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釣具準備
1.釣竿:選擇硬調的手竿,竿身硬,竿尖粗,長度在4.5米以上。
2.釣魚線:宜使用直徑為0.3-0.4毫米的優質結實的釣魚線..
3.魚鉤:史燚尼欣爆炸鉤,彈簧在11以上。
4.浮:5號以上選擇厚尾大浮;如果沒有大漂,也可以在粗尾漂的漂腳上墊壹小塊塑料泡沫增加浮力,使用時不會影響釣魚效果。
5.釣組的連接:主線與竿平行,兩根太空豆穿過線固定浮座。主線與掛鉤組的連接處系有連接環,連接環與掛鉤組直接連接,不會掉鉛。
二、釣魚姿勢
鰱魚、鱅魚喜溫,吃浮遊生物,耐缺氧能力差。所以釣位要在藻類豐富、浮遊生物密集、氧氣充足的水域,水深3米。人們經常釣魚的釣魚場所也是很好的釣魚場所,因為它們經常吸引縫紉的人群。
第三,氣候
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漂釣的最佳時間,7-8月是黃金季節。鰱魚和鱅魚在溫度為25-30℃時攝食量最大,壹天中的攝食高峰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特別是在天氣晴朗、氣壓高、陽光充足、氣溫高的時候,更適合浮釣。
第四,誘餌
l餌料:鰱魚喜歡吃酸的、香的、甜的。縮頭魚喜歡吃甜的,酸的,臭的,嗆的,所以餌要給釣到的魚做。需要特別註意的是,配制好的餌料不能太乳白色,餌料在水中浸泡後要以粉末狀連續分散,以10分散20分鐘為宜。
2.餌料:用麩皮4份,玉米粉1份,用開水拌好,用發酵粉拌好,用塑料袋密封,放在陽臺上4-5天。釣魚時,壹些輔料,如醋、臭豆腐奶、過期牛奶、中藥阿魏液、鏈魚精等。,應該根據釣到的魚來加。到達釣位後,多取餌,拋向釣點。後來整個釣魚過程中,每隔壹段時間就要扔壹次。
五、釣魚技巧
1.下餌:取棗子般大的餌,捏在彈簧上,使六鉤自由散繞。
2.漂調:上餌後,想抓多少網就抓多少網,這樣漂尾會露出2-3個網。如果露水有太多網眼,誘餌球可以被引誘
適當增加;反而減少了餌球或者增加了浮子的浮力。
3.釣層:要根據季節、氣候、魚層來定。(1)壹般5-6月氣溫在上升,釣深要從2米左右逐漸降低到50~60厘米。7、8月份溫度較高,鰱魚、鱅魚壹般在上層活動,垂釣深度應為30 ~ 50厘米。9月份應該會逐漸深入。(2)天氣的影響。天氣晴朗,氣壓高,溫度高,要淺釣;早晚氣溫略低。(3)在打撈過程中,應根據
魚層變化,深度不斷調整。妳抓不到壹個深度,但要靈活。
4.看漂:用爆鉤釣魚,看漂是比較簡單的。多數情況下是黑漂或漂,魚吃死鉤的情況比較多。所以在釣魚的過程中,不要過早提竿,有明顯漂移時再提竿。
5.釣後處理:釣後迅速將魚帶離釣點,以免嚇跑其他魚。1體型較小的魚可以直接拖上岸,體型較大的魚會在精疲力盡後進行飼養。
6.手竿浮釣鰱魚、鱅魚重在形成魚巢。所以兩三個人壹起在同壹個釣點拋竿,既能快速誘魚,又能讓魚群持久。想要釣到鰱魚和鱅魚,首先要了解和熟悉它們的生理特點和習性,也就是知己知彼,然後才能選好釣點,準備好鰱魚和鱅魚喜歡的餌料,選擇適合鰱魚和鱅魚的釣具和釣組,掌握各種有效的釣鰱魚和鱅魚的方法。
1.鰱魚和鱅魚的習性和特點是什麽?(僅與釣魚相關)
