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湯料的選擇上,用來燉的壹定不能用來煲,如:參、茸、燕窩等。
大多數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蒜、花椒、大料、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壹片姜足矣。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只要煲的時間夠,湯的鮮美味道自然會飄溢出來。
“三煲四燉”
三煲:煲湯壹般需要三小時。
四燉:燉湯需要四到六小時。
煲湯在烹制上並不很繁瑣,但是需要的烹調時間很長,有些耗工夫。事實上煲湯很容易,只要原料調配合理,慢慢在火上煲著即可。註意: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開鍋後,小火慢煲,火候掌握在湯可以開著即可。
我國南方有煲湯習慣,總認為喝湯最有營養。為了孩子健康,媽媽會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不厭其煩地給孩子煲魚湯、雞湯、鴨湯、肉湯……以為湯裏加了雞,加了藥材如淮山、桂圓、芡實等,還煲了2-3個小時,湯就很有營養了。其實,90%的營養還在肉渣裏。要孩子獲得營養,還得把肉吃了。如果孩子只喝湯、不吃肉就等於“丟了西瓜揀了芝麻”,把絕大部分營養素都丟失了。
要知道,煲湯時水溫升高,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遇熱後發生蛋白質變性,就凝固在肉裏,真正能溶到湯中的是少量蛋白質。有壹句俗話叫“肉爛在鍋裏”。如果孩子能連湯帶肉壹起吃,煲湯不失為壹種給孩子做輔食的方法。但孩子胃容量較小,如果大量喝湯就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因此,希望讓孩子通過喝湯獲得這些動物性食物中的絕大部分蛋白質並沒有在湯裏。
另外,煲湯也要講究方法。在用動物性食物做原料時,涼水下鍋,水開後改成微火,長時間地燉湯,之後加鹽等都是避免蛋白質過早凝固在肉裏,讓湯營養盡可能豐富的有效措施。
煲湯別超過壹個半小時
很多媽媽給寶寶煲湯喝,小火壹煲就是壹整天,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裏。其實,這壹做法並無科學依據。研究證明,煲湯時間適度加長確實有助於營養釋放和吸收,但過長就會對營養成分造成壹定的破壞了。
壹般來說,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為主。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類,如果加熱時間過長,氨基酸遭到破壞,營養反而降低,同時還會使菜肴失去應有的鮮味。另外,食物中的維生素如果加熱時間過長,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維生素C,遇熱極易被破壞,煮20分鐘後幾乎所剩無幾。所以,長時間煲湯後,雖然看上去湯很濃,其實隨著湯中水分蒸發,也帶走了豐富營養的精華。
那麽,煲湯到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
同濟大學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用來煲湯的食物:蹄膀、草雞和老鴨。經過檢測發現:蹄膀湯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半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雞肉和鴨肉湯中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平均加熱1—1.5小時,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此後逐漸降低。
