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喬家大院真的有錢嗎?為什麽不允許孩子有三妻四妾

喬家大院真的有錢嗎?為什麽不允許孩子有三妻四妾

第二次東南遊的最後壹站是大名鼎鼎的喬家大院,小娘子對這座大宅子的熟悉是從高掛紅燈籠開始的。說白了,作為壹個南方人,我已經很久沒有去過了。即使去年到了平遙古城,也因為時間原因錯過了。這壹次,我們特地去看妳!

始建於1755,早於美國建國的喬家大院,是“南宅築成的明珠”,素有“皇家故宮博物院,宅院看喬家”之稱。

喬家大院是清代國內外著名的貿易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家,但他認為“春幣的流暢性要像流水壹樣,越流越快越廣,越好帶給更多的人。”喬致庸本人對買房買地真的不感興趣。大院的前身是喬致庸的爺爺喬貴發修建的壹座筒狀建築,隨後喬致庸的父親在旁邊修建了壹個簡易院落。

喬致庸壹生都在買賣和表示尊重。他想起爺爺為了生存在西部經商的艱辛,生活簡樸,家規嚴明,恪守信仰,把喬家的生意帶到了巔峰。但人生總有缺點。喬致庸的六個兒子沒有壹個是野心的繼承人。令人高興的是,長孫喬繼承了祖父“信任、忠誠、膽小”的品德,喬接手了喬家的生意。

喬十幾歲的時候,正處於變法維新的時期。他非常敬重康和梁,也非常崇拜東方文明。思想淡化、崇尚新事物的喬,不遺余力地為公益事業創造奇跡。她還是祁縣第壹個靠辦學,禁演高雅電影,推廣體育運動,穿西裝剪辮子的人。

“第壹派”夏穎執掌帥印後,對爺爺喬致庸說:“妳看,妳忙了壹輩子,卻什麽都留不住。”再加上那時候大家生下來牙齒都比較多。畢竟,喬致庸在晚年批準了孫子喬翻翻老房子。

我們現在看到的喬家大院有五大部,分別是“中殿”、“德興堂”、“保元堂”、“寧壽堂”、花園。但這五系並不是趁熱打鐵,而是喬家幾代人用了120多年才建成現在的範圍。雖然是分階段做的,但也很完美。

寧壽堂的地位,原是喬致庸祖父喬桂發的故居,俗稱“老院子”。隨著繼承人的不斷擴大,寧壽堂在民國初年應運而生。德興堂是喬貴發的長子喬所建,最大的“中堂”是第三代喬致庸在喬氏家道殷實時所設的宅院。寶元堂是寧壽堂的另壹個院落,是喬家子弟修建的,當時還沒有建花圃。

這四座“教堂”把喬家封閉在壹個城堡般的建築群中,所以不是為了誇耀力量,而是因為四座“教堂”處在壹個十字路口。光緒中前期,社會動蕩,治安不穩,喬家為了掩護自身安全,用450兩銀子買下了當時街巷的產權,然後封鎖巷子,封屋,內部連通“廳堂”。

在這百年城墻的後面,是喬家大院宏偉的建築群。大門上方頂樓正中懸掛著慈禧太後贈送山西巡撫的“祝福瑯琊榜”牌匾。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和光緒逃到xi安,路過淇縣(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娘子也在寫英國之行,兩個統壹時代的掌權者,維多利亞和慈禧,壹個把島國的版圖擴張到“日不落”的最大時代,另壹個割地求饒。讓我們以史為鑒。)。

清朝雖然已經是壹個沒落的王朝,但憑著匹夫有責,國家興亡的誌向,喬家不僅為慈禧和光緒提供了臨時宮殿,還在山西其他店鋪拒絕向皇室討貸的情況下,向慈禧壹行支付了65438+200萬兩白銀。

慈禧獲救回京後,給喬家送去匾額和禮物,各省督撫匯來的錢全部交給喬家的錢莊經營。甚至在庚子賠款中,連本帶利約6543.8+000億兩的白銀都由喬家錢莊打理。

壹進門就開始看喬致庸的《在中堂》,面積10642平方米。有6個院落,20個小院,365,438+03個房間,呈雙“喜”字形。80米的直石砌隧道將6個院落分成兩排。真的是小家的時候,光隧道就像平遙古城的冷巷(如果想對比平遙古城的路徑,可以點擊“不下手真的老!”》)。隧道入口是喬家祠堂,離大門較遠,呈廟堂式布局。