鰱魚、鰱魚統稱為“鰱魚”,鰱魚(也叫跳鰱、鰱魚),鱅魚(也叫鰱魚、肥頭、大頭),鰱魚、鰱魚。鰱魚和鱅魚是草食性魚類,喜歡在深水中上層群居,有河湖洄遊的習性。它們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等大型自然水域,適宜水溫為18-30度。冬天,它們潛入深水中冬眠。這是他們的共性。不同的是,鰱魚性急,容易受驚而跳躍,而鰱魚性情溫和,行動緩慢。雖然都是濾食性,但鰱魚主要以水中的植物藻類為食,而鰱魚的飲食與鰱魚不同。主要以水中浮遊動物為食,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並吃多種浮遊藻類。雖然鰱魚和鰱魚對素食的口味相似,但也有區別。很多釣友都知道鰱魚和鱅魚喜歡酸臭的餌料,但更詳細的說,鰱魚更喜歡酸、甜、臭的混合氣味,而鰱魚更喜歡腥、香、臭的混合氣味。他們喜歡臭味,但是鰱魚喜歡酸甜,鰱魚喜歡腥味,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第二,天氣越熱,釣鰱魚越多,烈日當頭,釣鱅魚不錯。
鰱魚、鱅魚的適宜水溫較高,因此鰱魚、鱅魚的捕撈主要在春末、夏季和初秋。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和初秋,也最好在白天天氣晴朗的時候去釣魚。壹天中,上午10到下午6點是釣鰱魚、鱅魚的最佳時間。也有喜歡晚上釣鰱魚、鱅魚的漁民。雖然他們在盛夏的晚上也能釣到鰱魚和鱅魚,但效果和白天相差甚遠。釣鰱魚、鱅魚,除了天氣晴朗,還要註意風向、風力。壹般來說,我們應該選擇3級以下的微風或偏南風,它們壹般溫度較高。如果3級以上的偏北風多為涼爽涼爽,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不適合釣鰱魚、鱅魚。當風力太大時,在相對開闊的自然水域中,水面上會出現層層波浪,不僅不利於觀察漂浮的微小動作,而且水中的浮遊生物和藻類也難以在水的上層聚集,不利於鰱魚和鱅魚的攝食。所以這種天氣很難釣到鰱魚和鱅魚。即使在垂釣時,巢餌也很難在中上層的水中形成固定的巢區。
第三,查看天氣和風向,根據地形選擇位置。
選擇理想的釣位是釣魚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壹環。選擇鰱魚、鱅魚的釣位首先要觀察風向,選擇順風或迎風的釣位,盡量避開逆風的釣位。根據水邊地形,選擇背風面或回風灣等水面藻類聚集的地方;要選擇風吹水面和平靜水面的交界處;選擇陡岸的深水。如果在有網箱養魚的湖泊或水庫,要選擇網箱附近的下風處,或者生活汙水排放口附近,這些都是鰱魚、鱅魚的好釣點。
四、釣具釣法要靈活運用
竿釣和拋竿釣都是釣鰱鱅魚的好方法。但如果想釣到大鰱魚、鱅魚,就必須使用拋竿。鰱魚、鱅魚可用手釣,也可用底釣、半水釣、浮釣。壹般底釣只在春秋兩季氣溫較低時使用,後三種釣法多用於夏季,浮釣是最常見的方法。釣組的使用因人而異,各有千秋。有的用雙鉤釣組,有的用單鉤,有的用三鉤以上。雙鉤豎浮釣是最常見的手釣方式。我用手竿釣鰱魚、鱅魚的時候也用雙鉤釣組,但是和平時釣其他魚的時候用的雙鉤釣組略有不同。修改方法如下:將雙鉤的腦線長度縮短為上鉤8 cm,下鉤12 cm,在連接雙鉤的圓環上加壹個筷子頭粗細、長度為1.5 cm的小誘餌彈簧,然後在每個掛鉤上放壹個綠豆大的白色小泡沫顆粒。釣魚時,魚餌在餌簧上摩擦,入水後,魚餌霧化散開。鰱魚、鱅魚吸散餌時,由於魚鉤上有泡沫顆粒,水的阻力增大,容易隨水流被吸入口中。而且因為鉤尖露在外面,魚再想吐出來就什麽都做不了了,大多出現黑漂,也就是提竿就是中魚。如遇突然漂移、大漂移、連續點動、平移等情況,也應及時提桿。
