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三次紅色革命聖地之旅

三次紅色革命聖地之旅

近了,近了,更近了,我再壹次踏上了這片傳說中的紅色熱土,再壹次領略了革命老區,高橋烈士曾經戰鬥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他流盡身上最後壹滴血為對方舍命的地方。心中的迫切和敬佩慢慢升起,無限蔓延...

?由於姐姐家屬於小鎮寧北村,我從十壹二歲開始就騎著大自行車,不斷穿梭在小城子鎮和習字鎮之間。小城子鎮八年來沒有著名的306國道。從西支鎮瓦子廟村過河,向西穿過齊家村,都是土路。在塵封的天空中,我年少,不知道悲傷的滋味。因為想念姐姐,我會踩著近兩個小時的鼓點式自行車,到達小城子鎮姐姐家,撒撒嬌,等著她給我做壹個喜歡吃的韭菜盒子。

?那時候小鎮還很蕭條,主要街道也不在現在的306國道上。人口沒有現在這麽多,房子和村莊也沒有現在的壹半大。每個家庭只能在日出前到達壹英畝的土地,並在日落時返回。姐姐家還是土坯房,幾個姐姐姐夫住,幾個姐夫二哥家住,最好的是姐姐婆婆。無數個寂靜的夜晚,躺在床上,聽姐姐婆婆繪聲繪色地講述抗日英雄高橋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康熙帝把侄女嫁到了高暢村,帶著心愛的牡丹在塞外苦寒之地紮根家國情懷...壹邊欣賞,壹邊壹直想去實地看壹看,但是因為當時姐姐懷孕了,我壹個人去,又怕自己永遠不同意,所以很後悔放棄了。

?在我看來,在過去的90年裏,306國道建成了。這是我在方圓幾百英裏範圍內看到的第壹條柏油路。經過幾年的不斷修補,才徹底完工。當我再次去我姐姐家的時候,我會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路是瀝青鋪的,暢通無阻,壹個小時肯定能到姐姐家。國道兩旁,也是迅速擴張的各種店鋪和住戶。

?之後因為上了高中,工作和家庭忙,去姐姐家的次數少了,但每次去都明顯感受到這個小鎮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姐家也花了近20萬,蓋了個堪比獨棟別墅的大房子。每次姐姐都會裝壹大袋各種特產,其中我最喜歡那些又大又圓的蘋果。據說不施化肥,不噴農藥,我就咬壹口,皮薄多汁,甜中帶微酸,特別好吃。

?多年來壹直渴望去看看英雄高橋戰鬥過的地方,這個願望在2014的中秋節實現了。也是第壹次近距離接觸葫蘆峪景區,當時剛處於發展階段。壹路到車庫,河水壹路蜿蜒,水質清澈透明。壹會兒像瀑布壹樣雄偉,壹會兒聽起來很壯觀。壹會兒窄如遊絲,壹會兒寂靜中有壹點點金光。遇到山澗,就順勢而下。它壹碰到平川,就會直直地爬,伸個沒完沒了。綠色的植被郁郁蔥蔥,天空飄滿了白雲,這裏的藍天更顯得空蕩而遙遠。路邊的山石或陡或平,遠處的群山被綠色的海洋環繞,也是突兀而奇特,層次感薄,顯的精致而美麗。偶爾散落在道路兩旁的農家樂,如神仙府壹般靜靜矗立,更增添了霧中蓬萊仙境的神秘。

