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葉薏苡仁玉米羹做法
1、材料
新鮮番薯葉(帶葉柄)100克,薏苡仁30克,玉米50克,天粉10克。
2、步驟
將天花粉洗凈切片,曬幹或烘幹,研成極細末備用。
將新鮮番薯葉擇洗幹凈,葉片切成粗末狀,葉柄細切成黃豆大的小丁,待用。
將玉米、薏苡仁淘洗幹凈,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40分鐘,煮至玉米、薏苡仁熟爛,加入天粉細末、番薯葉粗末及葉柄小丁,拌和均勻,繼續用小火煨煮10分鐘,煮成羹即成,加少許精鹽、味精,混合均勻後即可。
番薯,是旋花科番薯屬植物。別稱甘儲、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紅山藥、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紅薯、紅苕、白薯、阿鵝、萌番薯。
番薯,是壹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具棱,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
葉片形狀、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也有時在同壹植株上具有不同葉形,通常為寬卵形,長4至13厘米,寬3至13厘米,全緣或3至7裂,裂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線狀披針形,葉片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頂端漸尖,兩面被疏柔毛或近於無毛,葉色有濃綠、黃綠、紫綠等,頂葉的顏色為品種的特征之壹;葉柄長短不壹,長2.5至20厘米,被疏柔毛或無毛。
聚傘花序腋生,有1至3至7朵花聚集成傘形,花序梗長2至10.5厘米,稍粗壯,無毛或有時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針形,長2至4毫米,頂端芒尖或驟尖,早落;花梗長2至10毫米;萼片長圓形或橢圓形,不等長,外萼片長7至10毫米,內萼片長8至11毫米,頂端驟然成芒尖狀,無毛或疏生緣毛;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鬥狀,長3至4厘米,外面無毛;雄蕊及花柱內藏,花絲基部被毛;子房2至4室,被毛或有時無毛。
開花習性隨品種和生長條件而不同,有的品種容易開花,有的品種在氣候幹旱時會開花,在氣溫高、日照短的地區常見開花,溫度較低的地區很少開花。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種子1至4粒,通常2粒,無毛。由於番薯屬於異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結實,所以有時只見開花不見結果。
番薯是壹種營養齊全而豐富的天然滋補食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糖、磷、鈣、鉀、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8種氨基酸。
優質飼料:番薯渾身皆為肥育生豬的優質飼料,既能單獨食之,又能與其它糧食,諸如玉米、青顆,或青草、樹葉混食。葉、蔓既能鮮食,又能曬幹粉碎與五谷糠皮燙、煮食之。豬體定型(骨架拉長)或屠宰前1個月,單獨食用熟薯塊或與玉米混食,催肥壯膘效果尤佳,猶如使用“催肥劑”,壹般日增肉0.5至0.8kg,這是陜西省城固縣肥育生豬的壹條成功經驗。
用途廣泛:薯塊適宜加工多種產品,既能制作醬油、蜜餞、飴糖、葡萄糖酸鈣,又能釀造白酒,提取酒精。提取澱粉後的薯渣,再能生產檸檬酸鈣。其澱粉是生產增塑劑、高級吸收性樹脂的重要原料。
提取澱粉:其澱粉食用範圍廣,既能與各種肉類混做食丸,又能與面粉混蒸涼皮,或單獨烙餅、攪涼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