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契
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姆契”。朝鮮族辣白菜是朝鮮族世代相傳的壹種佐餐食品,在吉林省朝鮮族的家庭之中,不論粗茶淡飯,還是美酒佳肴,都離不開辣白菜佐餐,沒有這道味道鮮美的小菜,總會覺得有些缺憾。
深秋來臨之時,是朝鮮族家庭腌制辣白菜的季節,家庭主婦們互相幫助,彼此交流制法,像節日壹樣愉快地忙碌著。要腌制味道鮮美的辣白菜,並非易事,著實要下壹番功夫。
其腌制的方法和過程:
壹是挑選大小適中的包心菜,除去硬根菜幫和泥土,用水清洗後,裝入缸內,用110的鹽水浸泡,過壹天半日左右的時間到個,三天後取出,用清水洗凈後控幹。
二是配好調料。調料適當是腌制辣白菜的關鍵。調料主要是“三辣”,即辣椒、大蒜、生姜。按50公斤白菜計算,調料比例為辣椒面0.3 公斤,大蒜泥1公斤,姜適量,白梨、蘋果梨、青蘿蔔絲0.25公斤,如果有條件的話,放入些味精、蘋果和蝦仁,味道會更加鮮美。
三是按照白菜葉子層次由裏向外,將調料均勻地壹層壹層抹進白菜裏,用手搓擦均勻,然後裝入缸內,上面壓壹塊石頭,放置到陰涼低溫的地方,最好是放到菜窯中,半個月後,即可食用。
朝鮮族民俗風情
朝鮮族人民不僅能歌善舞,喜愛音樂,而且註重衣著打扮,講究儀表。
朝鮮族人民非常愛整潔,歷史上喜歡穿素色衣裳,因此有“白衣民族”之稱。他們服裝最鮮明的特點是斜襟,無紐扣,以長布帶打結。
朝鮮族服裝根據年齡、性別而稍有不同。朝鮮族男子的褲子,褲腿和褲襠相當肥大,最適合盤腿而坐,褲腳系上絲帶,同時喜歡在上衣加穿帶紐扣的有色坎肩,出門訪友時還要再加穿壹件長袍。上衣的斜襟上鑲著白布邊,這樣裝飾,既很美觀,又可以經常拆下洗凈。衣服的顏色大體壹致,衣服和褲子多為白色,但也有的是灰色、玉色等。
朝鮮族婦女的服裝有裙子和襖。裙子大體分為兩種:纏裙和筒裙。年老的婦女喜歡穿白色的衣裙,同時喜歡用白絨布包頭。到了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她們還要穿上壹種非常保暖的坎肩。這種坎肩用毛皮做裏,用多彩的綢緞做面,精心縫制而成。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這種裙子是用寬大的裙幅裹身,腰間用寬大的腰帶紮緊。裙子的下擺有許多細小的褶皺,長及腳跟,是分叉的裙子。穿的時候把下身裹壹遍後,把裙子的下擺壹端,提上來掖在腰帶裏。筒裙是縫合的筒式裙子,腰間有許多細褶,上端還連上壹個白布做的小背心。前胸開口處用紐扣扣緊,穿時從頭部往上套,很是方便。筒裙如果是用作禮服或外出服的,裙子的下擺就很長。顯得華貴大方。平時穿的筒裙很短,最長也只過膝蓋,這樣主要是便於勞動和要操持家務。女襖和男襖的款式基本相同,但女襖的線條柔和,同時又具有曲線美,領子略呈圓形,衣襟和下擺成弧形。襖料的顏色和花紋華美漂亮,在袖口、領子及下擺上都鑲上不同顏色的寬邊,既考究,又美觀。襖多貼身,而且袖子又肥又長,穿起來顯得特別豐滿。朝鮮族婦女最喜歡穿綠襖紅裙。
朝鮮族男子的帽子,過去主要是黑笠。黑笠在頭頂的部分是圓筒形,帽檐很寬,可以遮擋陽光。女人也有戴黑笠的,多半畫有美麗花鳥,但常用的還是頭巾。
朝鮮族的裝飾品,大體可分為頭飾和腰佩。頭飾主要有發帶、釵、簪等。女人用的頭飾要比男人用的多,而且非常華麗。腰佩有腰帶、荷包、妝刀、玩物等,其中不少都是很精致的工藝品。
朝鮮族過去生活在濱海多山地帶,因而飲食中“山珍”“海味”占很大比重。日常飲食中以米飯(大米)為主食,做飯均用鐵鍋燜煮,鐵鍋密封好,燜出的米飯香甜細軟。副食多為湯、醬、鹹菜、泡菜(辣白菜)等。朝鮮族的鹹辣菜、冷面、狗肉湯堪稱民族飲食風味中的三絕。
