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交給我吧》。
本單元是以環境保護為中心的主題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善待地球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交給我吧》是壹首曲調清新自然,旋律優美流暢,兩段式風格的創作歌曲。通過學習唱歌,感受體驗,用自己真誠的歌聲表達歌曲的美好意境。同時在和同學的合作學習中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自然真誠的歌聲演唱整首歌。
2.通過演唱歌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3.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從我做起!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自然真誠的歌聲演唱整首歌。
教學難點: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打擊樂器為歌曲自由伴奏。
教學過程:
壹、課前準備
1,聽歌進課堂
2.師生之間的交流
二、創設情境,引入音樂
1妳看,連小鳥都到了我們的聚會!(播放課件)
2.再聽壹遍,誰在為我們唱歌?(播放海浪聲)
3.師生交流:學生、鳥類、海洋和所有生物都和我們生活在同壹個藍色星球上。妳知道這個星球的名字嗎?
4.介紹地球
地球真是壹位美麗富饒的母親!地球母親不僅有青山、海洋、草坪、森林,還有很多寶藏!同學們,妳們知道地球母親有多老嗎?讓我告訴妳,地球母親已經46億歲了。她早在50萬年前就孕育了人類,壹直無私地養育我們直到現在。
5.導讀:然而,最近,地球母親的“身體”大不如前。她總是獨自哭泣。為什麽?(播放地球汙染圖片)
6.看完這個視頻,此時此刻妳有什麽想說的?
7.老師總結:是的,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拯救地球吧!因為拯救我們的地球就是拯救我們自己,讓地球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鳥兒快樂的歌唱,留下地球母親給我們的壹切!有壹首歌正好表達了我們共同的心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交給我吧》。
8.揭示題目,寫在黑板上。
三,審美體驗,音樂表現
1.第壹次聽音樂,跟著音樂動。思考:這首歌讓妳有什麽感覺?現在幾點了?
2、師生討論,解決四拍力度的關系。
3.老師玩,學生哼。要求:學生帶著情緒搖擺,輕輕哼唱。
4.根據節奏動情地讀歌詞。妳可以用打擊樂器打拍子。
5.老師解釋了這首歌的含義:
同學們,歌詞向妳們展示了地球產生的壹個大生物鏈。我們想象壹下,如果地球上沒有太陽,會有森林嗎?有了森林蓄水保土,就會形成很多小河流。成千上萬條小河可以匯成壹片大海。有了海洋,地球上的空氣變得更加濕潤。土地會沙漠化嗎?把綠洲留給草原,把草原留給牛羊。如果沒有新鮮的綠草,牛羊會怎麽樣?想想吧。如果天空總是霧蒙蒙的,我們還會看到美麗的星星和晚霞嗎?如果河流被汙染了,還會有小魚嗎?如果自然界沒有綠草和鮮花,我們還會聽到鳥兒歡快的歌聲嗎?在地球上,人不是動物,還有很多其他生物。和我們壹樣,他們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任何物種的滅絕都會影響整個生物鏈的平衡。
6.再聽壹遍音樂,想壹想:妳最喜歡什麽?妳想成為壹名小老師嗎?
7.小老師唱歌。
8.老師糾正音高不到位的地方。
9.通過聽唱來學習整首歌,重在學生自學。
10,再分析壹下歌曲,“交給我吧”重復出現多少次?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去唱?
為什麽歌曲的結尾句要反復唱“交給我吧”?(學生回答)妳以為我這裏指的是誰?“母親”指的是誰?(土)那麽,妳覺得《交給我吧》應該用什麽調子來唱呢?這是命令還是祈禱?(學生回答)
11.帶著感情唱歌。
老師:我們生活在地球母親的大家庭裏,我們以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裏為榮。請帶著這份自豪,帶著渴望和祈禱站起來。讓我們壹起唱出《交給我吧》這首歌,送給全人類。(老師彈鋼琴,學生唱歌)
第四,鞏固音樂創作活動
妳能為歌曲設計什麽樣的演唱形式?