使用拋竿捕魚法的捕魚團體使用“水怪”(吊籃)和炸彈鉤。使用“水怪”的好處是容易裝餌,容易操作,容易掌握。缺點是垂釣率低,尤其是在人們經常用“水怪”來釣鰱魚、鱅魚的水域。使用彈鉤釣組的優點是餌料霧化好,上釣率高,缺點是裝餌技巧性強,對餌料的硬度和粘性要求高,難以掌握,需要壹定的餌料使用經驗。我用拋竿釣魚的時候壹般都是用改裝過的炸彈鉤作為釣組。改裝方法很簡單:將原彈鉤上的餌簧向上移動兩厘米左右,然後固定,使餌簧與鉤的相對位置稍有變化,這樣在餌簧上裝餌後,鉤就能落到餌球下方,提高了釣魚率。拋竿釣鰱魚、鱅魚最好用4號陀螺式短尾豎漂。拋入水中後,只要魚鉤上有餌料,浮漂就會直立或斜立在水中,如果魚鉤上沒有餌料,就會平躺在水面上,便於觀察和及時更換餌料,性能遠勝於球漂。
五、魚餌必須靠活來收獲。
鰱魚、鱅魚釣效果好的餌料很多。比如王龍討厭的鰱魚鱅魚餌(我更喜歡用王龍討厭的餌),瘋狂的鰱魚鱅魚餌都是不錯的餌。為什麽有的人用起來順手,有的人用起來順手?關鍵在於使用方法是否得當,使用細節是否做好。我用手竿釣鰱魚鱅魚的時候,魚餌的用法是這樣的:先取壹袋鰱魚鱅魚魚餌,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後加水攪拌成粥,再用料盆倒入水中的釣點。這種快速捕魚的方法。做好窩後,取壹袋餌料,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白粉,攪拌均勻,然後加水,迅速攪拌成柔軟的餌料球。不能攪拌的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導致魚餌球上鉤後粘住不霧化。手釣鰱魚、鱅魚時,上鉤的魚餌球應在5-10分鐘內霧化拋撒,以提高上鉤率。如果用拋竿釣鰱魚、鱅魚,使用水怪時餌料要盡量松軟,便於霧化從吊籃溢出;使用彈鉤時,餌簧裝上餌後,將鉤均勻地貼在餌球周圍。不要壓得太深,輕輕壹粘就好,這樣拋的時候鉤子不會互相纏繞或者鉤子放回主線上。魚餌球入水後,魚鉤能迅速從魚餌球上脫落,垂到魚餌球下方。餌料球的粘度以入水30分鐘左右能完全散開為宜(不要太粘,否則會變成球)
釣具,應該選擇4.5米或者3.6米的三七調竿,因為鰱魚的頭壹兩次結實兇猛,硬竿容易斷,所以軟竿細線可以牽制魚的力量。釣線應該是主線1.2,副線0.8,新關東1鉤,能釣2斤。是的。新關東鉤為直徑,適合刺鰱魚,鉤條較細,方便吸魚;鰱魚是浮釣,浮釣要用竹腳硬尾浮釣。
餌料可以是腐乳渣(加蜂蜜、臭腐乳、醋),總量要大,每次要少,持續3-5分鐘。讓餌料慢慢入水,形成霧化的立體巢,餌料呈白色和灰色。也可以用發酵麩皮做窩,原理是成本低。水庫釣魚要用餌料,達到快速聚魚的目的。小魚塘可以直接用餌料搓餌,做窩誘魚上鉤。釣鰱魚和釣鯽魚差不多,但和釣鯉魚、草魚不同。誘釣即捕,在霧化中註重持續霧化和垂釣,形成安全適宜魚類的進食環境。但是鯉魚、草魚築巢後要過壹段時間才能過來,不能經常甩竿。因為鯉魚和草魚比較狡猾,鰱魚比較笨,只要不驚擾魚,壹般都會追上來。
釣餌,因為鰱魚喜歡吃松、酸、甜、香、腥的食物,所以配方中要添加雪花粉、蝦粉、白粉、蒜粉、拉絲粉等餌料。,呈白色和灰色,比重較小。掌握餌料的霧化。天元公司生產的鰱魚、鱅魚都很不錯。
釣餌的關鍵是它的物理性質“散”。餌料到點後霧化1/2左右,20秒左右融化,浮漂上升。如果釣點較深或者魚密度較低,餌料可以是粘性的,1分鐘內就會融化。要註意拋竿的頻率和節奏略快,這樣才能有效誘魚和留魚。
