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看透明度
食用油在透明瓶中靜置24小時後,透明的為上品,其次是有懸浮物的渾濁的,沈澱的質量較差。如果隨機選取桶底油,沈澱物不超過5%為優質油。
看顏色
在明亮的地方觀察無色透明容器中的油,保持原來的顏色為好油。
聞氣味
手掌沾壹點油,搓後聞聞。如果有刺激性氣味,說明其質量差。
檢查水分
將幹凈幹燥的玻璃管插入油中。用拇指堵住口腔頂部,慢慢往上抽。如果油是乳白色的,說明油中有水。乳白色越濃,水分越多。
5.嘗
如果直接品嘗少量油,如果感覺酸、苦、辣、焦,說明其質量較差。
加熱
在鍋裏加熱到150℃左右,冷卻後倒出油,看是否有沈澱。沈澱說明含有雜質。
二、各種食用植物油的鑒別
1.花生油
是從花生仁中提取的油,壹般為淡黃色或橙黃色,顏色清澈透明。花生油有白色泡沫頭,氣泡大,有花生油固有的氣味和味道。
2.菜籽油
它是從油菜籽中提取的壹種油,過去被稱為植物油。壹般生菜籽油是金黃色的,油毛微綠,陽光充足時花是彩色的,有菜籽油固有的氣味。用麻辣來品嘗香味。
3.豆油
它是從大豆中提取的油,也叫大豆油。壹般為黃色或褐色,毛白色,花泡完整。豆子聞起來很濃,吃起來很澀。
4.棉籽油
它是從棉籽中提取的精制油,壹般為橙色或棕色,有黃色泡沫毛和小的花泡,味道無味。
5.葵花籽油
這是從葵花籽中提取的油。油澄清,淡黃色或黃色,氣味芳香,味道純正。
三、如何鑒別芝麻油的質量
1.查看顏色
正品顏色偏紅或紅中帶黃。機器壓制的芝麻油比磨碎的芝麻油輕。摻菜籽油的油花呈淡黃色,摻棉籽油的油花呈黑色,摻花生油的油花呈白色。
聞熏香
在制作純芝麻油的過程中,保留了濃郁純正的芝麻香,香味更加持久。小貓香油的真正香味是醇厚、濃郁和獨特的。如果和花生油、大豆油或菜籽油混合,香味變差,聞起來有花生和豆腥味。
觀察形狀
在裝滿清水的碗裏滴壹滴香油。純麻油變成細花,很快散開凝結成幾個小油珠,而摻假的麻油花又大又粗,不容易散開。
凍結
將香油放入冰箱或冰櫃中,在-10℃冷凍。純芝麻油在這個溫度下還是液體,而摻假的芝麻油開始凝結。
加熱
純芝麻油加熱後顏色稍暗,無沈澱產生。如果和豬油混在壹起會變白,如果和菜籽油混在壹起會變藍,如果和棉籽油混在壹起會汙鍋,如果和米湯或者冬瓜湯混在壹起,半小時後會沈澱。
加水
如果將15%的水摻入芝麻油中,在光照下會是不透明的液體(新鮮的芝麻油也是液體,但是看起來很粘);如果芝麻油中摻入35%的水,油是分層的,沒有濃烈的香味,是假芝麻油。
四、如何鑒別蝦油
1 .顏色
取少量放入透明容器(瓶)中,對著光觀察是否透明,是否有懸浮顆粒。好的蝦油應該是橙紅色或橙黃色,沒有黑色。
2.芳香
輕輕搖晃瓶子,聞聞。好的蝦油有獨特的肉香和鮮香,沒有腐臭味。
品嘗
取壹小塊樣本,放入口中。好的蝦油味道鮮美,回味細膩,沒有苦味和異味,不鹹。
觀察泡沫
用手均勻搖動瓶子,使其產生泡沫。如果泡沫很快消失,說明發酵完全,可以存放比較長的時間,否則不容易長久。
五、鑒別生姜知識
烹飪中常用的生姜有新姜、黃姜、老姜和水姜。
新姜皮薄肉嫩,口感較弱;
姜黃的辛辣味由淡變濃,肉質由軟變硬,是姜的上品。
姜,俗稱姜母,是姜的壹種,皮厚肉壯,味辛辣;
用姜芽澆姜,可以當配菜,也可以蘸醬吃。味道很好。
六、購買肉桂的要點
1.文祥
用指甲刨開肉桂的腹面,直到有輕微的油滲出,聞其香味為純;打破水平面或用牙齒咬肉桂,會有香、涼、重的感覺,微甜的為上品。
2.區分聲音和形狀
肉桂的幹皮層堅硬、易碎,用手折時易斷,聲音大,斷面平;潮濕的雜質破碎時無聲堅韌,斷面呈鋸齒狀。
看顏色
肉桂表面呈淡褐色,內部呈褐色,表面有細紋,兩面或內部有光澤的品質較好。皮膚黑褐色,有發黴的綠色斑點或灰白色斑點。
檢查長度
皮的長度壹般在35 cm以上,厚度均勻,質量在3 ~ 5 mm左右,10 cm以下的長度為缺陷。
七、八角購買說明
1.形狀