1,傳達妳的心聲。
老師: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傳達我們共同的心聲。第壹組學生將扮演太陽的角色,唱第壹首歌詞,並將歌曲傳給第二組,然後第二組將歌曲傳給第三組,第三組再傳給第四組。老師也會和妳壹起接力。我來扮演綠洲的角色,然後四組輪流繼續唱。然後我們會手牽著手,壹起唱這首歌的結尾句。(播放錄音伴奏,學生分組接力演唱歌曲。)
2.領唱,合唱,配打擊樂器。
第五,全班總結,音樂結束。
老師:(播放歌曲的伴奏音樂)同學們,我們只有壹個地球母親!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更多的人聽到我們的吶喊。(播放美景課件)我們要離開茂密繁茂的叢林,珍惜無邊無際的碧海,保護好每壹寸空間,讓明天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讓明天的地球母親更加美麗可愛!保持綠色,保持明天!我宣布南溪小學三隊(1)正式成立。請和老師們壹起宣讀入隊誓詞: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從我做起!現在我有壹個提議。請您把您對環保的建議寫在卡片上,告訴我們身邊的夥伴好嗎?
範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即興創作壹個“木偶的步態舞”的表演,體驗其童趣。
2.節奏問答創作活動。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通過節奏問答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想象力。
教具
教學過程
1.圖像導入。
(1)問題:妳看過木偶戲嗎?誰玩過木偶?誰來模仿木偶的動作和走路?
(學生自由即興創作時,老師可以輕聲播放《木偶的步態舞》作為背景音樂。當壹些學生能隨著音樂的節拍走路時,老師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2)提問:誰能用文字描述木偶的形象?(活潑可愛搞笑機械...
教師適時用恰當的語言表揚學生,表揚他們的細心觀察和恰當總結...)
2.聽聽木偶的步態舞蹈。
(1)透露話題-標題名。
(2)欣賞音樂的第壹部分,要求學生在座位上聽音樂的同時,做出無聲的動作和面部表情。
(3)再聽第壹部分時,學生可以離開座位,走調,做肢體動作。他們還應該保持安靜,在聽的時候即興發揮,而不必互相交流。老師也加入學生的行列。有條件的教室,學生脫鞋走地板,老師也是,保證安靜,聽清楚音樂。)
(4)聽音樂的第二部分,要求走步與音樂合拍。
(5)問題:第壹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的速度變化是多少?木偶是什麽形象?
3.完全聽木偶步態舞。
要求學生安靜地聽音樂並根據音樂的發展變化即興表演每個人的模擬木偶的動作,並以多種方式表演第壹、二、三部分的動作,看誰能做到。特別是“步態”要和音樂保持壹致。
4.總結:音樂帶給我們無盡的童趣和樂趣。
5.創意活動:節奏問答
(1)節奏問答主要是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想象力。是壹種相對自由的即興活動,沒有太多的限制。原則上可以是相同的長度,但不壹定是相同的條數。
⑵節奏問答包含了聲音的諸多要素,如力度、速度、密度等。,而且問答相當靈活,可以強對強,強對弱,弱對強。
(3)壹開始,老師可以讓學生回答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回答問題。實踐中主要是學生之間的問答,時間相對寬松,視課堂情況而定,但不宜做太久,視學生興趣而定。每節課不妨搞點活動,水是會流下去的。
範文三,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唱《夜風》這首歌,可以體會到歌曲3/4拍的強弱規律和輕松寧靜的意境。
2.能演唱聲音柔和、氣息連貫的歌曲。
教學過程:
首先回顧壹下《暮光之城》這首歌
1,用魯調式唱旋律(氣息連貫,音準)
2.用優美連貫的聲音和氣息演唱歌曲。唱出黃昏寧靜美好的感覺
3.練習兩部分旋轉。
(1)師生合作輪流唱。
②學生分成兩部分輪流演唱。
第二,學唱《夜風》這首歌
《夜風》是壹首俄羅斯兒歌,3/4拍,三個樂句為壹段,其中兩個和三個樂句基本相似。
歌曲旋律流暢順滑,彌漫著壹種舒適的氣息。
1,聽歌曲模特演唱,感受歌曲的意境和力度;聽與聽與暮光之城的情感差異
2.哼唱旋律,為音樂分句。
3.視唱練耳樂句2、3,區分音樂旋律的異同,並演唱。
(註:①弱杠打得準,不要唱得太狠。②吸氣符號處及時吸氣。(3)加連音線後,同音值會唱準)
4.老師用情感模型唱歌詞,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5.輕輕地唱歌
6.帶著感情唱歌詞(吐字清晰,註意壹字多調的地方語調)
7.用柔和的聲音和連貫的呼吸唱出第壹句歌詞。
8.歌曲處理
①理解強度符號“mpmf逐漸減弱符號”
(2)結合力度和情緒的變化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