喬致庸,居中堂,歷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五朝,享年89歲。到了喬致庸出生的時候,經過爺爺和父母的努力,家裏已經很富裕了。然而,喬致庸失去了父母,由哥哥和嫂子帶大。他那充滿愛心的哥哥和嫂子希望喬致庸在學業上分心,而肖誌勇年輕時也是壹個秀才。但在生意受到戰爭的嚴重打擊後,喬致庸的哥哥生病不起,原本是儒生的喬致庸只好接手家族生意。

雖已是清初,太平盛世,但喬致庸堅守儒家思想,重信第壹,重典第二,利人第三。他的經商之道,把喬家的生意推向了巔峰。他壹生積德,扶貧濟困。光緒三年,山西大旱。他曾經開倉幫忙,光緒八年版《七賢誌》被記敘和獎勵。喬致庸晚年還捐過壹艘軍艦給北洋水師,只是遺憾...好了,今天不跑題了,就說說喬家大院吧。

這是nave的第壹家醫院。吳廊有檐門暗柱。

步入壹院,有壹座大型磚雕廟,雕有石山,鹿有靈芝。

喬致庸的孫兒是第十個也是最小的孫兒,喬英男的臥室。喬英男出身柔弱,但很聰明,愛好字畫,愛好收藏,但話不多。後來娶了壹個吸雅片的老婆,結果接近墨跡,她也吸。吸毒是“喬老爺”禁止的,但管家視而不見,因為英男體弱多病,又是喬致庸的小孫子。結果是喬家在喬致庸爺爺身後分家,英男更加沈迷迷霧,耗盡家業,做了壹輩子喜劇。可見放縱是害人不淺的。

男士會議室。三面靠墻有方桌,呈之字形排列。四面墻上掛滿了橫幅,以顯示客人的修養和生活方式。

日間俱樂部。喬家有個不變的規矩,就是七歲以上的男人必須壹起用餐。壹是堅持友好,二是飯桌上討論事件,三是讓年輕的向前輩學習飯桌上的禮儀。人不整齊,筷子就動不了。不能在長輩後俯身取食,也不能滴撒。長輩給晚輩的飯不能推脫,多了也不能當剩菜。吃飯時要有專門的藍色工作服,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吃飯時要安靜,飯後壹小時討論業務。

喬致庸的三兒子喬景炎的臥室和書房在喬爸爸的臥室、客廳和書房中間。

喬致庸的第三子喬景炎,生於鹹豐九年,“在中堂”打理家務。他為人圓熟善良,堅守祖訓,但不靈活,不盡職。喜歡討論針灸技巧,熟讀《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這個書房是喬景炎給家人和老鄉看病的地方。他還向喬家堡村捐款,並負責修復福溪河永和渠,於光緒末年完工,可灌溉土地千余畝。還有我表哥的孫子曲創辦的中學,省裏我們縣的孟步雲創辦的女校,都給了我巨額的捐款。

喬致庸日常生活中居住、會客、看書的地方。

喬致庸的壹生是不平凡的。他創辦了盛德通、盛德豐銀行,成就了今天銀聯的“匯通天下”。雖然“從此幸福”,但他從不追求奢華,對人也很好。他還督促子孫“戒驕戒貪戒懶”,不揮霍糧食,不吃喝賭博,不納妾。

喬致庸這輩子娶了六個老婆,不是納妾,是二奶(老頭的命讓小娘子說了什麽...),而其中壹位是古代平遙“四大世家”第壹馬馬主的女兒。

這是喬英男奶媽的臥室,看起來和客人的壹樣好,但是為什麽後來者會把這兩張圖配在墻上,讓小娘子很不解。如果喬家與其他小家庭有分歧,不需要丫鬟,只需要40歲以上的貧女,以免子女與丫鬟之間有任何不軌行為。喬家每年給家屬的錢,有高有低。女傭中,奶媽最高,每年80兩。有做針線的母親,也有做雜工的,但喬家對丫環的稱呼總是用“嫂子”,姓氏統壹的就叫“姐姐”,充分體現了對勞動人民的尊重。

