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牛蛙壹斤、土豆、生菜、香菜、幹辣椒、蔥姜蒜、幹澱粉、鹽、白胡椒粉、四川辣醬、胡椒粉、醬油、料酒、糖。
做法:牛蛙洗凈,切塊。土豆、生菜分別去皮切條,香菜、洋蔥切段;去掉大蒜的外皮,剝下大蒜,將姜切片。將牛蛙放入碗中,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腌制15分鐘。熱鍋放足夠的油,將薯片用小火煎至六成熱,撈出備用。在腌制好的牛蛙上拍壹些幹澱粉,放入油鍋中炸至微黃,撈出備用鍋內多余的油,留少許底油,放入蔥、姜、幹辣椒、花椒、蒜炒香。炒壹湯匙四川牛肉辣醬或其他辣醬,放入生菜、土豆,略炒,加入適量料酒、醬油、糖調味,放入炒好的牛蛙,快速翻炒均勻,撒上香菜段。泡椒炒牛蛙
材料:
牛蛙500克、蔥150克、色拉油200克、料酒10克、腌姜10克、精鹽150克、蔥150克、味精2克、腌紅辣椒150克、花椒65440克。
制作方法:牛蛙宰殺,去頭,內臟洗凈,切塊,用鹽、胡椒粉、豆幹粉、料酒上漿。紅辣椒泡發,去蒂,去籽切段,大蔥洗凈切段,生姜泡發切姜米。將炒鍋中的油加熱至七成熱,將牛蛙出鍋。炒鍋熱少許油,放入姜米、泡椒翻炒出香味,放入牛蛙,煮料酒,放入味精、蔥段,轉炒鍋,裝盤。爆炒牛蛙
先準備壹只牛蛙,竹筍,青椒。把牛蛙殺了,切成塊。先煮開,然後甩出來(去血)再往鍋裏倒壹點油。加入姜片和牛蛙。翻炒加入青椒和竹筍。少炒菜只要加壹點黃酒和半勺水就可以了。然後加鹽,味精,少許糖,胡椒粉。當水位降到壹半時。只要加點澱粉,從鍋裏倒香油出來,就好了。
適合人和普通人。腸胃虛弱或胃酸過多的患者,宜吃田雞肉。其他功能
牛蛙的皮可以鞣制成高級手套和松緊帶,很受消費者歡迎。它的皮還可以提煉成皮膠,作為粘膠用在珠寶、鉆石、翡翠等裝飾品上。它的骨頭、頭、內臟、四肢和腳也可以加工成魚和牲畜的飼料。
中國的分布狀況
幾乎遍布北京以南(包括臺灣省),除西藏、海南、香港、澳門外,均有自然分布。
擴散原因及問題:因吃而廣泛傳入世界各地,1959傳入中國。牛蛙適應性強,食性廣,天敵少,壽命長,繁殖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易入侵擴散。本地兩棲動物面臨減少和滅絕的危險,甚至影響生物多樣性,如滇池本地魚類,也威脅到壹些昆蟲種群。早期飼養和管理方法不當是其傳播的主要原因。國內貿易和消費加工缺乏嚴格管理,動物在長途販運加工過程中逃逸的現象屢見不鮮。
控制方法:應加強管理,包括牛蛙飼養的管理許可,國內貿易和販運的防逃措施,餐飲業的控制,避免入侵範圍的進壹步擴大。同時飼養方式由放養改為圈養。在蝌蚪階段,進行清池處理,控制種群數量。通過正面宣傳和收購,捕捉和消耗牛蛙的成體資源,以控制其在自然棲息地的數量。
川味饞嘴田雞
原材料:
牛蛙2只,絲瓜2個(去皮切塊),郫縣豆瓣醬(2大勺切細),油辣椒1大勺,胡椒粉1大勺,鹽少許,胡椒粉少許,油少許,生粉,蔥,姜,蒜,紹興酒。
制作:牛蛙洗凈切塊,用鹽腌制半小時左右,過程就不拍了,怕嚇到妳。鍋中放油,放入蔥、姜、蒜,爆香花椒入味,放入豆瓣醬、油辣椒,繼續翻炒,放入絲瓜,炒至半熟,倒出。鍋裏加油,把牛蛙炒熟(最好泡嫩油,不過家裏真的不想炒什麽)。半熟後把絲瓜倒回去繼續炒。喝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