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中學生應該怎樣合理安排飲食

中學生應該怎樣合理安排飲食

步入中學的青少年,安排飲食時應註意:

1.重視早餐。腦是智能發育的物質基礎,腦細胞在增殖、發育期間,大量細胞分裂復制,軸突分枝,樹突生長,突觸聯接,以及髓鞘形成都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在腦細胞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代謝十分活躍,細胞核中DNA和RNA 的合成必須依靠蛋白質;葡萄糖是腦的主要能量來源,約占總熱能的壹半;脂類對髓鞘的形成有主要作用,也是能量重要來源之壹。各種維生素的礦物質如鋅、鐵、磷、鈣等都參與腦的代謝活動,對腦的發育和功能的完善有密切關系。為了防止肥胖和營養不良、必須合理的安排飲食,特別是每天堅持用早餐,理想的早餐要掌握合理的就餐時間,早餐主副食搭配。早餐要重視質量而不是數量,攝入的營養應為壹天所需全部營養量的1/3 以上,早餐除牛奶、豆漿外還應有面包、饅頭、餅幹、蛋糕等,脂肪和糖宜少,而動物蛋白質、新鮮蔬菜更要有適當的數量。經研究證實,起床後30 分鐘吃早飯最適宜。吃早飯不能匆忙,更不宜邊走邊吃,應在平靜而恬靜的心情下用餐15~20 分鐘。但有部分青少年由於貪睡,起床匆忙,早飯吃得馬虎或不吃早飯,未到中午即出現饑餓難忍、頭昏、心慌,甚至出現低血糖,往往對上午繁重的學習任務不能勝任,學習成績下降。近幾年在營養專家的建議下,

全國許多城市的中小學實行了課間加餐制度,大大提高了後兩節課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身高、體重和血色素較之不吃課間餐的學生令人滿意。

2.熱量必須充足。中學生對熱量的需要比成人高,每天應保證足夠的主食,壹般每餐應達150~200 克,可吃些產熱量高的饅頭、燒餅、米飯、油條、糕點、芝麻醬等;還應增加副食,每天可吃蔬菜500 克,肉100 克,豆制品100 克及牛奶、雞蛋、水果等。

3.保證供給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最好50%的蛋白質來自動物蛋白或豆制品,以滿足加速生長和智力發展的需要,及提高抗病能力。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魚肉、牛奶、蛋類、豆制品。

4.應補充鈣、鐵、碘、鋅等元素。這幾種元素是中學生在青春發育期需要較多也最易缺乏的。人的骨骼主要由鈣和磷組成,中學生快速長高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鈣、磷來補充,應多選含鈣、磷的蔬菜、豆類、海產品和乳類,每天喝壹杯牛奶或豆漿可獲得較多的鈣和蛋白質。青春期是人的壹生中最易患貧血的時期,主要是缺鐵造成的。因此,應該多吃些含鐵豐富和維生素C 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蛋、肝、動物血、魚、蔬菜、水果等食物。青春期性腺器官發育達到高峰。碘也是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壹般海產品、動物內臟、肉類含碘和鋅較豐富,可經常食用。

5.註意補充各種維生素。中學生用眼多,維生素A 供應充足有助於保護視力,又可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B 與補充能量消耗有關;維生素C 可促進鐵的吸收,又為許多酶的輔酶,均須充分供給;寒冷季節還應考慮維生素D 制劑的補充,以提高鈣的吸收。

6.夜間需適當加餐。值得壹提的是晚餐。正常情況下,晚餐量宜少,大約吃到八成飽即可。但對學習任務繁重的學生來講,晚上加餐則是必要的。前面己述,腦細胞的代謝需要大量的營養成分,而這個渠道只能由營養來輸送。適量、適時地給孩子夜裏加餐,不會造成消化不良或營養過剩的。在學習強度大的情況下,壹般在晚間9:00 後可給孩子加餐,要求量少而精,以軟食、稀食為主,少食或不食油脂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進餐起碼半小時後方可入睡。

中學生的飲食除應註意以上幾點外,還應考慮此期的特點:

1.青少年喜結伴行動,互相模仿,在飲食習慣上也常相互影響,容易發生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偏食、忌食、挑食、愛吃零食以及節食怕胖等行為,因此應幫助他們改掉這類不良習性。

2.大多數中學生需在學校或居民區搭夥,故應重視管理集體夥食,註意做到膳食平衡,保證營養素的充足供給。

3.家庭膳食要量夠質優,菜譜應多樣化,每日供應肉蛋類葷菜100~150克,牛奶或豆漿1 瓶,糧食500~750 克,蔬菜為300~500 克。三餐不足時可補充點心,供應富含能量和蛋白質的肉包子、蛋糕等,但不宜多吃零食,如糖果、話梅、瓜子等。

1 日食譜舉例:

早餐:豆漿220 毫升、菜肉包子2 個(面100 克、肉20 克、青菜50 克)。

加餐:蛋糕50 克(面25 克、蛋25 克)。

午餐:米飯150 克,茭白炒豬肝(茭白100 克、豬肝50 克),番茄蛋花湯(番茄50 克、蛋50 克)。

加餐:綠豆粥(大米50 克、綠豆25 克、白糖10 克),西瓜200 克。

晚餐:綠豆芽肉絲拌面(面條150 克、肉100 克、綠豆芽150 克,橘子1 個(7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