?在這裏,只要下車,走進壹幅流動的立體水墨畫。而爬葫蘆峪懸崖俯瞰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走上石階,我爬在迎客松前,氣喘籲籲。茂盛的松枝翠綠欲滴,像壹把大蒲扇,投下片片綠蔭。枝頭成熟的果實帶著松子的香味輕輕搖曳,伸出溫暖的長臂歡迎每壹個爬上來的人。它的樹幹和手臂上綁著紅色的布條,以示祝福,而松濤則迸發出使國家強大、人民富裕的熱情。站在迎客松邊上,各種形狀的石峰各有神韻,鑲嵌在壹起毫無違和感,並肩而立,自然別具壹格。植被頑強地生長在石坳的縫隙裏或有壹點泥巴的地方,獨立於世或被世所包圍,為萬千峰谷的輪廓增添了生機。壹條長長的小路曲折向上,不時有三五個遊客和夥伴壹起攀爬。兩個亭子坐落在半山腰,不時向遊客招手,熱情地邀請他們坐下來休息。轉身回望,山腳下是梯田式的青苗,掩映在綠樹碧水的農家大瓦房裏,隱約能聽到狗叫聲和雞鳴聲。遠處山巒起伏,碧藍壹片,峰巒疊翠,峰巒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壹眼望去,我想應該是抗日英雄高橋與日軍作戰的“深山老林”。

沿著迎客松再走幾步就到了“懸空石”,它高高地矗立在壹群石頭上,腳下是五六十厘米寬的石階。人們扶著石壁前行,往左邊壹探頭就是深不可測的懸崖,上面覆蓋著各種綠色植被,在探險中美不勝收。無法前進,是各種顏色的斷層型石墻。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只能爬回“搖石”或者原路返回。“懸空石”下兩米多高的美麗石墻,近180度垂直,只有可供攀爬的小裂縫。我只能驚愕,不敢繼續。然而,許多遊客兩步跳起來,坐在“搖擺石”的邊緣談論它並指點方向。

從“搖石”下山,再開壹會兒車,就到了高橋的秘密辦公室。所謂“辦公空間”,就是各種石頭不規則堆積的天然洞穴。有些只供壹個小孩通過,有些則略顯寬敞,站起來可以彎腰。然而,前方的路能走多遠,通向何方,不得而知。站在山洞前,我們的心情飛到了戰鬥的時代。在物資匱乏、衣被匱乏、藥物匱乏的惡劣環境下,我們的前輩不為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做“亡國奴”,灑熱血,寄真心於人民,誓要趕走日本人。在這片紅色的土地腳下,滿滿的綠色提醒我們,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只有努力壹千次,才能讓英烈們會心壹笑。

從那以後,我對這個小鎮產生了強烈的感情。2065438+2007年5月,女兒作為學校記者,被安排去小城子鎮旅遊,我陪她再次來到這裏。跟隨大批小記者,我們參觀了小城子鎮清爾泰故居,觀賞了高暢村的牡丹,再次領略了葫蘆谷的美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牡丹的“花開時遷都”。隨著時間的變遷,古倫公主堅強、睿智、豪邁的情懷成為千古奇聞,靜靜地留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這棵有300年歷史的“富貴紅”還在沐風盛開。郁郁蔥蔥的枝葉中上百朵艷麗的花朵嬌艷欲滴,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怒放,有的半開半合,讓蜜蜂忙得不亦樂乎。仔細看才真正知道什麽是“濃郁的紅色”。應該是比真紅略淺,比粉色略深的顏色,花瓣底部顏色較濃,靠近花瓣邊緣的紋理中逐漸夾雜壹點白色。花盤大如小瓷盆,金花嬌艷。每壹層的每壹片花瓣,形狀相似,但表情不同。它微卷,平鋪,鋸齒狀,橢圓形,花瓣數以千計,嫵媚華貴,芳香宜人。微風拂過,百枝含笑,輕輕點頭,這是牡丹的國色天香,也是塞外草原人民建設家鄉、致富的傳承。?

