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逐漸減輕病情,轉為慢性型。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時會在病情惡化時轉為急性型。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飲食調整極為重要。包括:
(1)給高蛋白飲食補充蛋白質是各種血細胞增殖、分化和再生的基礎。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由於全血細胞減少,需要補充足夠的動物蛋白,如鯽魚、動物肝腎、瘦肉、雞肉、雞蛋、牛奶等。
(2)補充造血物質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不是由於造血物質缺乏,而是由於反復出血,從而加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貧血程度。所以食物中要補充鐵、葉酸、維生素B12。葉酸廣泛存在於綠色新鮮蔬菜、水果、酵母和動物的肝臟和腎臟中,尤其是新鮮蔬菜中。需要註意的是,烹飪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在食物中添加維生素c,可以促進葉酸的吸收;添加鈣片可以促進維生素B12的吸收。
(3)補充含維生素的食物。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要特別註意補充含有維生素的食物,這不僅是改善貧血的需要,而且對防止出血也非常有益。如維生素B1、B6、K和C等。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含量較高,其中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葉高於根,嫩葉高於枯葉,暗葉高於亮葉。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大多是水溶性的,容易被人體吸收。紅棗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柑橘的7 ~ 10倍,維生素P的含量是所有水果中最高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免疫功能異常低下,容易發生感染。所以做飯壹定要註意衛生,炊具餐具壹定要消毒,不要吃生冷不衛生的食物。避免吃硬的食物,小心魚刺和骨屑損傷牙齦和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