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貴州:長桌晚宴與艷若桃李的酸湯魚,都是奪人口水的記憶

貴州:長桌晚宴與艷若桃李的酸湯魚,都是奪人口水的記憶

在去貴州之前,已經聽說過“黔之酸”。

到了貴州,壹路品嘗,總還是辣大於酸,幾乎是以辣為主。直到進了苗寨,才嘗到了令人難忘的酸湯魚。

時隔多日,那天入寨的熱烈場面仍在腦海裏翻滾。

寨門前廣場,排成行吹蘆笙敬酒的盛況,那是迎賓的“攔門酒”,先喝酒再入寨。遊人可以隨意品酒、拍照。那傘、那民族盛裝,那蘆笙歌舞…… 好美壹幅畫。

入住的“蘭桂村”,玄窗臨河觀景,苗家人稱美人閣,且有“美人閣上坐美人,美人坐在美人閣,美人閣上賞美人”之說。

最令人心動的是長桌晚宴。

那是苗家特有的迎賓禮。非常有趣的敬酒場面:壹排女生唱歌,壹排男生吹蘆笙,唱著歌端著酒,有三個或更多人,從上到下壹個接壹個,有四、五個碗,最下面壹個碗對準客人嘴……喝了酒,還趕緊給夾到嘴裏壹口菜。

滿桌子好菜有好多, 可我只記住了酸湯魚。

那辣,那酸,極酸極鮮,幾乎蓋過了辣。貴州的天不熱,就在20多度,下雨的時候還有點涼。這湯壹喝暖心爽,雨天去濕去寒,感覺全身細胞正能量全部調動起來,什麽感冒、胃寒壹去光!

在家吃的酸菜魚,和苗家酸湯魚簡直是無法比。

苗家的酸有其獨特制法: 事先將少量面粉與淘米水調勻,用文火加溫並不斷攪動,直至快沸騰時,將其倒入土壇,蓋壇口用稻草“蠻纏”。五六天後,混沌之中已然成酸,燒菜即可取用,又可向壇中加入新淘米水,下次再用。制酸的原料有三種:淘米水、西紅柿,還有用辣椒發酵。

苗家酸湯魚做法也獨特。

壹是取魚洗凈去臟剁塊放入冷水鍋,加調料及老陳醋(用特制的老魚酸更佳),煮沸。此為冷水酸湯魚。另壹法:選稻收季節稻田裏的鯉魚數條,不破肚取內雜,只開小洞取出苦膽,放進配好調料的沸水鍋,煮至魚背開裂即可。此法為連心酸魚湯。

苗家酸湯魚,那味特美特好,沒有吃過的人是無法讀懂的。

聽說,酸湯還有個傳說。 相傳古時,苗嶺山上住著壹位美麗的阿娜姑娘,能歌善舞,還會釀制美酒,香如幽蘭,清如甘泉……方圓百裏小夥都來求愛。

凡來求愛者,阿娜就斟上壹碗自家釀的酒, 不被中意者,只覺酒味甚酸,心裏透涼, 但又不舍離去。

夜幕臨近,蘆笙悠悠,山歌陣陣,小夥們房前屋後用山歌呼喚姑娘來相會,姑娘就隔著籬笆唱著:“酸溜溜的湯喲,酸溜溜的郎……三月檳榔不結果,九月蘭草無芳香,有情山泉變美酒,無情美酒變酸湯……

貴州還有句民謠: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 是說酸湯養人,壹天不吃就發慌。

苗家人家家有酸湯,這酸湯,是用取自高山清泉水和自種香糯釀制,味型獨特,酸鮮可口。難怪那天看表演,有壹群90多歲高齡老人合唱,獨特的嗓音令人震撼,那歌聲既如山泉清澈,又如大山沈穩,天地日月精華,賜於苗家人 健康 長壽。

苗家的酸湯魚,回味無窮。

貴州的高山清泉更令人難以忘懷,仿佛又見苗家姑娘唱歌敬酒上菜,我壹碗又壹碗喝著魚湯。我們也跟著壹起唱著:北京的金山上,阿瓦人民唱新歌……也有聽不懂的苗語,據說是最白最白的,要數冬天的雪,最甜最甜的,要數糖甘蔗, 最美最美的,要數酸湯魚……

感謝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