調整標準,魚鰱魚。我的調整方法是根據魚餌的比重和大小調整8目左右的標準,比重輕,鉤餌小。反之,調整漂,直到整個漂尾露出水面,采用浮釣的方法。可以用上鉤掛的餌,不用下鉤掛或者全掛。校準後,就可以開始誘魚了。鰱魚密度大,10分鐘左右魚就到了。鰱魚的魚泡裏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十幾個黃豆大小的白色水泡,因為鰱魚屬於遠洋魚類,吃水線初步定在1米(釣點在3米以內)。
漁棚、氣壓和水溫是影響鰱魚水層的兩個主要因素。氣壓高時釣得深,氣壓低時釣得淺。溫度方面,壹般情況為:春秋季釣深(近水底),夏季中午陰天釣0.5-1米左右,傍晚釣不到0.5米甚至更淺。但由於餌料不斷霧化,鰱魚會追逐餌料並吞食,從而在適宜的溫度下改變其遊動深度。壹個明顯的標誌是,當餌料到達釣點時,很大程度上是左右浮動的,但沒有向下摩擦的動作。魚竿提很多次都沒有魚,有時候還能掛在魚身上。魚在上層是肯定的,要及時放下漁棚。如果漂有下墜的跡象,但魚竿上沒有魚,說明魚還在較深的水層裏,要多試幾次調整漁棚。
釣魚時,鰱魚對魚餌的反應很小,有時只有三分之壹,這就要求釣手要靈敏。當魚遊入餌中時,浮標會輕微晃動或餌尖上下浮動。當浮漂出現搓下三分之壹、二分之壹、壹目或更用力時(魚訊類似浮鯽,黑漂多為鱅魚),就要提竿打魚了,這時就該提竿了。此時,魚的上唇或下鉤刺在魚的下顎。當浮漂上下運動時,魚其實是在吮吸鉤餌附近的霧化粉末,升降桿有時能鉤住魚的唇、腮、鰭。
把魚放進去。魚上鉤了不要急著把魚弄上岸。慢慢地把魚放進去。先把魚從窩裏拿出來,以免攪了窩裏的魚。釣大魚的時候,魚要發力的時候,妳先給它發力。這樣,魚就沒法努力了。主要是魚需要力量,妳給力量,魚不需要力量,妳收回魚竿。這就是用太極拳四兩招的道理。最後大鰱魚乖乖的進了妳的網。
實用技巧:壹、拋竿要輕,因為魚餌比較松(甚至比漂鯽魚時的魚餌還要松、細),所以拋竿要輕柔,避免中途掉下。建議主線比桿略短約15 cm,不需要電池或壓水動作。第二,拋竿要準,要打中壹個點。因為沒有參考堡壘,可以參考對面地形的倒影。實踐證明,倒影中的浮更清晰。三是抓第壹口。壹般鰱魚在餌料到點後會吞鉤,所以釣者要反應快,基本功紮實。第四,及時移動位置。在釣鰱魚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10條魚連續上鉤後,就不會有魚上鉤了(中等密度的池塘)。雖然連續挖窩,但是小魚都上鉤了,說明鰱魚群已經被打亂分散了。這時候要果斷決定,先站在高處觀察魚的動靜,找壹個安靜合適的釣位重新開始,然後它又會出現。第五是如何克服小魚的上鉤。先了解當地混養池塘鰱魚的密度、大小、小魚密度,再決定何去何從。如果是在白條多、麥穗多的池塘,可以適當增加餌料的酸度和霧化度(壹點蒜末就能擊退雜魚)。另外,鰱魚群壹到,小魚就會嚇跑。六是區分雜魚和魚鉤。小的壹般雜魚做壹個勾,記號多是往上送,幅度小有抖動的感覺。鰱魚、鱅魚穩,浮標不靈敏。第七,釣鰱魚、鱅魚時,要快速提竿,用寸勁,有釣不到魚就上鉤的能力。鰱魚和鱅魚的嘴唇又薄又嫩,不費吹灰之力就很容易撕開。所以也要抄凈。八、鰱魚、鱅魚在竿臺釣,采用浮釣法(從壹個漂深到近水底)。壹般夏季垂釣深度為壹個漂深,夏季垂釣應選用比重輕的餌料;春秋末期的浮釣,餌料粘度可以高壹些。夏天釣魚時,餌料沈底,可吸引鯉魚等。所以釣到鰱魚壹段時間後,在餌料中適當加入壹些豆渣和918,改成底釣,大鯉魚立馬上鉤。
總之,臺灣釣鰱魚用的是漂釣大鯽魚的設備和技術。手工釣鰱魚比海竿釣鰱魚上鉤的頻率要高得多,而且由於鰱魚體型較大,如果像鯽魚壹樣壹天釣幾次,那麽漁獲量就非常可觀。
