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月球土壤已被取回。為什麽中國人總是執著於“種菜”?

月球土壤已被取回。為什麽中國人總是執著於“種菜”?

中國人有壹種妳不得不接受甚至全世界都佩服的天賦,那就是種菜!在中國的蔬菜愛好者眼裏,壹個地方只有兩種不同:會種菜的和不會種菜的。

我們的人民自古以來就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甚至現在他們還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點亮他們祖傳的種菜技能和訂購食物。

我們不種蔬菜,我們種生命。

嫦娥五號帶著月壤回國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六個字讓中國人種田的國術無所適從。

網友“恨鐵不成鋼”調侃:這麽大的球連菜都種不了,千百年來對奔月的執念終究是錯的。

65438+2月65438+7月,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成功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次壹起帶回來的月球“土特產”還有月壤。

作為壹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是深深植根於每壹個中國人血液中的民族基因,看到土就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什麽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個小菜園可以打理?

所以月球的土壤裏能種什麽,自然成了網友們的頭等大事。

微博科普在6月5438+07日發布的壹項“月球上的圖片有什麽用”的小調查中,相比其他科研選項,希望“種土豆”的網友最多,5萬人中有15000人支持,占比近三成。

網友:我無意科研,只想種菜。

然而事與願違,據央視新聞17晚報道,研究發現月球土壤無法種植蔬菜。

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球土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非常幹燥,因此無法種植蔬菜或土豆。

被靈魂擊中的網友們傷心欲絕,臉上寫著大寫的失望。

登月熱情壹落千丈,頓時變得索然無味。

就連央視新聞的標題,主持人朱廣權和手語老師似乎都流露出失望。

“不會種菜”這個詞甚至讀起來是壹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但是!作為壹個癡迷農耕的農業大國,妳就這麽輕易放棄了嗎?

不要!在中國人眼裏,沒有不能種的地!

西沙海灘,毛烏素沙漠,邊境高原,重度鹽堿地...哪壹個沒有被征服?

即使在南極,中國科考隊種菜也“哭”過隔壁的俄羅斯站。

除此之外,2019年,嫦娥四號不僅實現了首次探月,還在生物科普試驗載荷中成功萌發了棉花種子。

沒有條件,就要創造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

說到如何解決種田的問題,我不困。

評論區的網友瞬間歡呼起來,開始頭腦風暴:

不要放棄,在上面放點土肥料,挖個坑埋點土,數壹,二,三,四,五。也許會完成。

什麽鬼,哪塊地不能種莊稼?袁隆平眼前壹亮。

網友已經想好了故事的結局:

雖然月球土壤不能種植蔬菜,但科學家發現,長期的太陽風向月球土壤中註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未來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月球土壤中含有100萬至500萬噸氦-3,約為地球的100萬至1000萬倍。100噸氦-3可以創造的能量相當於全世界壹年消耗的能量總和。

結果,網友的反應是:

-月球上有巨大的能量!

哦哦,發電的時候有可能搞無土栽培嗎?

害,回去種地。

果然,中國科技的末日:種菜。

以及如何更好的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