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每壹天都是值得紀念的。

每壹天都是值得紀念的。

林特特

生活充滿了食物。

我只是坐在那裏,品味著飽足意味著什麽。

1

高三的壹天,我們決定去爬九華山。

去吧,說起來就起來,說收拾就收拾。壹個小時後,我們站在長江邊等船。有了這樣的流動性,同學陳在該隱的帶領下,住在慶陽。壹路上,她很確定九華山很美,很好,而且免費。妳壹定會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免費?是

陳聯系了她的高中同學孫,她在華山半山腰的壹個單位工作。恰逢周末,宿舍沒人。“過來住!”

很長壹段時間,從安慶到慶陽,從船到車,從平地到半山,我們很快就在別人的宿舍裏睡著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半夜,宿舍的主人回來了...兩個男人...打開燈,發現兩張床...三個女大學生睡著了...

當然,妳不能通過睡姿來判斷受教育程度。這些都是五個人壹起尖叫後逐漸恢復的,互相試探。

壹句話,這是壹個烏龍球,壹句話,壹個不眠之夜。第二天,上山的計劃沒變,我匆匆而來。我甚至穿著高跟鞋壹步壹步爬上後山。壹路上,荊棘劃破了我的褲子,樹枝劃破了我的臉。我不記得我早餐吃了什麽。我好像什麽都沒吃。在被石頭絆倒的那壹瞬間,突然想起來今天是愚人節,突然想哭。

當我們爬了山,走了路像路,踩了臺階像臺階,看了廟像廟,就匆匆拍照,匆匆磕頭,匆匆抽簽。我抽了壹張票。

天啊。

但是陳彤是對的,我確實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美麗是壹段完整的記憶。

坐纜車下山後,陳先生帶我們進了壹家小飯館。我們圍坐在壹張木制的方桌旁,孫說她要為昨晚的烏龍道歉。

後來她跟老板打招呼,瞬間端出幾個菜,壹個電飯煲,壹張桌子蓋著。我好累好餓,我能看到的只有中間那盤白菜炒肉絲——青菜肉絲加白菜和醬油,甜中帶鹹,鹹中帶酸。卷心菜的微小顆粒在它們的牙齒間吱吱作響,就像冬天靴子落在大理石地板上的聲音,它們掉得真快。

這聲音令我著迷。我吃了六碗米飯。是真的滿足,是真的想繼續卻又真的無法繼續的飽腹感。看來我走了這麽遠,受了不少驚嚇,就是為了遇到這盤白菜肉絲和她姐姐白米飯。

我忘事,所以忘不掉。生活充滿了食物。

出了餐館,有壹家藥店,我買了壹盒姜鐘健胃消食片。我不後悔。

2

十年後,我挺著大肚子在北京東直門來福士壹樓轉悠的時候,總會在坐地鐵前吃壹盤雞絲涼面。

說也奇怪,我懷孕前從來不碰雞。即使我是合肥人,家鄉最有名的湯還是老母雞湯,壹提起就皺眉頭。

懷孕改變了壹切,包括品味。自從我的好鄰居Z女士帶我在來福士壹樓的大排檔點了涼面雞絲後,我就被深深吸引,孕吐出奇的消失了。

懷孕是會傳染的。沒過多久,Z女士也宣布自己幸福了,還是雙胞胎。那時候我們都住在立水橋北的壹個小區,上班的地方是東直門壹個大院裏相鄰的兩棟樓。七八個月了,我和Z女士壹起吃過很多好吃的,眉州東坡,北平居,三千裏燒烤,海底撈...遍布簋街、來福士、龍德廣場。當然,我最喜歡的是雞絲涼面。

