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理論,五花肉自古以來就是壹味滋補脾胃的藥膳主食。《本草經疏》:“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補脾胃則益中氣。”因此,無論是中醫還是民間醫療,豬肚都被視為健脾和胃的美味。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壹些以五花肉為主的藥膳或食譜。
五花肉塞鴿子:
原料:豬肚1(約1000g)、白果100g、乳鴿1、胡椒粉10、水發香菇15g、精鹽10g、糯米2.5g、味精2。
制作:將白果去殼,花椒粒用炭焙幹,粉碎;乳鴿洗凈,背部手術,去除內臟;將五花肉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刮掉白膜,在肚壁上打壹個小洞,在五花肉中放入白果仁、花椒、枸杞、生姜、薏苡仁、水發香菇、精鹽、乳鴿,在小洞外露出鴿頭,用水草紮緊肚皮。將煮好的五花肉放入湯盆中,加入湯汁和花生油,放入蒸鍋蒸3小時左右至軟爛,食用時在湯汁中拌入味精。
註意:在五花肉中加入少許鹽和醋,輕輕揉搓,然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成品就會香而不臭。五花肉耐煮,火力十足,蒸3小時以上,才軟糯可口。
功效:此藥膳融合了豬肚的脾胃和鴿子的精血,還有具有祛痰益肺作用的銀杏。非常適合脾胃虛弱、肺虛痰多、肝腎不足、久病不愈的中老年人食用。這個藥膳很平,可以定時服用,沒有什麽大問題。
人參豬肚:
原料:人參、甜杏仁10g、茯苓15g、紅棗12g、陳皮1、糯米100g、公豬肚1、花椒7、姜1、蒜4、蒜4。
制作:人參洗凈,大火煨30分鐘,切片留湯;噴棗酒去核,茯苓洗凈,杏仁用開水浸泡,冷水搓洗去皮晾幹,陳皮洗凈破碎;五花肉兩面洗凈,刮去白膜,用開水燙壹下;姜搗碎,蔥切段,糯米淘洗幹凈。所有的藥,糯米,花椒,白胡椒都裝在紗布袋裏,紮好,放進豬肚子裏。將五花肉放入大盤中,加入適量的奶油、料酒、鹽、姜、蔥、蒜,放在抽屜上用大火蒸2小時,待五花肉熟後取出。糯米稍涼時取出,再取出人參、杏仁、大棗,其余取出,只留糯米保溫。紅棗放在小碗裏,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在上面;再把人參放在豬肚上。將原湯和人參湯倒入鍋中,煮沸,加入味精。喝湯吃豬肚糯米。
功效:健脾補肺,滋養補虛。適用於各種勞損、貧血、胃病、中氣不足、精神萎靡、浮腫、肺結核、小兒營養不良、發育不良及大病或手術後。每周服用1-2次,長期效果不錯。不適合急性發作。
白術燉五花肉:
材料:豬肚1,炒白術30g,檳榔幹10g(或鮮檳榔20g),蔥5根,姜5片,黃酒2湯匙。
制作:將豬肚反復洗凈(用面粉),用開水焯壹下,去掉黏膜上的臭味和白膩的東西,洗凈備用;將白術和檳榔壹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3杯,浸泡30分鐘,文火煎制30分鐘,取汁去渣。將五花肉放入砂鍋中,加入調料,倒入藥汁。如果藥汁不足,加入已淹過表面的水,小火燉至五花肉熟,取出五花肉片,蘸醬油和香油,作為壹道菜。
功效:此飲食由白豬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豬肉。白術有益氣健脾的作用;檳榔能消積導滯、消谷利水,具有益氣健脾、消谷破積的功效;五花肉還有補虛、健脾胃的功效。煮熟後切成小塊蘸食,容易消化吸收。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乏力、腹脹、大便稀薄不適等。方中檳榔有破氣耗氣之弊,用量不宜過大。以後每隔3-5天,停用本方3天,癥狀好轉時停用。
在豬肚中孵化蓮子;
材料:豬肚1(約500g),蓮子100g,味精和鹽,胡椒粉少許。
制作:用開水燙過豬肚後,用鹽或生粉摩擦黏膜和騷腺,反復沖洗至幹凈。蓮子去核,放入五花肉中,加入味精和鹽,加入適量開水,燉2小時左右,至五花肉熟爛。將煮熟的五花肉切成條狀,食用前撒上胡椒粉。
功效:本品能補脾胃、止瀉、補腎澀精、養心益氣。對蛔蟲引起的小兒心悸失眠、脾胃虛弱、寄生蟲病、營養不良等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胃病剛痊愈者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