補充:臺灣釣鰱魚壹般采用浮釣的技術,即魚餌不沈底,但大部分人都擺脫不了底釣的習慣。浮釣的關鍵是找到釣棚的深度。魚群來的時候,需要嘗試幾次才能找到這個深度,而且早晚因時間、水溫、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選用新關東鉤或無倒刺4-5號挪威鉤為壹個直徑,鉤條比鯽魚釣粗。大部分人認為鰱魚口用大鉤(也有掛魚的目的)是不對的,輕用小鉤才是吸氣的關鍵。中國的魚都是上嘴唇的,所以是壹種文明的捕魚方式。
誘餌要散,輕於重要,這是必須掌握的。
我覺得釣魚的時候人為幹擾最大,釣位靠近\說話\行走等等。釣鰱魚的時候要多加註意,因為半水,所以選擇無人區。
平時我們會發現鰱魚在水中央,無論妳怎麽引誘,它們都不會動到底,說明氣壓低,魚不活動,要註意氣壓的變化。
餌料配比:我最早用的是魯釣王的,第壹個配方是400g雪花粉+30g蝦粉+30g白粉+40g丸紅1號(蒜味)或蒜粉10g糖醋菜(自制,可選)+30g蛋白拉絲粉(根據實際增減),餌料是白色和白色的。第二個配方是董軍鯽魚100g+土豆粉50g+草莓香精10g+白粉20 g,餌料為粉白色,比重中等。配方三:魚要吃有飼料的湯,魚飼料中適當加入蒜粉,根據魚嘴增加餌料的腥味。掌握餌料的霧化。天元公司生產的配方4鰱魚、鱅魚。
鰱、鱅魚的攝食特征和階段特征
認識鰱魚和鱅魚:俗稱鰱魚,銀灰色。鱅魚:俗稱鰱魚,頭肥,背黑有不規則黑點,頭大。鰱魚、鱅魚都喜歡氧氣,好跳,好集群(但混合集群不多)。性情溫和,棲息於水的上中層,怕被打擾。除了浮遊植物,各種藻類和酸餌料都愛吃。
鰱魚和鱅魚的攝食特點鰱魚的攝食動作敏捷而輕微,壹般是靜止不動時的吸、吐。鱅魚的攝食動作比較穩健,壹般是先吃口中的食物,在原地慢慢吞咽。
總的來說,鰱魚和鱅魚吃的都是輕微反復,很少拖標,黑標,大送標。鰱魚的標記:浮標快速而輕微地上下晃動,或者浮標下沈壹點,然後又快速回到原來的位置,反復進行。鱅魚的標誌:浮標突然上升(或下沈)半眼左右,保持不動(或輕微晃動)。
釣鰱魚、鱅魚的設備和方法:釣鰱魚、鱅魚最好用硬竿,鉤、線、標要粗壹些(如6號~ 8號鉤、主線3號副線1.5、高浮力鯉魚標)。原因是鰱魚、鱅魚上鉤後沖勁十足,但堅持性不好,沒有後勁。3~4個回合後,他們會很容易被抓到。鰱魚、鱅魚多為浮力較大的半水浮釣,或底釣(最好調好釣氣——至少有壹鉤擦底或懸空)。也可以用海竿“飛鉤”浮釣(或底釣)。
燉鰱魚的做法
菜肴及功效:家常食譜、消化不良食譜、美容食譜、健脾開胃食譜
工藝:燉肉
清燉鰱魚的配料;
材料:鰱魚750克。
輔料:黑木耳(水發)50g
調料:大蔥30g、姜20g、蒜(白皮)20g、鹽5g、白糖8g、醋8g、料酒15g、醬油10g、胡椒粉3g、味精3g、澱粉(玉米)4g、植物油60g。
燉鰱魚;
1.將鰱魚清理幹凈,在魚的兩邊劃上十字刀;
2.將水發木耳洗凈;
3.將鍋放在大火上,倒入植物油,五成熱時將魚放入鍋內;
4.煎至兩面淡黃色時取出;
5.鍋裏留底油,蔥、姜絲、蒜片煸炒,料酒、醬油煮熟,加水。
立即將鰱魚、木耳、鹽、糖、醋、胡椒粉放入鍋中燒。
開放;
6.小火慢燉至魚肉燉透,加入味精,撈出裝盤;
7.用濕澱粉勾芡,澆在魚上。
食品階段克數
黑木耳(水發):黑木耳不宜與螺螄同食。從食藥角度來說,涼拌螺螄,遇到滑滑的黑木耳,不利於消化,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的人不宜將黑木耳和野雞同食,野雞毒性小,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容易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