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冥界菜單的名稱

冥界菜單的名稱

死後去哪裏,大概是很多人思考的終極問題。

古人思考過這個問題,人死後靈魂去了哪裏?在古代,人們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知道人死後會穿過奈何橋去冥府,但在古代,人們最初想象的靈魂回歸的地方是昆侖山。

《楚辭》雲:天界西北,有壹國,陰間無太陽。

《禮記》寫死者在北,生者在南。

春秋時期,人們死後下葬,頭朝西,面向北,是為了使靈魂能夠回到幽冥王國。

陰間的王國在哪裏?

昆侖山。

在古老的傳說中,昆侖山壹直是神仙鬼怪居住的地方。

昆侖山地下三千六百裏是冥界,有二十萬裏之大,由四根柱子支撐。

古人考慮的很仔細,認為鬼要喝水,所以昆侖山的幽冥九個井口日夜不停的流著泉水,但這些泉水都是黃色的,這大概就是黃色的由來。

鬼死後去陰間不容易,要經過很多關。

首先妳要跨過壹條大河,這條大河叫弱水。

昆侖的弱水壹定是乘龍。

弱水有點無奈,但是弱水需要乘龍沒有橋過河。

在所有的民族神話中,似乎都有壹條通向冥界的河流。在北歐神話中,這條河叫吉爾河,但這條河上有座橋。那是壹座掛著壹根頭發的水晶吊橋,比玻璃棧道更嚇人。何況河對岸還有個老巫婆莫吉德咧著嘴等著鬼斷氣吸血。

在埃及神話中,通往幽冥世界的路上還有壹條河,叫做烏爾尼斯河。

弱水之後,妳要穿越火山。

中國神話中對火山的描述很籠統,說火山上有鳥有獸有樹,都是靠火為生。

對佛教徒來說,這種火被專門稱為八炎火,它有八種:

炭坑,焚林,劍林,刀道,荊棘,鹹河,銅柱,沸屎。

最有意思的就是這最後壹個,燒熱屎,想想就刺激。

佛教徒好像很喜歡這個東西。後來佛教體系中的地獄叠代了幾次,沸屎反復出現。

火山過後,鬼要經過九道門,南派三叔小說裏的老九門,講的就是由古代傳說中的九道門改造而來。

九門其實就是鬼門,是鬼進出的地方。守護九門的神是前兩個門神:申屠·雷宇。

除了神之外,還有神獸,叫做開悟獸,人面虎身。

外國神話中也有鬼門關。在埃及神話中,鬼門是七道門,每道門都有惡鬼來收稅。前七門鬼赤裸時,無所憂。

在北歐神話中,鬼門關也是由動物守護的,守護鬼門關的動物是壹只帶血點的大狗,加爾姆。

古代神話中的很多故事都有相似之處,比如各民族都有大洪水的傳說,冥界的傳說也有很多相似的設定。

進入鬼門關的鬼分為三類:好鬼、惡鬼、幽靈。

好鬼是在生命變成鬼之前做好事的人。

惡鬼是指生前做了壞事,變成鬼的人。

幽靈是暴死的幽靈。

在昆侖山的幽冥中,管理厲鬼的神叫宗蔔神。人們更熟悉他生前的身份。

後羿也是壹個不幸的人。他的妻子偷了長生不老藥,後來他被他的徒弟逢蒙槍殺。後羿死後,西王母雇他來冥界對付厲鬼。

冥界還有壹個大神叫虢國。這家夥身高七十英尺,有腰圍。他和鐘馗愛好相同,都喜歡吃邪氣。

把鬼當飯吃。

虢國的胃口比鐘馗好多了。他早上吃3000個邪靈,晚上吃300個。

我還是註重健康的。

昆侖山冥界最高的神,冥王,也是我們的熟人,西王母。西王母有壹種樂器叫長生樹。據說生前善良的人到了冥界可以通過長生樹回到死者身邊。

電視劇《靈魂的擺渡》中,布魯托是女的,原型很可能是西王母。

到了漢三國,可能大家覺得去昆侖山有點遠,而且錢山的水太淡,煮屎太難,就選擇了泰山作為冥界。

《三國誌》中有魂歸岱山的描寫。

岱山是泰山,因為辦公地點變了,冥界守護者從西王母變成了泰山之主。

西王母變成了風度翩翩的仙女。她接待了周穆王和其他人類皇帝,並邀請他們約會什麽的。

到了唐代,唐人描述的冥界變成了北方的羅峰山。

這與張天師石天路的興起有關。

道教說人死後會去京城,掌管來世的看守人是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應該是泰山伏軍的升級版。

