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寨橋老鵝的創始人是誰?

寨橋老鵝的創始人是誰?

"鵝,鵝,鵝,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戲清波."壹首古詩詞,流傳千年,至今仍為世人所熟知。今天,睿智的寨橋人繼承先輩傳統,註入時代元素,做起了鵝文章,做起了鵝品牌。[1-2]

“養鵝是我們祖先遺傳下來的壹種操作。寨橋地處江南水鄉,緊鄰滆湖,水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優越。是難得的養鵝之地。”說起老鵝,寨橋鎮農林站站長馮道興又添了幾分自豪。在寨橋人眼裏,老鵝壹直是他們的驕傲。[1]

與其他鵝不同,“寨橋老鵝”主要有三個特點:“老”是其特點之壹,越老越鮮,越香,壹般以5年配種最佳;二是養殖環境好。寨橋鵝以散養為主,平時在湖邊吃稻殼和天然飼料,正宗綠色食品;第三,品種各有特色,都是太湖鵝。雖然個體不大,但產卵率高,品種優良。[1]

養鵝是寨橋人多年來的習慣,送鵝是寨橋人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寨橋的人們走親訪友時總會撿壹只鵝。中午,主人會端上壹大鍋熱氣騰騰的鵝鍋,吃著新鮮的鵝肉,喝著鮮美的鵝湯,仿佛在品嘗世界上最好的美食。[1]

寨橋老鵝養殖雖然有名,但真正為外人所知是在90年代。隨著餐飲文化的發展,“寨橋老鵝”不堪寂寞,終於忍不住“跳”上了酒店的餐桌。先是當地餐館打出“寨橋老鵝”的牌子招攬顧客,湧現出施正祥、石美琴、王建國等各路知名燒鵝大廚。壹傳十,十傳百,周圍的人都贊嘆不已。後來,壹些活躍的商人走出寨橋,到外地開專賣店,招徠生意的最大“法寶”就是“寨橋老鵝”。[1]

時隔多年,“寨橋老鵝”逐漸成為當地名菜,但要真正成為大眾認可的名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壹個地方品牌到壹個知名品牌,我們需要發掘它的獨特魅力,並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