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能做什麽東西
梅花能做什麽東西,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與蘭花、竹子、菊花壹起列為四君子,也與松樹、竹子壹起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也是壹味好藥。下面壹起來看看梅花能做什麽東西吧?
梅花能做什麽東西11、梅花粥
梅花粥是壹款美味菜譜,屬於粵菜菜系,是廣東省傳統的名小吃。主要原料有梅花、粳米等,這道菜能疏肝理氣,激發食欲。
2、梅花雞湯
主要材料有熟雞塊、蘑菇、豌豆和梅花瓣。此湯有補益作用,讓人神清氣爽。
3、梅花湯餅
功效:開胃理氣、清肺熱按語:此食譜為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所記載。梅花理氣和胃、檀香清肺止痛,兩者相配更增加開胃理氣和清肺熱的作用。梅花湯餅在檀香的郁香中又透出梅花的幽香,再加上雞湯的鮮美,常壹食而不再忘梅也。
梅花的作用
1、護胃
每年1~2月份是白梅花大量采收的時間,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攤置席上,曬幹。宜放入密封罐與密封袋中,保存於通風陰涼、幹躁處,以防蟲蛀、受潮。花蕾含有揮發油,主要為異丁香油酚、苯甲醛、苯甲酸。微酸,味澀,無毒。具有舒肝,和胃,化痰。它的味道酸澀,性質平穩。胃不好的朋友們,就可以常用白梅花泡茶來喝。
2、活血化瘀
白梅花具有減輕白細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但是在飲茶也應適時適量,清晨可泡壹杯不宜太濃的白梅花茶,每天茶水總量不要超過1000―1500毫升。除了泡茶飲用外,還可以用白梅花煮粥哦。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凈。將100克粳米洗凈入鍋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和適量白糖,略沸即成。該粥能夠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醒腦明目。
白梅花茶治梅核氣,平常有肝胃氣痛,食欲不振,頭暈,瘰癧等癥狀的人群,可以適當的喝些白梅花茶來緩解些以上癥狀。白梅花茶沖泡好有很濃烈的清香,嗅壹些清香對於平常忙綠的朋友也是壹種很好的放松方式。所以,喝白梅花茶還可以緩解壓力哦。白梅花的功效與作用有這麽多,還在猶豫什麽呢?趕快運用到妳的生活中來吧。
梅花的功效
性味: 微酸、澀,平。
歸經: 歸肝、胃、肺經。
功能主治: 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1、《本草綱目拾遺》:“《百花鏡》:開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蒸露點茶,生津止渴,解暑滌煩。”
2、《飲片新參》:“綠萼梅平肝和胃,止腕痛,頭暈,進飲食”。
3、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
用法用量: 3~5g。
梅花能做什麽東西2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1、梅原產我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制作梅樁。
2、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
3、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制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
4、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的藥用價值
疏肝解郁,開胃生津,化痰。主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1、《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藥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
2、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幹即成矣。”
3、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湧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4、由此可見梅的藥用範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克死亡的發生。
梅花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6g;或入丸、散。外用:鮮品敷。
梅花的`食用方法
1、梅花粥
做法:取綠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綠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壹碗,可連吃三五天。
功效:綠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2、梅花雞塊湯
做法:熟雞塊去骨,切成小塊,將鮮湯倒入鍋中煮。湯內放進雞塊、蘑菇、豌豆,燒開後,放鹽調好口味,再撒入梅花瓣,微微沸騰後,即可食用。
功效:梅花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具有壹定的健胃作用;與雞塊壹起燉湯更有補益身體的功效。
貼士:因為梅花花質輕氣芳香,易揮發,所以,當梅花入粥或者燉湯時,都不宜時間過長,以免影響功效。
梅花能做什麽東西3梅花的特點
1、外形特征
梅花為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小枝綠色,葉片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花萼通常紅褐色,萼筒寬鐘形,萼片卵形或近圓形,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8月)。
2、生長特點
梅花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壹般耐-10℃低溫,較耐幹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喜空氣濕度較大,但忌暴雨。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
梅花的精神品質
1、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壹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
宋人陳亮《梅花》:“壹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
陸遊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幹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汙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2、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綻放,象征我們民族不屈不饒、頑強奮鬥、不畏艱難的可貴品質都在它身上得到很好地體現,我們古代就有詩人詠詩歌頌梅花“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也被認為是最有氣節的花種。
另外梅花雖然生長環境惡劣,但是依然快樂的綻放,表達了壹種迎接希望的樂觀的性格,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她的傲雪精神,她那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