在《封神演義》中,黃被封為東嶽大帝。在更古老的傳說中,東嶽大帝是盤古的後裔。他有壹個這兩年紅得發紫的哥哥,叫東華大帝。

東嶽皇帝手裏拿著生死簿。據說死後註銷來世戶籍時,陰間生死簿就有了名字。

東嶽皇帝手下有主墓司令、墓司令、魂門總監等官員,幫助他處理官鬼。

這實際上把世界的官僚體系搬到了地下。

有壹種說法是人死後會去酒泉,酒泉的說法也來源於道教。

宋代有壹個叫陸石的人,他寫了壹本書,叫《玉堂三日大秘》,裏面寫酒泉是這樣的:

潭泉監獄的主人給蒙蒂拍了照片。

雅泉監獄的師傅給寺廟拍了張照片。

黃色監獄的主人拍下了山之靈。

冷泉獄主拍到的江湖妖怪。

陰泉獄主帶血吃邪靈。

尤權的獄主拍下了山中的惡。

夏泉監獄的主人拍下了古代屍體的照片。

苦泉監獄的主人是個巫師。

謝泉監獄的主人暴死。

道教的地獄體系很粗糙,我們比較熟悉的叫十八層地獄,黑白臉,冥界判官。這套來自佛教。

佛教對陰間的設定參考了道家的生死書,介紹了人間的官僚制度。

佛教的冥界體系參照了印度地獄的概念進行了本土化。

在他們的想象中,冥界位於60萬裏,有60萬裏那麽大,在南部府的地下。

地獄是垂直排列的,類似於今天的建築,每壹層都是辦公室。

最初,佛教徒只有十六個地獄。

但這十六個地獄在苦難系統中只有八個熱獄和八個冷獄。

八大熱門監獄是:

等待活地獄:鬼魂在這裏自相殘殺,類似饑餓遊戲。

黑繩地獄:用黑繩勒死鬼。

地獄嚎叫:在地獄嚎叫。

尖叫地獄:上壹部的加強版。

熱地獄:類似烤肉串。

炙熱的地獄:烤肉串燒焦了。

壹個鼻子地獄:壹個不斷受苦的地獄。可以理解為無償工作,每天挨餓。

八冷獄的名字比八熱獄的名字簡單,就是凍得牙齒發抖的人的各種狀態詞的描述。八寒獄中最輕的兩個,壹個叫瘡獄,鬼進去就渾身生瘡,壹個叫膿包獄,聽著超級惡心。

後來十六地獄叠代成十八地獄,出了壹本叫《十八地獄經典》的書宣傳十八地獄。

此次叠代優化了原有的八冷八熱地獄,煙火中的臭沸屎監獄赫然回歸,同時增加了蛆蟲監獄和火車監獄。

穿白袍的同學猜測,火車監獄的地獄不是讓人去九又四分之三火車站坐火車。

當初哈迪斯壹人掌管,哈迪斯手下十八位判官掌管十八層地獄,判官有牛頭馬方夜叉、羅剎等服務人員。

有八個妖婆和十六個羅剎,每個妖婆在羅剎下面有七千個小妖婆和羅剎。

為什麽羅剎比夜叉多?因為羅剎分男女,男羅剎紅頭發綠眼睛,女羅剎是頂級美女,皮膚好,腿長。

牛頭馬面負責驅鬼入地獄,夜叉負責執行各種刑罰。

這個地獄系統在設計上可以說相當合理。

但這還沒有結束。

十八地獄也有過最後壹次叠代,也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系統。

在這壹次叠代中,地獄名稱中那些令人惡心、難以理解的名稱逐漸被替換,比如泥梨地獄、沸屎地獄,地獄的名稱都被壹些通俗易懂的名稱所替代。

比如剪刀地獄,油鼎地獄,切舌地獄,寒冰地獄等等,

地獄的規格也進行了優化,可能參考了中國古代神話中九個“地獄”的設定。

佛教的首席執行官閻羅王掌管著十個地獄主人,他們住在不同的大廳裏,地位平等。每個區域主都有壹個中國姓,比如三殿的宋玉,五殿的魯王,五殿的蒼。

冥府十殿與原著設定最大的不同點是增加了壹個區分機制。第壹個寺廟,秦王光江,負責篩選,把好人送到西方,把壞人送到地獄。

十殿閻羅掌管十八層地獄。簡單理解類似於現在的寫字樓體系,每層樓都有壹個總經理負責所有業務。

壹樓是放映室。新鬼的篩選是去1234樓,或者直接去靈山總部。

十大會館負責高度細分的業務。例如,四樓的五個官員王璐負責處理通奸、謀殺、賭博、殺人放火和無情的鬼魂。

原來陰間由閻和他的判官們統治,現在十個閻掌管十八個地府,判官也進行了精簡,由十八個判官精簡為四個,分別是掌善、掌惡、掌刑、掌生死書。

劊子手姓陸。他也是壹個可憐的愛人。他喜歡在人的心裏鉆七個洞或者白換個腦袋。

掌管生死簿的法官姓崔。

文字:薛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