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龍蝦是條蟲?
傳言小龍蝦不是蝦,是壹種昆蟲,外國人不吃。
向果殼網求證的科普專家瘦駱駝昨天介紹,小龍蝦是淡水小龍蝦的壹種,屬於甲殼綱小龍蝦亞科。它也有自己的學名,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的老家不在中國,也不在日本,而是遠在北美。它的主要棲息地在墨西哥灣沿岸,尤其是靠近密西西比河的河口。
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能在清潔環境和汙染環境中生存是這類蝦的特點。小龍蝦能吃很多,胃口很好。屬於雜食性動物,可以吃水生植物、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
記者昨日查詢,聯合國糧農組織有統計,全球小龍蝦年貿易量高達30萬噸。科普專家瘦駱駝說,在小龍蝦的故鄉美國,早在200多年前就開始了。
我吃了大量的小龍蝦,有很多專門賣小龍蝦的市場。歐洲國家也吃小龍蝦,但是日本人真的不愛吃小龍蝦,因為他們覺得小龍蝦肉比較柴。
用來幫日本人處理屍體?
據傳二戰時,日軍駐中國生化部隊對小龍蝦(小龍蝦的前身)進行了轉基因,並運到日軍駐地,以未完全火化的遺體為食。
確認
果殼網科普專家瘦駱駝表示,小龍蝦是小龍蝦的學名,不是前身。日本從美國引進小龍蝦的時間大概是1927,主要是作為牛蛙的飼料。此外,
小龍蝦確實是日本人帶到中國的,大概1929。也被用作飼料和食物,最早登陸的地方是南京附近。但此時抗日戰爭尚未爆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並未被日本占領。
區域,沒有處理屍體。
另外,抗日戰爭時期,基因的概念還沒有形成,更不用說轉基因了。
瘦駱駝說,“小龍蝦生存能力很強,但不具備處理汙染的能力。”
3餐廳小龍蝦大多來自河溝?
傳聞小龍蝦養殖成本高,零售價壹般2.50元/斤,無利可圖。市場上所有的小龍蝦都是閑散的農民在當地的河溝裏收集的。通常情況下,河流汙染越嚴重,水越幹凈,他們死得越快。
確認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助理邊江表示,小龍蝦生長在稻田和農村溝渠中,但僅靠這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此外,小龍蝦適應性強,繁殖能力強,被養殖成。
這個不高。目前,餐館裏供應的小龍蝦大多是人工養殖的。比如京城簋街最著名的小龍蝦馬驍,主要來自江蘇,與江蘇盱眙建立了專賣店。
Frontier說他去過江蘇盱眙的壹個特種小龍蝦養殖基地,對水的清潔度要求很高。小龍蝦可以在清水中生長,與鯽魚、甲魚、泥鰍的生活特性相似,可以在清水環境和汙泥環境中生存。
4體內各種重金屬超標?
據傳小龍蝦對有毒水的適應能力很強,鉛、汞、錳、鉻、砷等重金屬在體內的蓄積量可達正常值的幾百倍。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義昨晚表示,即使水環境中有重金屬,從生物富集的角度來看,壹般都集中在頭部,但不會積累太多重金屬,所以建議不要吃蝦頭。壹般只要是合法養殖的小龍蝦,問題都不大。
果殼網科普專家瘦駱駝表示,小龍蝦通過不斷蛻皮,可以將重金屬轉移到殼內,將毒素轉移出體外,所以其體內的重金屬不壹定超標。“從我查詢的目前監測數據來看,沒有發現小龍蝦重金屬超標。”
據悉,上海、蘇州、安徽等地對小龍蝦進行了重金屬含量調查,未發現問題。
5與橫紋肌溶解癥有關?
傳言患有肺吸蟲病的小龍蝦終身攜帶,容易引起橫紋肌溶解?
求證昨天,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表示,小龍蝦和螃蟹是肺吸蟲病的中間宿主,烤、炸、腌、醉等加工方法不能將小龍蝦體內可能攜帶的肺吸蟲病包囊(幼蟲)全部殺滅。市疾控中心表示,只要不吃生的或吃了壹半的小龍蝦和螃蟹,就可以預防肺吸蟲病。
據專家介紹,烹調溫度保持在100℃以上,時間不少於10分鐘,才能保證殺滅肺吸蟲病。另外,小龍蝦的頭部容易潛伏細菌和寄生蟲,壹般不吃。
2010南京出現壹例橫紋肌溶解癥,衛生部曾說與小龍蝦有關。但具體原因仍有爭議。
科普專家瘦駱駝告訴記者,吃小龍蝦可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癥,但概率較低,吃其他水產品也可能會有這種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