真八角有八個角,假八角壹般有十多個角。真的八角果又肥又大,假的八角果又瘦又小。真八角果柄是直的,假果柄是彎的。真的八角粒飽滿肥亮,假的八角粒又細又暗。
2.嘗
真的八角嚼起來是甜的,假的有刺鼻的苦味和樟腦味。
聞聞
真八角香味純正,假八角有松葉味。
假八角是野草的種子,毒性很大。其形狀和顏色與八角相似,容易被誤認為是八角,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在選購八角時要特別小心。
八、真假辣椒面的鑒別
正宗的花椒面是棕色粉末,有壹種刺鼻而特異的香氣。聞著刺鼻打噴嚏,用舌尖壹嘗,很快就會麻木。
摻假的花椒面,外觀上往往是土黃色的粉末,或者發黴結塊,花椒味很淡,舌尖略麻或不麻,吃起來很苦。
九、辣椒粉的購買
正常的辣椒粉應該是紅色或紅黃色,油油的,粉勻的。有辣椒固有的辣味,聞著刺鼻,打噴嚏。辣椒粉中常見的摻假物有麩皮、黃麥片粉、番茄幹粉、鋸末、幹菜葉粉、紅磚粉等。
摻假的辣椒粉呈磚紅色,肉眼可見大量木屑或綠葉,能聞到少許或無辣味。
如果辣椒粉顏色較淺,呈黃色,放入口中感覺粘稠,放入清水中可呈糊狀,則是摻入了玉米粉或其他黃色顆粒。
如果辣椒粉比正常貨重,碎片參差不齊,用舌頭感覺到牙齒,那就是摻了紅磚粉。如果辣椒粉中黃色粉末太多,聞起來像豆子,吃起來微甜,那就是摻了豆粉。
十、味精選購常識
1.識別常識
味精的包裝上有99%、90%、80%、70%的標誌,是指味精中谷氨酸鈉的含量,也是決定味精質量的主要因素。
比如“80%”是指味精中含有80%的谷氨酸鈉,剩下的20%是精制再造鹽。
味精加鹽不僅是餡料,還有鹽對味精的保鮮作用。
味精谷氨酸鈉含量高,好吃,可以少用。相反,味精中的味精含量低,鮮味小,使用時應適當增加。
2.質量性能
優質味精顆粒形狀壹致,顏色潔白有光澤,顆粒呈松散狀態。稀釋到1: 100的比例,味道還是感覺很好吃。
劣質味精顆粒形狀大小不壹,顏色黑黃,甚至顆粒成了壹團塊狀。稀釋到1: 100的比例後,只能感受到苦、鹹或甜,而沒有鮮味。
3.優勢和劣勢的識別
真味精為白色晶體,粉末均勻,假味精顏色不同,粉末不均勻。
真味精手感柔軟,沒有顆粒感,假味精手感粗糙,顆粒感明顯。如果含有生粉和小蘇打,會覺得太油膩。
真正的味精味道很濃。如果鹹味大於鮮味,說明摻了鹽;如果有苦味,說明氯化鎂和硫酸鎂混在壹起了;如果是甜的,說明加了白糖;很難溶解,摸起來又冷又滑又粘,說明摻了木薯粉或石膏粉。
XI。如何購買醬油
1.查看顏色
質量好的醬油。顏色紅潤,紅褐色或褐色,澄清時不渾濁,無沈澱物。
聞熏香
質量好的醬油有輕微的醬香和酯香,沒有其他異味。如果醬油有黴味或焦味。說明醬油發黴了,不能吃。
品嘗
質量好的醬油好吃,適口。
觀察狀態
比如裝醬油,把瓶子倒過來,看瓶底有沒有留下沈澱物,然後垂直搖晃,看瓶壁上有沒有留下雜物,瓶內液體有沒有渾濁,有沒有懸浮物。優質醬油應清澈透明,無沈澱、沈澱物和黴菌浮膜。
5.標準
購買醬油時,盡量選擇標有釀造醬油字樣的產品,並特別註意釀造醬油標簽上的氨基酸態氮指標。指數越高,醬油質量越好。
十二、醬油選購的誤區
1.醬油越黑越好。
醬油的顏色是由“焦糖”決定的,焦糖是醬油中氨基酸和糖相互作用產生的化合物。醬油顏色越深,消耗的氨基酸和糖類越多。當顏色足夠深時,醬油中的營養成分就所剩無幾了。
醬油越新鮮越好。
加入過量的水解蛋白、谷氨酸、核苷酸等。在勾兌過程中加入醬油,雖然可以增強鮮味,但對人體健康有害。
價格越高越好。
優質醬油清亮、無沈澱、無浮膜,色澤紅棕色,比較濃稠,有醬香、酯香,與價格沒有絕對關系。
4.醬和醬都是醬油。
醬、醬、醬油是兩回事。每100毫升醬油至少含有0.4克氨基酸態氮,而醬、醬基本沒有。
所有的醬油都可以用來炒菜或者涼拌。
醬油的使用可分為烹飪和餐桌服務。兩者發酵工藝和衛生指標不同,不能互相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