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們的“百歲老人尋訪團”走訪了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城陽街道東關東村壹位特殊的百歲老人。哪裏特別?首先,她的性格和脾氣比較特別。因為很多長壽老人性格溫和,脾氣溫和。老人脾氣暴躁,性格直爽坦誠。其次,這位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也有點特別。她喜歡吃肉和喝酒,但她不喜歡吃反季節的蔬菜。可以說她的飲食很單調,沒有什麽招數。同時,這位長壽老人還能知道壹種“美容”技術,這種技術已經幫助了很多新娘和時尚女孩美容和清潔面部。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她的人生故事。
這位長壽老人名叫周,是壹位很有個性的老奶奶。她出生於1918,今年104歲。據老人的大兒子張介紹,老人身體壹直很好,壹直活到90歲。他平時不感冒。腿受傷前,他自己做飯,自己照顧自己,也不需要孩子伺候。十年前,有壹天,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摔斷了腿。本來他的子女在商量給她做手術,但老人意誌堅強。他說,他壹輩子沒吃過藥,也沒住過院,堅決不做手術,也不吃藥。後來經過壹年多的自然恢復,逐漸康復。現在十幾年了,他壹直在家裏拿著凳子。除了做飯和洗衣服,我什麽都可以自己做。
“我父親77歲去世了。現在我是幾個兄弟輪流伺候我媽。這家人已經服了半個月了。當她老的時候,孩子們必須被服侍。這就是孝順。有句話說得好,妳養我年輕,我得養妳老。”張說,作為母親,她曾經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不愁吃不愁穿,攢錢給我們蓋房子,陪嫁給女兒,讓孩子安居樂業。為什麽?妳不就是想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嗎?現在她老了,我們得好好照顧她,讓她吃好,穿好,住好,多享受兩天,平平安安退休。
周奶奶,壹位百歲老人,有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按照排名,老大是女兒,今年81歲。第二個是兒子,也就是老人的長子,名叫張,今年78歲。第三個是我女兒,今年75歲。老四和老五是兒子,也就是老人的二兒子和三兒子。壹個73歲,壹個今年65歲。現在老人的孩子身體都很好。兒子們輪流在家伺候她,女兒們經常去看望她。過著看似平凡,卻幸福快樂的晚年。
“我媽媽現在壹天吃兩頓飯。最後壹次午餐是在八點到八點半之間,下壹次午餐是在兩點到兩點半之間。吃完飯,休息了壹會兒,她下午四點鐘就上床睡覺了。她壹般早上七點起床,睡了很久。”百歲老人周奶奶的大兒子張說,老人吃飯的時候,壹天要喝壹杯酒,兩頓飯,每餐要喝壹兩白酒。這種喝酒的習慣,他們從小就有。吃飯時,她為老人燙了壹杯白酒。壹邊吃,她壹邊喝,飯吃完了,酒也喝完了。幾十年來壹直是這樣的習慣。
“她喝什麽都行,高度酒或者低度酒都行,什麽檔次的酒都不要太多(不在乎),只要是酒就行。我總是給她買更好的酒喝。現在生活好了,也不差了。”張說,在飲食方面,媽媽並不講究。吃飯就是壹碗菜,壹杯白酒,壹個饅頭或者壹個煎餅,很簡單,不需要專門用酒和菜炒。菜炒多了,她會嫌浪費,還會煩妳。而且吃的蔬菜也是當地的時令蔬菜,主要是茄子、豆角、土豆等。春夏秋三季,冬天主要是白菜和蘿蔔。
平時,的老奶奶周,壹位百歲老人,也愛吃肉。她每次做飯都要放點五花肉,把肉切成塊。不需要放太多,壹點肉就行。或者把豬肉做成丸子,盛在菜裏吃。老人吃的菜壹般都是水煲湯,也就是炒菜,菜煲湯。吃飯的時候可以做煎餅饅頭,喝湯吃菜,壹舉兩得。這也是她多年的生活習慣。除了吃湯、時令蔬菜和壹些時令水果,老人飲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吃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吃了這些反季節的東西就難受。
在飲食方面,百歲老人周除了吃肉、喝酒和當地時令蔬菜外,沒有其他愛好。老人不抽煙,偶爾喝綠茶,不吃糖,不吃鹹的,不喜歡零食,不喜歡零食等甜食,不喜歡牛奶。飲食簡單,不喜歡太多花樣。張說,有時候她害怕每天吃同樣的食物,沒有胃口,就想給媽媽換個口味,改善壹下口味,但還是不想吃壹些年輕人喜歡的早餐,比如豆腐腦、八寶粥、油條。