對於壹般肉類來說,都可以遵循以上的原則。但也有些食物,煲湯的時間需要更短。比如魚湯,魚肉比較細嫩,煲湯時間不宜過長,只要湯燒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口味不佳。還有些人喜歡在湯裏放人參等滋補藥材,由於參類含有人參皂甙,煮的過久就會分解,失去補益價值,所以這種情況下,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最後,如果湯裏要放蔬菜,必須等湯煲好以後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應該加多少水?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 。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該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這是因為水的加入量過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沒,影響了湯中營養成分的濃度。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湯中氨態氮被稀釋後濃度會有所下降。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湯的種類:壹般分為滾湯、煲湯、燉湯、煨湯、清湯等。
器皿的選擇:傳統選擇: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新潮推薦:瓦罐、鐵鍋等。
夏天宜喝什麽湯類?天湯水宜清淡若暑熱傷津煩渴,可選用:
1、冬瓜茨仁糖水用鮮老冬瓜(連皮)壹斤,生茨仁三兩,黃糖適量。先將老冬瓜洗凈切大件,加上洗凈的生茨仁放進瓦煲內煲壹小時,然後加黃糖,待飲用。湯中老冬瓜甘清微寒,功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生茨仁,但淡利濕,黃糖清熱生津。合而用之則可解暑清熱,去暑濕。
2、荷葉冬瓜煲老鴨湯用鮮荷葉壹塊,鮮老冬瓜壹斤至斤半,老鴨公肉半斤。將上三樣食品洗凈,同放進瓦煲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食鹽調味,飲湯食冬瓜鴨肉。湯中鮮荷葉清暑利濕,冬瓜清熱解暑,老雄鴨能滋陰養血,益胃生津。三者合用既能清熱解暑去濕又能益胃生津。
3、石膏豆腐菜幹湯同生石膏二,鮮豆腐半斤,白菜幹三兩。先將石膏稍為打碎,然後用水洗凈白菜幹並作短時間浸泡。將三樣食物***同放過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煲湯。煲至豆腐塊出現峰巢樣小洞即可。加食鹽少許調味飲湯。若有痱子過多或少量暑癤情況可選用:1、苦瓜豬瘦肉湯用鮮苦瓜半斤,切塊,去核洗凈。豬瘦肉三兩至五兩,切小塊。將上二種食品,***放瓦煲內,加適量清水煲湯。湯中苦瓜,苦寒,能清熱瀉火解毒,豬瘦肉能滋陰潤燥。合用功補兼施,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潤膚潤燥。2、塘葛菜煲生魚湯用新鮮塘葛菜三兩,鮮生魚半斤。先將生魚剖肚去內臟,去鱗洗凈。將鮮塘葛菜洗凈。將二種食品***放瓦煲內,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煲湯;煲二小時後,加小量食油和鹽調,飲用。湯中鮮塘葛菜能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中醫認為生魚能補脾益胃,利水清腫。二者合用,既能清涼又能滋養,實為暑天的壹道靚湯。
下邊是幾款清湯,具體作用不明,但喝了總有好處就是了(感覺也好好喝的樣子):
1、絲瓜鹹蛋肉片湯:材料:絲瓜壹根,鹹蛋壹個,瘦肉200克(依食量多少酌情加減),姜3片調味料:①鹽適量,糖為鹽的壹半份量,澱粉同糖,胡椒粉少許②鹽適量,胡椒粉、香油各少許重點提示:1、放入肉片時壹定要改小火,湯汁不要沸騰,以免肉片煮老,而且容易造成湯汁渾濁。
