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時期帝王吃飯是非常有講究的,皇帝用膳也是有明確的制度的,每頓飯都要有120多道菜,這還不包括皇帝吃的主食,點心和水果,後來國庫虧空,120道菜都逐漸下降為64道32道等等。但是到了慈禧當政的時候,慈禧太後的生活非常奢靡奢侈,即便國庫已經虛空的厲害,仍然每道飯都要吃100多道菜,而且不帶重樣,並且慈禧講究少食多餐,也就是說壹天要吃很多頓。
據說當時慈禧坐火車外出的期間,臨時禦膳房就占據了4節車廂,每個車廂上面都裝著50座造爐,每天還要準備正菜100多種,糕點水果100多種,壹***拉了150名廚子。即便是在逃亡的路上,慈禧對吃飯也壹點不含糊,什麽時候覺得有些餓就停車命運做飯,但是等飯做好之後,可能又不餓了,所以這些飯菜又被浪費了。
那麽歷史記載說,慈禧壹頓飯趕得上平常人家壹年吃飯所花的錢,事實是否如此呢?其實吃起壹天吃的飯,遠不止普通人家壹年所吃的。因為當時內務府的貪汙現象非常嚴重,壹個雞蛋報價要幾十兩銀子,導致光緒皇帝壹直以為雞蛋是奢侈品,平常人吃不起,後來即便是國庫虛空的厲害,慈禧還是覺得菜太少,很多次吃飯的時候都面色不悅,當時的壹兩銀子折合到現在人民幣也有100~200元之間,所以說,慈禧壹天吃飯的花費就得幾百萬人民幣,何止是普通人家壹年的花費。
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倉皇逃竄,那個時候再也顧不上飲食精細了,那麽在逃亡的路上,據說他慈禧吃過壹個窩頭,狼吞虎咽之後,覺得這是她這輩子吃過的最好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