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Cimatron和UG有什麽區別?編程哪個好?

Cimatron和UG有什麽區別?編程哪個好?

UG主要適用於大型汽車、飛機工廠建立復雜的數學模型,而PRO/E主要適用於中小型企業快速建立相對簡單的數學模型。當建模更復雜時,通常任何參數都是無用的。我壹般先用PRO/E創建簡單的線框和曲面,再去ug創建和倒角高級曲面。由於產品反復更改,大部分參數被刪除。兩個軟件各有優勢,要混合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零件大而復雜時,壹般用ug進行數值模擬,cimatron進行粗加工,ug進行精加工。

第二個比較

壹個用戶的想法:

我用Pro/E好幾年了,最近在學UG。壹直覺得兩個軟件在建模思路上很接近(其實整體思路是真的),但可能是因為UG還沒到家,總覺得很多地方很不適應。下面是幾個問題,請指點:

1.關於混合建模。UG最大的壹個特點就是混合建模,我理解的是壹個模型中允許不相關的特征。例如,在建模過程中,可以通過移動和旋轉坐標系來創建特征構造的基點。這些特征似乎與先前創建的特征沒有位置相關性。因為導航樹(類似於Pro/E中的模型樹)中沒有坐標系轉換的記錄。另壹個例子是基本曲線的創建,它在導航樹中不被記錄為參數特征。比如我很難把圓弧曲線改成樣條曲線,有時候改了也不影響子特征的變化。在Pro/E中強調特征的完全關聯,所有特征按照創建和引用的順序有嚴格的父子關系。對父特征的修改肯定會反映在子特征中。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上海EDS的UG技術工程師,他們說全相關可以說是壹把雙刃劍。對於有經驗的設計師來說,設計修改會非常方便,而對於經驗不多的設計師來說,修改後非常容易出現無法生成的錯誤。這個時候,混合建模更適用。

2.關於基準點,Pro/E中的基準點是壹個非常強大的功能,所有的參考點都是完全關聯的,會隨著父特征的變化而變化。在UG中很多情況下,點是無關緊要的。例如,選擇長方體壹邊的中點作為另壹個特征的參考。當長方體的邊長增加時,中點的位置並不隨著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後面做出的特征位置也不會發生變化,無法真正體現設計意圖。(可能是我UG太淺,掌握不了。)

3.關於曲線和草圖,在Pro/e中,所有的草圖截面都是由參數化尺寸驅動的,而在UG中,只有草圖截面是參數化的,而曲線是非參數特征。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曾經看過壹本UG的書(誇克的)。在上面的曲面建模例子中,曲線都是由曲線構造的,方形曲線都是通過輸入中間控制點構造的。我覺得通過修改曲線來修改模型可能會很難。另外,在UG中,草圖中允許欠約束,而在Pro/e中完全不允許。

4.在曲面造型方面,很多人都說UG的曲面功能很強大。對比Pro/e(2000版)我覺得是。UG不僅提供了更豐富的曲面構造工具,還可以通過其他壹些參數(Pro/e中相對較少)控制曲面的精度和形狀。此外,UG的曲面分析工具也極其豐富。

5.關於界面,Pro/e雖然有Windows的“面子”,但實際上是從UNIX操作系統移植過來的Dos程序,不支持Windows的文件類型鏈接。啟動Pro/e實際上是執行壹個proe2000.bat的批處理文件,而且基於UNIX的安全性,多次保存壹個文件會產生同壹個文件的多個版本,這和UG有很大的區別。在Pro/e中,工作路徑對於裝配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不在config.pro中設置搜索路徑,當組件中的零件不在工作路徑下時,將會出現錯誤,因為打開組件意味著組件中的所有子組件和零件都將被傳輸到內存中。沒有搜索路徑的設置,程序找不到零件。在UG裏好像不壹樣。有時,可以使用部分加載的方法來打開程序集,這將占用較少的系統資源。

6.關於操作,UG對很多規格化特征(類似於Pro/e中的點放特征)進行了詳細的劃分,比如Pocket和Slot,相當於將幾個Pro/e特征合並為壹個。而在Pro/e中,更多的是繪制特征,效率可能不如UG建模,但更靈活。比如在UG中把圓孔改成方孔可能很難,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特征,但是在Pro/e中,就很容易了。

以上是我對兩個軟件的對比,可能是因為我對Pro/e比較熟悉,個人認為如果我從事的設計沒有太多曲面的話,用Pro/E會比較靈活。當然,如果要做曲面,UG可能更好。

需要說明的是,我對UG的理解真的不深。對於上面壹些不正確的觀點,也希望和大家交流。謝謝大家!