2012年6月29日是我的預產期,但是什麽都沒有發生。

兩天後感覺燒心發熱胸悶。我在網上查了很多生孩子的方法,包括封建迷信。其中壹個叫“過道面”,意思是過馬路,去朋友家吃面,然後回來就可以生孩子了。

我馬上聯系了Z女士,特意穿過壹條小路,像企鵝壹樣折騰著肚子,搖搖擺擺地吃面,雞絲涼面。

廚房裏,廚藝不精的Z女士像企鵝壹樣抽動著肚子,搖搖晃晃,把調料罐排成壹排,把雞絲、黃瓜絲、胡蘿蔔絲、花生絲放在四個盤子裏,又排成壹排。冰箱上有壹張A4紙,是菜譜。壹看就是剛下載的。

這壹天,Z女士家只有我們兩個人。陽光燦爛。餐桌面對著寬闊的陽臺。我們坐在桌子的兩端。椅子離桌子有些距離,因為我們的肚子太大了。我們壹言不發,默默地吃著面條。第壹次,懷孕期間,在酒店外面,我們光明正大,吃辣,管夠了。

我再也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雞絲涼面了。吃完再加,直到加不完,就坐在那裏細細品味,告訴我什麽叫飽。

再也沒見過這麽有效的臉了。

我和z女士像兩只企鵝壹樣揮手告別,第二天,我進了產房。7月底,Z女士也生了。

再見涼面雞絲,總有壹些過去的回憶。

我被關在家裏太久了。到現在26天了,壹直在爭著倒垃圾,搶著送快遞。我壹共用過壹次口罩,下樓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壹個小時。

每天都在網上搶飯,從吃的到吃的。下單後,總會收到壹些退款信息。App彈出:對不起,妳買的xx和xx沒貨了。

以前我總是壹周出去吃壹兩次,在家吃,有時候叫外賣加點不會做又喜歡的東西。

想念蛋糕,鴿子,煎包,水煮魚,鴨血粉絲湯,烤鴨,披薩,小龍蝦。

我並不孤單。

我所在的幾乎每個微信群都在討論美食。幾乎每個朋友圈的朋友都在曬美食,用料有限。幾乎所有人都在發誓,疫情結束後,壹定要吃點東西,壹定要和誰壹起吃。

畫風完全變了。記得壹個月前,同樣是這些人吵著報名減肥營,每天走壹萬步,宣揚中午以後不吃飯,決心不減三十斤,不換頭,深夜發美食圖片,都會說“好罪過!”

湖南的朋友給我寄了壹盒臘肉。

物流不暢,我花了壹個星期才收到。我打開紙箱,把臘肉壹字排開鋪在陽臺上,像將軍閱兵壹樣,比將軍還高興,因為我聞到了陽光下的肉香。

我急不可耐地壹起拿起壹塊,沖進廚房,用熱水洗幹凈,用開水焯壹下,徹底涼透,切片,在有限的材料中找了壹把韭菜,等到油爆開,炒壹下,然後放韭菜,炒壹下,韭菜葉臉紅了,放在盤子裏,把爆開的油倒在上面。

風和雲都不見了。我看了壹會兒空盤子和碗。

這種熟悉的感覺讓我想起了十年前,在九華山,我走了很遠的路才看到壹盤白菜肉絲;生產前,在Z女士家,她壹聲不吭,盯著壹鍋涼面雞絲。

以前我們沒有“特別想要什麽”的觀念。如果我們太容易滿足,我們就不會珍惜它。誰會想到在平常的日子裏-

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在路邊隨便喝咖啡,在街角隨便買蛋卷,想走就走,看到誰就抓住誰,堅持下去就努力減肥。時間、空間、肚子都被塞得滿滿的,需要放棄,這本身是壹種福氣嗎?

在收拾碗筷的時候,我的微信響了,壹個很會做飯的女朋友發來了圖片。她說她用餃子皮做了十個煎餃,等疫情過去了,請讓我嘗嘗。她還說她昨天吃了別人送她的壹個手工年糕,眼淚都快下來了。“我們這壹代人,沒有顛沛流離,總是把壹切想當然。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麽關上黑門後出來吃蘋果感覺像是壹種極樂體驗。”

我說,我知道。等疫情過去了,我準備拿瓶香檳吃個炸包,吃到飽。

享受煙火。

畢竟,每壹個充實的日子都是值得紀念的;每壹天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