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夏天吃冷食,很多人覺得吃冰淇淋、雪糕、綠豆湯、可樂就夠了。在陜西人的傳統生活中,也有很多清涼有趣的小吃,可以拯救炎炎夏日疲憊的食欲。我之前介紹過,xi安近年來興起的蛋撻盒——風味小吃,馬勞撒陜西關中風味面湯,正宗的陜西地方風味略陽酸菜,冬天的家常芝麻菜溫潤飽滿,陜西彬縣方時醬豬蹄,多汁清香的三元雜汁面,Xi安近年來興起的蛋撻盒——風味小吃,馬勞撒陜西關中風味面湯。仙方氏的醬豬蹄,以及涼面、酸梅湯、煎餅、蜜餅、搟面、鐘樓奶餅、冰峰汽水這三種汁多味雜的面,都是嶗山傳統的夏季小吃,還有壹種小吃——魚和魚,也很受歡迎。
在關中平原中部的興平縣,還有壹些塬上(丘陵地帶,陜西俗稱塬)的農民,連電燈都不用。他們住在山洞裏,晚上用“洋油燈”照明。夏天,洞裏不通風,人又熱又幹,白天幹活,汗如雨下。不可能喝冷飲,只能吃蕎麥面和魚子治胃。
其實蕎麥面的魚子醬就是蕎麥面做的漏網魚,所以得名是因為長得像魚。其實它的形狀更像蝌蚪,灰白色。是農民很常見的夏季小吃。每次想拍照,老鄉們看著就說“我妳拍的地方真好”(有什麽好拍的?)。
蕎麥面魚子醬的做法很簡單。蕎麥面條用清水稀釋,倒入漏勺,漏入開水鍋中。有時候可以右手拿勺子,左手拍右手腕,把蕎麥面糊漏到開水裏。等熟了,用漏勺撈起來,用涼水泡,再換井泡。
鎮上每到廟會,街邊總會有幾個賣面條和魚子的大排檔。攤位裏有壹張小桌子,上面擺著三五個小板凳,桌子上放著壹個筷子籠,裏面放滿了木筷子。小桌子的壹邊,還有另外兩個蓋著蓋子的大鍋,壹個裝著面條和魚子,壹個裝著用黑醋、醬油、蒜泥、辣椒醬、芝麻醬、香油、鹹胡蘿蔔粉、鹹白菜粉混合的井水。吃的時候拿漏勺從盆裏撈起魚子,控水,放在碗裏,再用勺子舀起鮮美的井水。蕎麥子可以厚吃,也可以薄吃。吸壹大碗湯很容易。又酸又鹹又辣,在苦夏裏讓人神清氣爽。
興平是中外遊客遊覽法門寺和甘嶺的必經之路。如果妳有機會去旅行,別忘了嘗嘗這種獨特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