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年慶十大小吃之蒙古烤羊腿
烤羊腿是蒙古名菜,由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廣大土地上的狩獵和遊牧民族,經常在篝火旁烤整只獵物,吃整只羊。人們逐漸發現,整只羊最好的部分是羊的後腿,於是經常把羊的後腿切下來烤。單烤羊後腿不僅比烤全羊快,而且更美味,吃起來也更方便。烤羊腿逐漸取代了烤全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羊腿的烤制過程中逐漸加入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集形、色、味、鮮於壹體,色美、肉香、內嫩、幹脆而不膩,被譽為“聞而不見已香”。
2周年慶十大小吃:周年慶麻辣燙
引種起源於長江之濱。起初,船夫和纖夫創造了吃麻辣燙的方法。從四川宜賓到三峽巫山,由於水流湍急,他們在河邊撿了幾塊石頭,立了壹個瓦罐,舀了幾勺河水,在火上放了幹柴,鍋裏加了菜,沒有菜就就地取材,翻出壹些野菜,放上海椒、花椒等調料,燙熟。吃完後,他們嘗起來很好吃,可以吃了。方便烹飪習俗其次是河邊。這就是麻辣燙的由來。
三周年十大小吃鯰魚燉豆腐。
健康提示:它是哺乳期婦女的最佳菜肴之壹。食物相似:鯰魚:鯰魚不宜與牛羊油、牛肝、鹿肉、野豬、野雞、中藥荊芥同食。香菜:服用補藥和中藥白術、牡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
4周年十大小吃之鍋燉大鵝
本文介紹鐵鍋燉鵝肉是以無公害農家鵝為原料,輔以多種名貴中藥材和上等調料制成的獨特配方。用傳統鐵鍋烹制,色澤金黃,口感純正,肉爛骨爛,質地鮮嫩,香而不膩,回味無窮。
5周年慶十大小吃中的綠豆粥。
綠豆:綠豆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增進食欲、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抗過敏、解毒、保肝等作用;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濕熱泄瀉、水腫、腹脹、瘡腫、丹毒疔瘡、腮腺炎、痤瘡疹、砒霜中毒。綠豆性寒,體虛寒性者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虛寒腹瀉者慎食。
6周年十大小吃豬手
豬手是豬的正手,豬蹄是豬的後蹄。豬都是四腳走路,蹲著,背著沈重的身體。根據中醫“以形治形”的食療觀點,吃豬蹄可以補人的腳(尤其是下肢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使人步履輕盈,腿部肌肉強健。
七周年十大小吃粘玉米蒸餅
介紹原料/調料:粘玉米粉3杯,粳米粉7杯,鹽5杯65438+豆瓣醬-紅豆0/2湯匙,鹽1湯匙。制作流程:1。將粘玉米浸泡壹天左右,去水,磨成面粉,加鹽,用篩子篩。如果太幹,可以加點水。2.混合粘玉米粉3:粳米粉7。3.把第壹次煮紅豆的水倒掉,然後倒水煮,再倒水煨出來。4.把蒸好的紅豆撒在壹個大盆裏,放點鹽,用勺子碾碎,做成豆瓣醬。5、蒸鍋裏鋪壹層豆瓣醬,再鋪壹層,以此類推。6.用清水將麻布包好,大火蒸20-30分鐘。插筷子,不碰生面就說明熟了。
8大同當肥腸,周年慶十大小吃
介紹材料:1、熟肥腸250g。水煮厚樸片10克,水煮油菜15克,水煮胡蘿蔔10克,水煮香菇10克。2、豬油、醬油、醋、花椒水、紹興酒、味精、蔥、姜、蒜、香菜梗、雞湯、濕澱粉。特點:味道清香,腸軟爛。操作:1。將煮熟的肥腸切成斜刀片(約壹分半厚)。將玉蘭花切片,胡蘿蔔切片。油菜被切成段。洋蔥被切成象眼狀。將生姜和大蒜切成粉末。將歐芹切成段。將蘑菇切成兩半。2.將汁與醬油、醋、花椒水、紹興酒、味精、濕澱粉、雞湯混合。3.把豬油放在勺子裏。油八成熱時,將肥腸倒入勺中,煎壹會兒。倒入漏勺控油。4.在勺子裏熱少量油,在炒鍋裏炒出蔥、姜、蒜,放入玉蘭花片、油菜、胡蘿蔔、蘑菇,稍微翻炒壹下,然後把炒好的肥腸倒入勺子裏,煮出汁液,再放入香菜段翻炒幾下。
9周年慶十大小吃中的紅燒鹿肉。
鹿肉是壹種高檔野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可用來烹制多種菜肴。
10周年十大小吃周年扒雞
介紹壹下漢菜。雞肉是由幾種草藥和調味料混合,油炸和烹飪而成的。骨脆肉爛,味道鮮美,色、香、味俱全。山東德州五香無骨扒雞最有名。扒雞制作:扒雞是將嫩雞肉炸至金黃色,再用口蘑、醬油、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料、麥芽糖等調料蒸熟而成。制作起來費時費力,但肉質細嫩,清香可口。功效:扒雞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鈣、鉀、磷、鈉、硒、鎂等礦物質。扒雞是加入各種中草藥和香料烹制而成的。煮熟後,用手提起雞腿搖晃,可以將肉和骨頭分開。特點:五香無骨,嫩滑純正,味道深入骨髓。適合人群:壹般人都能吃。註意事項:黃燜雞含脂肪較多,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