米飯
米飯是壹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主食,做飯均用有蓋鑄鐵鐵鍋。現在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住暖氣樓房的朝鮮族家庭也大都使用電飯煲。
吉姆契
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姆契”。朝鮮族辣白菜是朝鮮族世代相傳的壹種佐餐食品,在吉林省朝鮮族的家庭之中,不論粗茶淡飯,還是美酒佳肴,都離不開辣白菜佐餐,沒有這道味道鮮美的小菜,總會覺得有些缺憾。
深秋來臨之時,是朝鮮族家庭腌制辣白菜的季節,家庭主婦們互相幫助,彼此交流制法,像節日壹樣愉快地忙碌著。要腌制味道鮮美的辣白菜,並非易事,著實要下壹番功夫。
其腌制的方法和過程:
壹是挑選大小適中的包心菜,除去硬根菜幫和泥土,用水清洗後,裝入缸內,用110的鹽水浸泡,過壹天半日左右的時間到個,三天後取出,用清水洗凈後控幹。
二是配好調料。調料適當是腌制辣白菜的關鍵。調料主要是“三辣”,即辣椒、大蒜、生姜。按50公斤白菜計算,調料比例為辣椒面0.3 公斤,大蒜泥1公斤,姜適量,白梨、蘋果梨、青蘿蔔絲0.25公斤,如果有條件的話,放入些味精、蘋果和蝦仁,味道會更加鮮美。
三是按照白菜葉子層次由裏向外,將調料均勻地壹層壹層抹進白菜裏,用手搓擦均勻,然後裝入缸內,上面壓壹塊石頭,放置到陰涼低溫的地方,最好是放到菜窯中,半個月後,冷面
朝鮮族著名的風味小吃冷面,味道獨特,甜辣爽口,清涼不膩,深受人們的喜愛。
冷面的制作比較復雜,要按適當比例將蕎麥粉、面粉、澱粉等摻和均勻,壓成細細的面條,用精牛肉或雞肉熬湯。做湯時,壹定要待湯冷卻後撇除浮油才能用。面條下鍋煮熟後,盛放於大碗內,上面要放香油、胡椒面、辣椒面、味素等調料,澆上肉湯,再放上牛肉片、雞蛋絲或切成瓣的熟雞蛋、蘋果片或梨片,吃起來格外開胃、爽口。
朝鮮族自古有在農歷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習俗,說是這壹天吃上長長的冷面,就會長命百歲,故冷面又被稱作“長壽面”。關於農歷正月初四吃長壽面,還有壹段動人的傳說呢。
相傳玉皇大帝的七位仙女,厭倦了天上冷清的生活,便瞞著玉皇大帝,偷偷飄降在長白山天池。她們戲水為樂,日子過得逍遙快活。正月初四這天,最小的仙女在淋浴時,突然發現壹個白衣秀士走來,急忙上岸了衣裳躲避。就在這時,壹只大鳥突然從天而降,銜走了仙女的衣裳,仙女羞得欲躲回水中。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白衣秀士搭箭就射,大鳥大吃壹驚,拋下衣裳展翅就逃,而衣裳卻不偏不倚地飄落在仙女身上。於是,白衣秀士成了七位仙女的座上賓,她們精心調制了冷面請秀士品償。秀士從沒吃過如此美味的面條,便向仙女們討教做面的方法,下山以後仿照制作,並傳授給了自己的子孫。秀士活到很大年齡,並且子孫滿堂,他所傳授下來的冷面便被稱作“長壽面”。於是,每年農歷正月初四吃“長壽面”就成了朝鮮族的傳統習俗。
即可食用。
4、狗肉湯
湯是朝鮮族飲食中最不可缺少的,而狗肉湯則往往是他們的首選。狗肉富含蛋白質、低脂肪,對人體有滋補保健功效。狗肉湯呈乳白色,加入調料,即可食用。調料是決定湯是否鮮美的關鍵,把辣椒粉、香菜、醬油、鹽、韭萊花、蔥、姜、蒜等放入小鍋,加入肥狗肉熬成汁,調入湯中其味鮮美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