹堂閱讀識字課。我個人覺得識字課很枯燥,所以我們決定放棄快速閱讀實驗。從女兒的笑臉中,我明白了,只有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抓住機會,發掘和鍛煉孩子的潛能

讓我們仔細回顧壹下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壹些讓爸爸媽媽驚喜的出色表現。這些令人難忘的鏡頭正在向我們展示孩子們潛在的能力和素質。可惜忙碌的家長沒能及時察覺,也因此錯過了教育引導的最佳時機。

海倫·凱勒,不到兩歲就又盲又聾又啞,16歲被哈佛大學錄取。大學畢業後,她成了著名的演說家和作家。她的書被翻譯成50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她傑出的才能使她成為五大洲近30個國家盲人和聾人利益的代言人。海倫·凱勒為什麽能在身體嚴重殘疾的情況下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因為她有深愛她的父母和導師,理解她,信任她。是他們及時發現了海倫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和優勢,及時對她進行了科學的教育和引導。所以,海倫的成功是智慧的家庭教育和愛創造的奇跡。

正如只有壹個海倫·凱勒,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獨壹無二的。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和理解孩子,發現和把握機會,我們就會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孩子是多麽的與眾不同,多麽的了不起!

女兒壹歲半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發現在我們的教育下,與同齡甚至比她大的孩子相比,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作表現能力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為了讓她更好地發揮特長,我們精心打造了講故事、打架、小品表演等活動。在這些小技巧中,我們發現爸爸媽媽壹個關心的眼神,壹個會心的微笑,壹句簡單的誇獎,都給她帶來了快樂和鼓勵,我們也從其中找到了自信。她的很多讓我們驚訝的潛力都是壹點點被發現和鍛煉出來的。

在她成長的十壹年裏,她參加了許多學校、省和國家的活動。三歲半參加全省快樂家庭文藝比賽,六歲參加全省校園手球比賽,七歲參加全省小公民道德建設演講比賽,九歲參加全省才藝寶貝展演大賽,十歲參加全省學習演講比賽,以及運動會、學術比賽、晚會主持、學生幹部選舉等。每壹次,每壹次活動,她都發揮了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也讓她意識到了自己的。更重要的是,這個難得的機會,讓她走出了生活的小世界,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讓她認識很多大朋友小夥伴;讓她在艱苦的學習和訓練中親身體驗到奮鬥和追求過程的艱辛和最終成功的快樂。

第三,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從古代民族文化的積澱中,我們找到了“學而時習之,立而德之”的道理。所以,在培養和發展孩子能力的同時,也不敢忽視孩子人格品質的培養。

這壹代的獨生子女,大多存在個性張揚、不善於與人相處等隱性或顯性的問題。雖然我們苦口婆心地說服教育,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因為他們不是不懂,而是做不到。這種知、情、意、行的不壹致,恰恰是他們的年齡特征。

記得女兒剛進幼兒園,為了壹個小板凳,咬了壹個小男孩的手指。我得知情況後嚴厲批評了她。但是她很不滿意。說:“第壹板凳是我的,他搶我是他的錯;二是因為他沒還給我,我生氣了,咬了他壹口。我看見他哭了,就對他說‘對不起’。“我沒有給她壹個預期的判斷。而是給她講了壹個“壞脾氣傷人傷己”的故事。為了讓年幼的女兒明白故事的真諦,我找來了木頭、釘子、錘子和她壹起表演故事,通過共情訓練讓她體驗傷害人和被傷害的不同感受。她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提出去看望被她咬傷的小朋友。真誠地向別人道歉。就這樣,女兒慢慢學會了與人相處。從那以後,她成了校園裏最受歡迎的孩子,她的友好、隨和和熱情為她贏得了許多好朋友。

其實德育往往是在細節中完成的,就像“春雨滋潤萬物”壹樣。

五年前,婆婆不小心傷了腰椎,臥床兩個多月。我每天下班後做飯洗衣服,給婆婆餵飯洗澡,伺候她大小便...過度勞累誘發了我的心臟病。壹天晚上,我像往常壹樣幫婆婆洗澡,去倒水的時候暈倒在洗手間。老公和女兒聽到聲音就跑過來,看到我在地上摔碎後昏迷不醒,腦袋裏流了很多血,嚇壞了。我被送去急救。醒來的時候發現女兒流著淚站在我的床前,用她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握著我輸液的手。醒來後我說:“媽媽,妳別擔心奶奶!”妳不是奶奶親生的。讓我阿姨和他們照顧她。否則妳會精疲力盡。“我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生氣。女兒雖然懂得照顧媽媽,但小小年紀卻對別人如此殘忍。我意識到了我們過去教育的盲點和孝道教育的緊迫性。那天我跟她說了很多。我告訴她:“奶奶生了13個孩子,包括妳爸爸,像媽媽照顧妳壹樣照顧他們。她媽媽很難只生下妳們其中壹個。那段時間對她來說有多難。現在她老了,病了,怎麽能不管她,不孝順她呢...“她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想明白了。從那天起,她每天都把頭發梳好,交給奶奶。放學回來,搬個小板凳,坐在奶奶床前,和奶奶說說話。

我們知道道德教育只有滲透到生活細節中才能完成,所以我們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用巧妙而真誠的方式與她溝通。她在友好真誠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她快樂地被所有人關心著,漸漸學會了關心他人,珍惜感情。她同學生病了,她主動送去校醫院;老師聲音沙啞,她悄悄拿零花錢給老師清嗓子;當她父母生病時,她主動提供茶水。3月8日教師節,她帶領學生布置教室,策劃班會,給每位老師送上孩子們自己做的小禮物...

在家庭、學校、社會的關愛下,女兒壹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著。我堅信她會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為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堅信,今天我們給她壹個機會,明天她會給我們壹個精彩!

有句話說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讓我們在宇宙中為孩子搭建壹個大舞臺,讓她舞出自己的人生。讓我們用智慧的爸爸媽媽的愛,為孩子撐起壹片光明的天空,讓她像鳥兒壹樣展翅翺翔。(江漢藝術職業學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