走進葫蘆峪,青山碧水依舊沈寂多年。路兩邊農家店比較多,供遊客吃住,出行也不用自帶幹糧。七七老土山上起伏的風力發電機不知疲倦地轉動著。沿著高橋的秘密辦公室,我和年輕記者們參觀並祭拜了擴建後的七烈士陵園。在烈士陵園前,聽著孩子們對烈士的熱愛和崇拜,聽著他們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我愛上了這片紅瓦綠瓦的熱土。

而真正讓我刮目相看的,是2065438+2007年6月召開的全市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推介會。因為我單位的“寧城草原鴨”被評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我有幸和領導壹起參加了會議。寧城縣有6個地理標誌產品上榜,包括小城子鎮的“寧城蘋果”。聽到大會主持人宣讀的喜訊,我忘記了自己是代表賽菲亞來的,急忙向工作人員要了壹本詳細介紹“寧城蘋果”的宣傳冊,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的產地是不是真的小城子鎮。由於鎮上緯度高,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積累和光合作用。另外,鎮上的人原生態的種植,讓“寧城蘋果”的味道和營養成分都很獨特,就是每次去姐姐家,都塞壹袋大蘋果。難怪這麽甜脆爽口。原來它有這麽復雜的人生經歷。從此以後,我很想再走進那片紅色的熱土,去看壹看萬畝蘋果種植基地。

今年中秋節我去了姐姐家。吃完午飯,姐姐說要去葫蘆峪散散步,於是我第三次正式踏上紅色旅遊景點。道路兩旁的農田裏,生長著大面積的具有地理標誌的“寧城蘋果”樹。紅紅的大蘋果晃動著茂盛的樹枝,擠壓著,與路口街邊掛著綠葉紅果的大蘋果形狀相呼應,成為小鎮壹道亮麗的風景線。兩年後重新進入葫蘆谷,變化很大,遊客越來越多。大家聚在河邊的寬闊地帶,來個燒烤,聊聊天,很是愜意。農家餐館鱗次櫛比,裝飾精美,各種野菜和農家野味應有盡有。蜿蜒的河水靜靜流淌,有幾條“流動的瀑布”金橋。清澈的水映著綠樹青草,緩緩被引到錯落有致的橋上。薄薄的壹層水溢出整個橋面,流進橋底波光粼粼地激起層層白浪,再往下流濺起浪花後又歡快地倒在下壹座橋底,流向平緩的地方。白色的身體暈染著水草的綠色,繼續前行。

在高橋的秘密辦公室裏,我欣喜地發現,壹張用當地材料制成的石制會議桌上,增加了四個青銅人像。興高采烈的高橋正和同誌們壹起研究敵人的戰略。他緊握的拳頭和硬劈的手掌生動地刻畫了英雄們的英雄氣概,他剛毅的眼神裏閃爍著趕走日偽軍,還人民以和平的堅毅。坐在空蕩蕩的石墩上,與幾位英雄手牽手,革命自豪感油然而生,遊客的聲音也漸漸遠去。漸漸清晰的是,在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英雄們突襲據點、機智活捉偽軍、以少勝多、牽著敵人的鼻子爬山、鉆入密林的英雄事跡在腦海中閃現,熱血沸騰,激情燃燒。當我回想起英雄們因為不想被俘虜或最終寡不敵眾而寧願跳崖的時候,當他們英勇犧牲的時候,悲壯的淚水悄然而下,當他們為先烈默哀的時候,感到驕傲和自豪!

從高橋秘辦出發,順著路標到達宏圖園旅遊區,這也是壹個新開發的旅遊基地,總面積30萬平方公裏,東西寬約3公裏,南北長約10公裏。寬敞的停車場裏高亢的紅色歌聲響徹雲霄,先烈們用寶貴的生命呵護著這片熱土。新時代,小城鎮人民正沿著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以嶄新的步伐,為這片熱土註入活力...

對於小鄭子鎮和這片紅色熱土,我有壹種強烈的第二故鄉的感覺。從它最初的貧瘠土路飛揚到四通八達的柏油路縱橫交錯,從低矮的土坯房到窗明幾凈的別墅式大瓦房,從最原始的革命老區到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生態潔凈小流域,從壹畝三分地靠天吃飯到今天的萬畝生態種植園,我親身見證了日新月異的進步。我對它的快速發展感到驚訝。我深深地為小城鎮領導高瞻遠矚的鄉村振興規劃點贊,為小城鎮村民踏實勤勞點贊,期待我下壹次紅色革命聖地之旅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