2、絲瓜也可改用黃瓜代替。黃瓜先切成菱形片。為保留黃瓜的清香,做法3中,應先放入肉片和鹹蛋煮3分鐘,再放黃瓜略煮,這樣就可變換出壹道“黃瓜鹹蛋肉片湯”。
2、百合紅棗牛肉湯:材料:牛肉200克,鮮百合150克,白果80克,去核紅棗6粒,姜絲適量調味料:①鹽適量,澱粉與鹽同量,胡椒粉少許②鹽適量,胡椒粉、香油各少許重點提示:1、牛肉選裏脊部位會比較嫩,紋路越細的牛肉越嫩,而且要逆絲切薄
壹、成都蛋湯
用料:雞蛋4 個,水發木耳50克,菜心100克,精鹽4克,豬油75克,味精2克,濃白湯1000克。
制法:(1). 將雞蛋去殼,放入碗內用力調勻。木耳50克。(2). 湯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燒熱,雞蛋入鍋,煎至兩面微黃,當蛋質松軟時,用手勺將雞蛋搗散,加入湯,再下精鹽、木耳、菜心、味精燒開,入味後淋上豬油
即成。
二、雞蛋花湯
主料:母雞柳肉200克,火腿肉50克,雞蛋清120克。
調料:鹽6克,胡椒粉1克,料酒25克,味精5克,濕澱粉少許,涼湯適量。
作法:(1) 將雞柳肉去筋砸成泥,用涼湯攪成糊狀後,加入味精、濕澱粉攪勻,再倒入蛋清混合壹起。火腿蒸熟剁成末。(2) 把湯燒至小開(大開易將糊沖散不成團),傾入調好的料,輕輕用勺推動不使沾鍋,待已熟浮起時用細眼漏勺撈起入碗即成。
特點:湯清淡,味鮮美,為高級湯菜之壹。
附註:北京的老豆腐四川稱為豆花,此菜似豆花而得名。
三、酒蒸全雞湯
主料:活母雞1只(約1.8公斤左右)。
調料:花雕酒150克,蔥、姜各15克,味精5克,鹽克。
作法:(1) 將活母雞宰後退毛,開膛取出內臟,剁去雞斥,再從背部剖開,用開水氽燙將血汙除凈。(2) 使雞雙腿朝天、腹部向上,放入湯鬥內,加入花雕酒、蔥、姜、味精、鹽和適量清水,上屜蒸爛後取出,去掉蔥、姜即成。
特點:色澤銀白,味香湯清。
四、五末羹
主料:熟雞肉25克,水發玉蘭片25克,水發口蘑20克,水發海參20克,叉燒肉20克。
調料:雞油6克,胡椒粉1克,豬骨頭湯600克,香菜2克,濕澱粉35克,料酒12克,味精2克,醬油22克,醋10克。
作法:(1) 將雞肉、玉蘭片、口蘑、海參、叉燒肉分別切成0.3厘米見方的小丁。(2) 將香菜擇好洗幹凈消毒後切成碎末。濕澱粉用60克水調成稀芡汁。(3) 把骨頭湯倒入炒勺內,放在旺火上,把切好的五種小丁和料酒、醬酒醋、味精等壹放入湯內,翻攪幾下。待湯燒開後倒入芡汁,再翻攪幾下芡熟後,撒上胡粉、香菜末,倒入湯碗內,滴上雞油即成。
特點:紅白褐色小丁,混雜湯中互映,質地軟嫩味美,酸辣鮮香可口。
五、燕窩鴿蛋湯
主料:鴿蛋10個,燕窩25克。
調料:胡椒粉少許,鹽6克,味精5克,雞湯800克。
作法:(1) 先將鴿蛋洗幹凈,用清水煮熟,撈出後放入涼水中緊壹下,剝去殼。(2) 將燕窩洗幹凈後,用開水燜,再用清水洗壹下。(3) 將鴿蛋、燕窩放在湯碗裏,沖上清雞湯,加入胡椒粉、鹽、味精即成。
特點:色澤清亮,味道清淡,鮮美可口,別致高雅。
六、雲腿鴿子糖
主料:活仔鴿4只,雲腿片100克,雞肉150克。
調料:料酒50克,蔥、姜各20克,鹽5克,味精5克,雞湯800克。
作法:(1) 將活仔鴿宰殺後,用熱水燙透退凈毛,開膛掏去內臟,下入開水鍋後撈出,將水瀝幹裝盤。(2) 將蔥、姜、料酒加進盤中,上屜蒸至7成爛時取出(原汁留用),拆去骨頭(骨留用)將肉放在湯鬥壹邊,另壹邊放上雲腿片。(3) 把雞肉剁成雞茸,放在碗裏加上蔥、姜、250克清水,擠出血水後,將雞湯倒入炒勺內,加入鴿骨雞茸、血水、原汁、鹽和味精,濾凈湯渣,將清湯倒入盛鴿肉的湯鬥內,再上屜蒸爛成。
特點:色澤銀紅,原味原湯,清香適口。
七、竹蓀鴿蛋湯
主料:鴿蛋20個,竹蓀50克。
調料:鹽10克,味精6克,胡椒粉1克,清湯適量。
作法:(1) 將竹蓀先用涼水清洗,再用溫水泡脹去泥沙,剖成兩半,把頭尾兩端的尖切去,改切3厘米長節。再用開水氽壹下。然後將鴿蛋打入盛有涼水的大碗中。
(2) 炒勺上旺火將水燒開後,離火,隨將鴿蛋倒入,用文火煮熱撈出。(3) 另用鍋將清湯燒開,放入鹽、胡椒粉、味精、竹蓀調好味。再把鴿蛋放入湯
子中,將湯倒進去即成。
特點:竹蓀鮮脆,鴿蛋軟嫩,湯清淡味美。
/f?kz=94018033煲湯技巧以及靚湯菜譜(267種精心收集) 總有壹款適合妳!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