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轉發中共湖北省紀委湖北省監察廳關於媒體問政有關問題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201749號)文件精神,進壹步強調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規範化管理,通知如下:
壹是嚴格規範采購管理。各學校要嚴格落實學校食堂大宗物資集中定點招標采購、大宗物資比價、雙重采購等要求。貨比三家,質優價廉,堅持要證要票,不采購“三無”食品。各中小學食堂要嚴格使用後勤辦統壹定制的丹江口市學校食堂大宗食品購物清單(表①)。實施:在正規超市或公司購物壹定要有發票;在大宗市場購物時,五百元以上的單品必須開具發票,五百元以下的單品要使用此購物清單,否則視為空白,不予入賬。
第二,嚴格規範成本管理。各學校要嚴格執行《湖北省教育廳關於加強中小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的意見》(鄂教科20114)和《十堰市學生食堂管理和成本核算暫行辦法的通知》(十字)
[2017]26號)和《關於調整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學生用餐限量標準的意見》(丹教辦[2012]21號)、《關於進壹步加強營養改善計劃下學校食堂規範化管理的通知》(丹教辦201258)嚴格執行《丹江口市中小學食堂日核算表④》的使用和公示和《關於
第三,嚴格規範崗位管理。學校要全面落實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十條崗位責任制”。學校要根據學生就餐規模做好定崗定責定薪工作,合理調配人員。學校應當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的要求,設置采購、加工、倉儲、會計、出納、食品安全管理等崗位,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關鍵崗位要定期輪換。較小的學校,壹些工作
可由其他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兼任。”,即完善學校食堂的崗位設置,堅決實行食堂關鍵崗位“交接班制”。
同時,“五人制”、“飲食委員會”等文件的執行,必須是:人員、制度、宣傳、活動記錄。
第四,嚴格規範程序管理。各學校要嚴格執行《關於進壹步加強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規範化管理的通知》(丹教辦201258號)的各項規定,所附10表格要堅決執行。各崗位嚴格負責,簽字手續不準。食堂的日常管理臺賬和專用資金賬戶要相互核對。
多次下發規範學校食堂管理的要求。請按照各級文件要求,認真自查整改。今後,如發現個別學校違反《學校食堂管理條例》,將嚴懲不貸。
附:以上關於後勤和營養餐管理的文件,詳見丹江口市學校後勤和營養餐管理培訓光盤及《丹江後勤群,群共享》。
丹江口市學校後勤管理辦公室
關於進壹步規範學校食堂管理的通知[2]各鎮(街道)宣教辦(局)、松山湖科教局、市直各校:
學校食堂是學校後勤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和學校的穩定與發展。為進壹步加強學校食堂管理,規範學校食堂在經營、衛生安全、飲食營養、價格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師生權益,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是完善管理架構,落實監管責任。
(壹)完善管理機制,落實管理責任。各鎮街團辦(局)要安排人員負責轄區內學校食堂的管理,加強對學校食堂管理和衛生的監督。各學校應建立由校長為第壹責任人,分管副校長、總務辦公室、衛生、德育(政教)、安全等部門和師生代表組成的學校食堂管理組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選派符合條件的人員任命專職食堂管理員,負責食堂的全面管理,做好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防止各類事故發生(學校食堂管理員主要任務及日常檢查流程見附件1)。學校要從2012起用三年時間逐步配備專職(或兼職)營養師,負責食堂食品營養指導工作。營養師可以是校醫,也可以是相關專業的老師或者食堂經理,通過參加勞動部門的培訓取得相關資格。
(二)建立健全飲食管理委員會,發揮監督作用。各學校要把成立夥食管理委員會作為落實食堂監管、規範食堂管理的重要舉措,在本通知下發後半個月內迅速完善組織,發揮其監管作用。學校飲食管理委員會由專職(或兼職)營養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和家長參加,其中學生和家長代表不少於委員會成員總數的50%。校餐管理委員會獨立於學校行政架構,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幹涉其正常工作。校餐管理委員會應積極發揮監督作用,隨時了解師生對食堂的意見,對學校食堂的管理提出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學校食堂管理機構和食堂管理人員應當高度重視並積極回應相關意見和建議,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校餐管理委員會的組成和主要任務見附件2。
第二,完善管理機制,規範經營模式
學校食堂原則上由學校自行經營,不得擅自由他人承包。學校因地處偏遠、招工難等特殊原因不適宜自辦的,須報教育主管部門批準(解珍學校報解珍教育廳批準,直屬學校報市教育局批準),按照政府采購方式,由政府采購部門或委托采購機構招標采購具有相關資質的經營者。
(1)規範自營食堂管理。對於自營學校食堂,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可采取“自營+原料配送”的模式,通過公開招標或其他招標方式確定原料供應商。由政府采購部門或采購代理機構實施招標的,學校應組織糧食管理委員會參與相關招標工作;實行競爭性談判采購招標的,招標管理小組成員必須由夥食管理委員會成員(學生除外)及教師和家長代表組成,並保證半數以上成員為教師和家長代表。學校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壹家或多家原料供應商。原料供應商必須是正規合法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證照齊全,並根據食堂和就餐學生規模購買相應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
(2)嚴格管理食堂服務外包。應采取有效措施,規範實施服務外包的學校食堂管理行為。