對比3:

1和UG最大的壹個特點就是混合建模。

2.相關性可以通過約束來控制。UG18草圖中有相關點,是參數化的,點也可以標註尺寸!

3.臺灣省版有誤導人家孩子的嫌疑,但也說明了另壹種建模方法。

有壹點是明確的,對於由曲線構造的曲面和實體,修改曲線可以改變實體或曲面!

4、表面就不用說了!

5.UG也是從工作站移植過來的。界面相對友好。

UG的文件格式只有PRT,可以包含工程圖和機械加工。。。等所有信息!

6.在UG中把圓孔改成方孔很簡單(其他的也是壹樣)。只需重新定義特征使用的線!

第四個比較:

本來是要說UG和Pro/E的,但是想了想,UG和PRO/E的實際使用基本是壹樣的,只是各有各的使用習慣。1996年開始接觸和使用UG,1998年開始使用PRO/E。現在UG和PRO/E在我的工作中占據著同樣的地位,所以兩個軟件最好互相學習。個人認為PRO/E偏向於設計,UG能力更強,各方面都能得心應手。對於壹些亂七八糟的曲面、線條、模具修改、設計修改和UG,用起來還是比較流暢的,至少可以隨時去掉參數,減少特征樹。PRO/E在裝配設計上也有優勢,草圖功能是UG所不及的,所以。。。。看個人習慣。

第五個對比:

既然大家都說了這麽多,我來說幾句:

1。應該說UG的綜合能力非常強大:從產品設計到模具設計到加工到分析到渲染,幾乎包羅萬象;

2。Pro強調簡單的全相關產品設計,顯得有點弱;

3。至於哪個更好,其實要看我們能利用到什麽程度。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我相信兩個軟件都能完成我們要求的功能。

4。如果需要通才,UG是首選。單獨做產品設計的話,可以做,但是壹定要學好。不要單純的說哪個軟件好。關鍵是妳能用它做多少事!

5。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說,我個人的看法是UG可以更快的入門和自學!

6。GUI界面,功能可以記住圖標,壹目了然,再加上現在有了更多的UG素材!

如有冒犯,請指教!

對比6:

UG是學習模具設計的首選。模具的標準件都有,簡單的壹套模具,5分鐘模具,5分鐘模具毛坯,頂針等標準件,30分鐘配水,但是需要妳有模具設計的實踐經驗。

對比7:

支持UG,因為PROE的離別真的不如UG。小哥哥,我用PROE離別兩年,用UG壹年。請多指教。

對比8:

UG是混合建模,可以局部參數化(當然完全參數化也沒問題),有利於模型更新。

PTC是完全參數化的,編輯更新小設計(家用電器)是可以的,但是大的(飛機、汽車)更新壹次不會死機,它的刷新時間會影響設計師的思維。

對比9:

Pro/E很有市場意識。當年AutoCAD占領了中國的CAD市場,國外有壹個軟件IntelliCAD,不比AutoCAD差。聽說很多功能都比AutoCAD強。但由於國內盜版的發展和AutoDesk的超前思維,AutoCAD很快占領了國內市場,這在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Pro/E還學習了AutoCAD的做法,讓盜版占領中國市場,會有更多的人遇到,企業認可,這樣會逐漸形成規模效應。

市場上有壹個規律,最好的不壹定是用的最多的。Windows操作系統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多的,尤其是那個破98。為了幫助UG公司更好的對抗PTC,是否建議盜版更多的UGs?

同樣和UG公司,為什麽不寫中文的CAST和Document,對UG市場的拓展會起到壹定的作用。

第十比較:

說說格式轉換吧!UG的核心PARASOLID壹般都是三維以上軟件支持的。只有PROE堅持最簡單的!MASTERCAM是應用最廣泛的加工軟件,PROE只能通過原始的IGES或STEP轉換成AZ。

第十壹比較:

這是ug的曲面和效果圖,可以說是完美了!

Proe好像在做這種事情,大家都說有點軟!

我還沒見過proe出這麽渲染質量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