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諧音記憶:魏,楚言(燕)齊(齊)。
2.方位記憶:根據東方六國的地理位置,先滅中間三國,韓、趙、魏(南北中間),後滅其余三國,楚燕齊(南北中間)。
秦國滅七國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齊、秦。
擴展數據: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
1.打敗韓國。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始滅六國。秦魏徹底摧毀了朝鮮,松石再次率軍進攻朝鮮,但朝鮮無力抵抗。內世騰指揮秦軍攻克了朝鮮的都城,俘虜了朝鮮的王安,並將獲得的土地改劃為潁川郡,朝鮮成為當時第壹個被滅的國家。
2.破趙逼燕。秦國滅韓後,第二個目標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遭受了壹系列的大地震和饑荒。秦始皇再次命令王建和楊端對趙發動全面進攻。王建利用雙重間諜收買趙王的臣子郭凱,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造反,促使趙王殺了李牧。公元前228年,王建打敗了趙國軍隊,占領了邯鄲,俘虜了趙的,占領了趙的故土。然後北移,駐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3.破燕國。的做法引起了燕和戴的恐慌。燕國太子丹收留了秦國叛徒範,並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軻,企圖行刺秦始皇。但是荊軻殺秦始皇失敗,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公元前226年,秦軍在燕都攻陷季承(今屬京),燕國王茜、太子丹逃往遼東。
4.占據魏土地。滅魏,王賁領兵。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出兵攻魏都城大良(今河南開封)。秦戰場總指揮王賁認為大良城城墻堅固,短時間內難以攻拔,便從缺口處引黃河水灌溉大良城。經過三個月的戰爭,城墻倒塌,魏出來,被王賁殺死,魏國滅亡,秦國建立自己的土地作為東郡。
5.大規模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攻打楚國。李信輕敵,先贏後輸。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自邀請老將王建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消滅南方的楚軍,殺死楚國大將項燕,占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建和吳萌聯合攻打楚國都城壽春,活捉了楚王。次年,王建率軍渡江,平定楚國江南地區,向百越王投降。楚國宣告滅亡。
6.吞氣。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王賁東進遼東,消滅燕國殘兵,活捉燕王。隨即率軍南下,從燕南突然向北進攻,直取臨淄。齊國對戰爭毫無準備,無兵可戰。齊襄王勝利後,說服齊王投降(和趙壹樣,也是大批漢奸),齊國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