1.建立業務準入條件和資質審查。簽約的學校食堂服務應是正規合法的餐飲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證照齊全,有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承包企業的註冊資本、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金額等資質條件應根據學校食堂就餐人數和食堂規模確定。餐飲企業應從事餐飲業務3年以上,有承包大型餐廳(2000人以上)的經驗。食堂管理負責人有餐飲管理經驗,熟悉食品衛生法律法規。4000人以上的學校食堂,應該由兩家不同的企業來經營。學校行政領導的直系親屬不得承包學校食堂的管理。
2.選擇最佳承包商。具有食堂管理資質的單位不少於3家參加食堂投標,並組織餐飲管理委員會參與相關投標工作。食堂承包不收承包費。在確定承包方時,要重點考察經營學校食堂的資質、規模、歷史和信譽、服務承諾等條件。特別是投標單位支付的餐費占食堂直接成本的比例,應作為重要的評標標準。
3.建立和完善資金監管機制。學生預付卡資金應統壹存入學校開設的食堂銀行賬戶,並根據食堂實際支出情況分期將資金轉入經營者賬戶,防範金融風險。
原料配送和食堂承包期限壹般不超過3年。要建立原料供應商和食堂承包商退出機制,在招標文件和商務合同中明確退出條件,違反相關條件的堅決退出。原材料配送供應商和食堂承包商的退出說明見附件3。
三、加強財務管理,規範財務行為
(1)獨立的財務核算。按照“統壹管理、獨立核算、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原則,學校食堂財務收支由學校財務部門管理,學校食堂財務收支核算設立獨立銀行賬戶和單獨賬冊。學生預付卡資金和現金收入統壹存入食堂銀行賬戶,收支管理嚴格。學校應定期或不定期盤點食堂庫存(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保證賬實相符。存貨的盤盈、盤虧、報廢、變質、毀損等報廢,應當計入當期收入和支出。
(二)實行成本核算。學校食堂應以服務師生為宗旨,不以盈利為目的,嚴格控制和規範運營成本。食堂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食材、燃料、水電、廚房人員等日常開支。食堂設施設備的購置和修繕不列入學校食堂支出範圍,所需經費由學校租金收入或公用經費支付。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從公用經費中安排食堂人員補貼,減輕食堂負擔。
學校食堂要努力做到量入為出。如有結余用於補助學生夥食或彌補未來虧損,不得用於支付教職工獎金、福利等費用。教師和學生的夥食應是同壹材料、同壹質量、同壹價格,沒有區別。
(3)加強金融監管。實行財務公開制度,學校食堂每月向師生公開財務收支情況;夥食管理委員會應當每季度對學校食堂的財務進行檢查,並及時向學校食堂管理機構反饋;學校每學期至少對食堂收支情況進行壹次檢查,檢查結果應當在校務公開欄公布;教育部門每年會同財政、審計部門對學校食堂財務狀況進行抽查。嚴禁弄虛作假、虛列費用、挪用學生餐費。對違紀違法的,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四、嚴格采購環節,確保原材料質量。
食堂的原材料是學校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鼓勵直接配送原材料,供應商由學校根據需要通過公開招標確定。
(1)簡化主食采購。建立正規的采購渠道,遵循屬地管理、專賣的原則,采購主食(米、面、米粉等。)和食用油由學校,與配送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廠家直接配送到食堂,減少中間環節。優先從國家糧庫和省市級以上名牌企業采購產品。
(2)肉菜定點采購。根據市農業局推薦的“菜籃子工程”原料供應商目錄,優先從市外蔬菜基地、當地屠宰場、養殖場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直接選擇優質蔬菜、肉類供應商。
(3)調味品采購的品牌化。食堂要優先選擇群眾熟悉、信譽好的品牌企業,與其代理中心簽訂直供協議。
(4)嚴格檢查食品驗收。采購的食品原料必須色、香、味、形正常,並取得供應商100%的衛生許可證和衛生檢驗報告復印件。采購的肉制品100%必須是定點屠宰場,100%必須取得衛生檢驗合格證。購買包裝食品時,商標應包括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和qs認證標誌。
五、合理營養,提供優質服務
(壹)合理營養。學校營養師負責對食堂做的飯菜進行營養指導。學校應當根據上級制定的中、小、青年學生營養膳食標準,科學制定周食譜,並公布周食譜。
(2)價格水平合理。學校食堂食品總體價格要大眾化,主副食品價格和套餐價格比例結構要合理,高、中、低檔食品比例要適度。
(3)品種和風格多樣。主食和副食的烹飪標準基本滿足各地學生的口味需求。在做好大眾化服務的同時,學校食堂可以適當多元化,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4)服務質量好。飯菜明碼標價,工作人員態度良好,行為規範,著裝整潔,佩戴工作牌。重視信訪投訴,食堂配有公告欄、意見箱、回音壁,及時回復。
六、時刻關註安全健康,夯實安全基礎。
學校食堂管理機構、管理者和承包商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關於進壹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意見》、《廣東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管理辦法》、 《廣東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員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采購要求憑證和票證管理規定》規定,各學校食堂應建立食品準入機制,堅持農藥殘留檢測制度,完善進貨臺賬,加強食堂人員管理,嚴禁“三無產品”和過期變質食品進入學校,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 落實食品留樣制度,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建立食堂安全制度,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預防事故發生。同時,學校食堂必須嚴格遵守從業人員衛生標準、食品生產加工的工藝規範、加工制作的衛生管理、功能間的衛生管理、餐具和用具的清洗消毒,建立健全食品驗收和存放的衛生制度,落實衛生自檢制度,全面保障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