“我從小就叫我媽,不是我媽。為什麽?因為很久以前(以前),我爺爺從莒南來到莒縣,給大戶人家種地,他跟著別人叫,所以從小就叫。“百歲老人周的長子張說,他母親老家是莒南縣大店鎮周家坡子村,但他是在莒南縣這裏長大的。當時從莒南到莒縣,沿著沭河兩岸,綿延100多裏的地塊都是大戶人家,於是我爺爺壹家長期做農民,最後在莒縣這裏安家落戶。
“我媽姐妹五個,兩個哥哥兩個奶奶,她排行老三。我大舅和我二舅六七十年代去了東北。後來聽說都活到八十多歲了。我二姨沒有那壹年的時候已經九十多歲了,我三姨現在身體還很好。她今年945。”張說,他記得小時候去過爺爺家,還能想到爺爺留著大胡子。他奶奶年紀不小了,具體年齡他也記不清了,但他也活到八十多歲。從百歲老人的兄弟姐妹身上可以看出,百歲老人的家族中有壹個長壽基因,她的姐妹們現在已經945歲了,身體健康。
在了解了百歲老人周的生活習慣和家庭基本情況後,張介紹了他母親的身世和老人的性格特點,讓我們感到有些意外。因為,100歲的老奶奶脾氣有點暴躁。當她年輕的時候,因為她直言不諱的個性和誠實坦率,她經常得罪她的鄰居,有時還會得罪她的孩子。如果某件事不盡如人意或不合意,壹句話就會讓她大發雷霆。這個時候她會拿起東西打人,有時候會把女兒弄哭,有時候兒子會幾天不理她。壹個百歲老奶奶的脾氣真的讓我們很吃驚。
“我媽媽的性格暴躁。這兩年好壹點了,小腦有點萎縮。她腿腳不利落,脾氣也沒那麽暴躁。幾年前,剛搬到老人房的時候,我很容易發脾氣。看著不順眼的東西,拿起蒼蠅就打,肯定會(罵)人,打人。她在說話的時候,如果妳和她爭論(爭論、爭辯、撅嘴、頂嘴),她就會擡手打。”張說,他知道母親的性格,就是那種口無遮攔、“心懷不軌”的人,說話毫無保留,但心裏並無歹意。但是不懂的人很容易被她激怒,容易產生矛盾。
“我姐,姐姐,她之前來看她,沒說好就拿起東西打,或者東西不如她的本意。有時候姐姐氣得好多天都不來看她。”張介紹,她雖然脾氣大,但生氣來的快,消失的也快。其他人的憤怒還沒有結束。她壹點都不記仇,就像壹個好好的人。她應該請妳吃飯,請妳吃飯。就像什麽都沒發生壹樣。這樣的壞脾氣不僅僅是對家人,對親戚鄰居也是如此。認識她的人還好,不經常鬧矛盾的。
“很長壹段時間,我的鄰居、阿姨、女孩的家人都是這樣。她的性格太直爽了,不喜歡的事不憋著,對壹件事不滿,壹句話不講道理,就像竹筒子壹樣沖口而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沒想那麽多。她說出來就讓人生氣,會和別人打架吵架。"張說,雖然老人脾氣不好,性格誠實坦率,但她說話坦率,壹點也不矜持,有時也會心煩意亂,但人緣較好,因為她有壹顆誠實、善良、熱情、坦率、善良、善良的心。
熱情在哪裏?張說,她的母親熱衷於當“紅娘”,為別人做媒。在舊社會,青年男女沒有現在這樣自由戀愛。大部分都是媒人介紹安排的,認識壹段時間後才組建家庭。我的幾個表妹都是我媽介紹的媳婦。村裏有很多青年男女,親戚的孩子等。,促成了幾十個婚姻家庭,都很幸福。要做壹個成功的“紅娘”,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紅娘的。妳得了解壹些當地的風俗習慣、民間禁忌、出生日期等知識,還得有壹顆真誠無私的心,否則成功率會很低。
百歲老人周奶奶也有兩項“本領”,壹是接生,二是美容。張介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醫療條件沒有現在這麽先進,農村媳婦生孩子只能找會接生的女人。母親知道這種分娩技術。當時村裏很多鄰居生孩子,親戚生孩子。媽媽們接生都很熱情,隨叫隨到,沒有壹點差錯。孩子們健康又聰明。生完寶寶後,他還幫著等下壹個月,指導寶寶的撫養,從不要壹分錢回報。在村裏的老人眼裏,母親的善良是有口皆碑的。
“我媽媽會給人刮胡子。現在是美。小時候看她用棉線,壹手壹根線,然後用嘴咬壹根,貼在人家臉上,把線弄皺,把臉上不想要的毛擠下來。”張說,五六十年代,那時候還沒有美女這回事。大姑娘結婚前壹般都是這樣刮胡子的,漂亮的新媳婦也是這樣。村裏很多新人,還有愛美的大姑娘,小媳婦都來找她美容。她總是受歡迎,樂於助人,從不要求壹分錢的回報。
張還介紹,母親年輕的時候,為了養活壹大家子,在最困難的時候去吃過飯。後來為了生計,也做過小生意,在家炒油條到城裏賣,也賣過豆腐。不管她做什麽,她媽媽都是壹個童心未泯的人。有時她會遇到吃不上飯的流浪漢、乞丐、老人、殘疾人等。,她免費給人們食物。母親的成人之美和助人為樂成了“傳家寶”,也把這樣的善舉傳給了後代,孩子們也都孝順、善良、正直、善良。周奶奶是的壹位百歲老人,她很長壽。除了她的基因,我們認為她的善良、誠實、善良、無私、熱情、開放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