喬的大廚房。喬師傅的手藝不亞於首都飯店的徒弟,人手也不低。他每年能拿100-200兩銀子,其余廚子40-60兩。誰不僅能定期領工資,節假日還能拿獎勵。喬的家人會定期給仆人家送面條、肉、木柴和煤。所以所有來過的技術工人都不屑於去別的地方,壹輩子都在為喬家幹活。

喬對廚師的要求也很嚴格。除了磨練自己的技能,還必須誠實,沒有不良嗜好。妳必須壹個月剃兩次頭,洗三次澡,每五天剪壹次指甲,保持圍裙、廚房布和鞋子的清潔。

喬家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早在公學普及之前,保元堂的喬朝武就建議為喬氏宗親建立壹所“傅厝學堂”,並邀請名師授課。隨著人口的繁榮,喬致庸重建了他的舊居,並在nave設立了這所家庭學校。壹開始是以四書五經為主,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加入了數學、科學、英語。

喬的教師、義和團和司庫的工資都很高,從200到500兩不等。除了為人之外,他對待丈夫的生活也是上賓,有專門的書童和仆人供養。

從這裏開始,喬家年輕壹代有17個大學生,其中兩個去了海外,獲得了美國的博士學位。

喬致庸把朱子的格言刻在明樓院的紗門上,作為中堂管理家庭的原則。如果兒孫犯錯,喬致庸會嚴格指導他們跪著背,直到他們明確後悔自己的錯誤才分開。他勸後人要“忌燥、忌浮言、忌露、忌學、膽大、欲小、識圓、行其所願”。

進入二院,龜背圖案倒映在墻上,墻中心繼續用數十個六邊形形成龜背圖案的磚雕,以示中途死亡,表面簡潔大方。看,有壹只貓蹲在水缸的屋檐上喝水。壹個腳不夠的乘客想把它踢到水箱裏,小女士喝了。我真想把他踹進水箱!

喬家大院各院的木雕、磚雕都是精品,太細太講究了。

喬家三寶之壹:紫檀木九龍屏。高2.7米,長4.07米,每個屏風上都鑲嵌著壹條玉龍。在畫面上方等位置,有72條姿態各異的小龍圍在這裏,姿態優雅、祥和、清貧。

喬三寶之二:犀月鏡。它有兩米高,壹噸重。鏡框是用東南亞的紫檀木雕刻的。中間原本是壹面銅鏡,代表壹個圓形的玉輪,中間是祥雲。底座是犀牛,喬家鎮宅之寶,壹直放在大門口。傳說犀牛原本是天庭大將,因違反天庭規矩被逐出人間,變成了犀牛(這怎麽和豬八戒的壹樣...).他在紅塵中受盡了磨難,所以常常懷念在天宮的事業,於是夜遊月宮,期待重返仙界。犀牛的正式名稱是“幸福”,即幸福突然降臨,為了慶祝和吉祥。

喬三寶之三:九龍燈壹對。這是慈禧出逃回京時送給喬家的禮物。九龍燈籠充滿了意義。每盞燈籠上有九條龍,基層的幾條龍是佛教中的“萬字”形狀。點亮燈籠後,它們可以自然遷徙和變化。這個燈在國內是孤品,第三個還沒發明出來。

走過“中殿”的六個院落,在波谷爬山並不比前天輕松。

除了中殿的六個院落,其余三個“廳”和花壇都是在前期舊址的基礎上恢復的,並不是我的老宅。

“德興堂”呈“長壽”字形,有5個院落,8個小院,159間於恒。

喬家參與贊助山西經銷商贖回英國人手中的陽泉煤礦,花了不少錢。所以大院壹個位置都沒建,成了現在所謂的“花園”。

“寧壽堂”“保元堂”有7個院落,13個小院,259個於恒。

因為後三個院落都是在舊址上重建的,所以並不像《在中堂》那樣介紹喬家當時的生活狀況,而大多是介紹當時的壹些風俗習慣,可能會讓遊客涉足拍照。後面走了這麽多,這樣擺個姿勢還是挺有意思的,但是經過這樣的修復合並,降價的門票都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