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家鄉的酸菜

家鄉的酸菜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比如四川火鍋,蘭州拉面,長沙臭豆腐等等。在我家鄉的東北,酸菜無疑會排第壹。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小城鎮,妳去任何壹家餐館吃飯,都會發現菜單上總有這麽壹道菜,那就是酸菜。無聲的菜單顯示了這裏的人有多喜歡這道菜。

所謂的酸菜是中國北方秋天種植的壹種蔬菜。冬季采收後,放入大桶中,用鹽水腌制。在上個世紀,它是東北人民冬季蔬菜的主要來源,與土豆、蘿蔔壹起構成了人民的家常菜。雖然現在的蔬菜種類繁多,幾乎沒有季節差異,人們可以隨意購買自己喜歡的蔬菜,但酸菜壹直是這裏人們的最愛。這可能是壹種習慣的遺傳。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在秋天,小城鎮的人們第壹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儲存蔬菜。家家戶戶忙著挖菜坑,腌制酸菜。能搬鏟子和鎬的年紀,忙的是大人。要麽跑工具,要麽壹個個扛白菜。每個人家裏存放的白菜,要吃壹個冬天。少則幾百斤,多則幾千斤。每家至少要挖壹個菜窖存放大白菜和蘿蔔,腌制壹缸酸菜。入冬後,家裏壹日三餐,酸菜土豆白菜,輪番上陣,接下來吃什麽不用猜。偶爾在酸菜裏加壹點粉條和豆腐,那是為了改善生活。只有在月底和春節前後才能看到壹些酸菜肉丁。

好在那個時代的孩子皮囊豐富,吃什麽都香。壹碗酸菜連眼睛都不眨壹下,不壹會兒他們就吃光了。記得鄰居家有五個大男孩,在家腌了三大桶酸菜。家裏做飯用那種大鐵鍋。如果飯菜做的少壹點,如果父母不做飯,稍微慢壹點的可能連湯都喝不上。為此,鄰居的阿姨經常和母親抱怨,整天為這五個大兒子的夥食發愁。有壹件小事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在小學寒假的時候,我去了壹個很好的孩子家玩。他偷偷從廚房裏拿出壹根黃瓜,我們壹半,躲在屋裏趕緊吃。那時候我就在想,冬天黃瓜哪來的?他告訴我,這個黃瓜是在壹個溫室裏生產的,那是他父親的工作站。他從很遠的地方得到它,並把它留到新年。這半根黃瓜的鮮香在我腦海裏盤旋了很久。我想知道我的小朋友是否為此受到了責備。

到20世紀80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了。雖然冬天可以吃新鮮蔬菜,但泡菜應該在冬天發揮主導作用。居委會和單位秋季第壹件重要的事就是儲備冬季蔬菜。居民用戶口本買,員工按人頭分。不管是住平房還是樓房,家家都有個大菜缸。搬家時,人們首先考慮的是為酸菜缸找個地方。走廊裏擺滿了壇子,從酸菜壇子到鹹菜壇子。如果妳不是目光短淺,那妳真的沒有用武之地。整個冬天,樓道裏總有壹股濃濃的酸菜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酸菜的地位逐漸下降,年輕人不再腌制酸菜。這份工作完全是父母安排的。想吃就去父母家吃個飯或者帶點。到了90年代末,人們不再為冬天吃不上菜而發愁,改善生活環境成了他們的首選。壹場順應民意、取締酸菜壇子的運動在該市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雖然少數人反對這壹點,但這並不代表大多數人的意願。由此,酸菜壇子在城市中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酸菜壇子雖然被推出了歷史舞臺,但並不意味著酸菜退出了人們的餐桌。但它以壹種商品的形式,重新進入了人們的食譜。現在,無論春夏秋冬,在超市買,在餐館吃都更方便了。至於酸菜到底有多好吃,有多營養,眾說紛紜。就像南方人喜歡吃臘肉,山西人喜歡吃米醋壹樣,可能是壹種生活習慣,也是當地的傳統文化。

2021 65438+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