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三蒸是湖北綿陽(今仙桃市)傳統名菜之壹。它屬於湖北菜系,是湖北菜系中的壹朵奇葩,在中國名菜中占有重要地位。綿陽人愛吃蒸菜,有不蒸菜的習俗,被稱為蒸菜之鄉。什麽是“綿陽三蒸”?這是很多烹飪愛好者和食客的第壹個問題。“三蒸”原指蒸魚、肉、菜。有人說“綿陽三蒸”是蒸豬肉、蒸珍珠紫苑、蒸白丸子,也有人說“綿陽三蒸”是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其實這些說法有失偏頗。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綿陽三蒸”是指蒸牲畜、蒸水產品、蒸蔬菜的總稱。
至於蒸法,所謂“三”就成了壹個大概的數字,粉蒸、湯蒸、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蒸、幹蒸等蒸法不下九十種。
仙桃民間壹般采用粉蒸、扣蒸、泡蒸,包括清蒸珍珠紫苑、清蒸白丸子、清蒸豆腐腦紫苑、清蒸鯿魚(武昌魚)、清蒸孔雀武昌魚、清蒸糖醋鱖魚、清蒸長江鰱魚、清蒸青魚、清蒸豬肉、清蒸排骨、清蒸豬肉。
綿陽三蒸原料種類繁多。大部分的肉類、水產品、素菜都可以蒸。綿陽三蒸擅長用面粉蒸,對米粉的使用也很有講究。先在鍋中加入花椒、八角、桂皮,將米飯烤至淡黃色,然後冷卻,加工成米線。在刀工和攪拌方面也有壹套成熟的制作方法:畜禽肉要選用粗米粉;水產品選用精米粉;刀工,根據原料不同,要采用不同的刀法,有的是剁碎,有的是切絲,有的是切塊,有的是不切。都是綿陽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勉陽的“三流”可以從元朝通過很多朝代流傳下來。它融合了綿陽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壹個食品品牌。從本土到外域的發展,說明它的生命力和滲透力是強大而持久的。在今天的仙桃,綿陽三蒸始終是民間宴席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素有“三蒸九扣十碗,無格不上桌(蒸籠)”之說,成為廣為流傳的飲食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