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之道
養生修道是壹代又壹代人創造和追求健康,探索宇宙,傳承生命奧秘的壹朵奇葩。人們的生活實踐是有意識的養生和修道。關於“養生養身”和古今栽培文化的價值,簡單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詞酒花”幾個字,就包含了人類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精神財富和物質文明。
“養生不是練,不只是練。”
“修煉”就是保護和維護,生命就是產生新的能量。人生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保養。養生不僅僅是練習和保養,還與環境和生活有關。道教有壹門學問叫風水地理,主要是找天地之氣和氣場。道家養生講究“聚風聚氣,冬暖夏涼”。氣場很好,人自然會安靜下來,氣血下降,對人的健康和生活有影響。
四季健康食譜
1,涼拌生菜
材料:新鮮生菜350克,洋蔥,香油,味精,鹽,糖。
做法:生菜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放入盤中,加入精鹽攪拌,腌制1小時,撈出瀝幹水分,加入味精和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生菜上,鍋熱時加入香油,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
功效:益五臟,疏通經絡。
2.荷葉粥
材料:荷葉1片(鮮、幹均可),茯苓50g,粳米或小米100g,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湯去渣,在藥湯中加入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壹起煮成粥,出鍋前放入糖。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也有效)。
3.兔肉健脾湯
材料:兔肉200克,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
做法:兔肉洗凈,和其他食材壹起煮。煮開後小火燉2小時,湯和肉壹起吃。
功效:健脾益氣。
另外,西紅柿炒雞蛋也是夏天的時令菜。
4.奶油瓜球
材料:冬瓜500g,煉乳20g,熟火腿10g,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圓球狀。在沸水中煮開後,倒入冷水冷卻。將冬瓜丸子放入大碗中,加鹽、味精、鮮湯,放入籠中大火蒸30分鐘後取出。將冬瓜球放回鍋中,將湯汁倒入鍋中加入煉乳煮沸,用水澱粉勾芡,將冬瓜球倒入鍋中,撒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粉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益脾胃。
這些凝凍很容易掌握,很多情況下,不用費心去煮。如果妳想吃到美味的食物,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妳肯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身體好的話,其他地方會更省心省錢。
秋季養生的方法
1,健康飲食
秋季膳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腸胃不好的老人,早上可以吃點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應多吃酸味果蔬,少吃辛辣食物,這對保肝益肺大有裨益。
2、調理脾胃
立秋後,我們應該盡量少吃冷食或生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那些脾胃虛弱的人。夏秋之交,調理脾胃要以清熱健脾為主,少食多餐,多食熟、軟而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油膩食物,秋季調理要註意清胃火,讓體內濕熱之邪排出大便,等胃火退去後再進補。
3.預防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秋乏是人體為彌補夏季超常消耗的壹種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無精打采等。預防秋乏最好的方法是適當運動,但註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預防秋乏。
4.預防秋燥
秋天雨水少,天氣幹燥,人體容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相通,肺氣過盛,容易導致津液不足,如津液不足的“燥”,如皮膚幹燥、咳嗽等。預防秋燥應以飲食調理為主,適當選擇壹些能潤肺清燥、滋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菱角、百合、銀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