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農村的喪葬習俗有哪些?

農村的喪葬習俗有哪些?

農村喪葬習俗之壹(臨終)

人死了要搬到正廳鋪的臨時床上,這叫“移鋪”。成年人,有配偶,有子女,稱為生命的終結。按照舊俗,死人死在床上,鬼魂就會掛在床上,不能超度,死後也不能跨梁。

沒有生命跡象後,我們壹般會找有壹定經驗的家庭幫忙。在我們這種情況下,叫作撐客(持客),類似於總經理。在整個殯葬流程中處於核心地位,基本負責處理所有的人事安排和流程。因為像這樣的事情很突然,很復雜,家人通常還沈浸在悲傷中,大多數人都沒有太多的經歷。那時候大部分人的腦子都是空白的。親朋好友來幫忙,避免因為混亂而犯錯。因為有些環節出了問題,以後很難挽回和彌補,還會被外人恥笑,說明自己缺乏禮儀和涵養。

然後把家裏或堂前中堂供奉的神像遮起來,在門上斜貼白紙,蓋上門神,摘下紅對聯。祭祖牌位也要收好,葬禮後恢復原狀。這時候就要在門外放鞭炮,告訴天地鬼神。(所以壹般聽說農村有人家裏無緣無故放鞭炮,壹般是放炮的家裏有人死了。),同時會在堂前點燃蠟燭和香紙,不能熄滅,燒房子的門。家裏的寵物、家禽、貓、狗等動物要拴起來(圈起來),限制它們的活動範圍,防止與死者接觸。

農村的第二種喪葬習俗(喪)

壹般都是男家去殯儀館。見面後,我會說明原因。如果是患者,要說明疾病復發的時間和原因,什麽樣的搶救無效死亡;如果是急癥,也要說明是什麽時候什麽原因引起的,什麽補救措施無效而死亡。其他普通親友,根據情況,有其他人員去,或者打電話通知。

第三種農村喪葬習俗(算天數)

重要的親戚到來後,農村人請壹位熟知風水和日期的陰陽師來確定喪事、喪事和埋葬的日期、時辰和地點,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節農村喪葬習俗(喪葬)

按照陰陽師計算的時間。把棺材放在壹邊,先在底部撒壹層石灰,再放七個北鬥七星形狀的銅錢,這叫墊底。最後,在棺材底部放壹床被子。壹切準備就緒後,將死者移至棺材內,擦拭屍體,穿上壽衣。通常由兒童進行。棺材上方放著紙鶴。

第五節農村喪葬習俗(守靈)

守靈基本限三天,要待在棺材或棺旁,不能睡著。除了上廁所,守夜基本不再出靈堂,也可以代替守夜。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之內要回家探望,所以他們的孩子就在靈堂裏等著,直到他的靈魂歸來。至今,守靈是親人聚在壹起悼念死者,表達緬懷之情。

第六農村喪葬習俗(喪)

同時,院子裏要設置棺材棚。棺材前面放著麥片和煎餅,中間放著陶瓷鍋,還放著燒香和蠟燭,棺材下面放著燒紙錢的火盆。稻草鋪在棺材周圍,孩子和親人面對棺材,跪在稻草上。他們必須大聲呼喊,而不是靜靜地啜泣。

第七節農村喪葬習俗(請樂隊)

其實以前沒有請樂隊來講,但是村裏會有幾個固定的老人,會敲梆子,會敲鑼,會吹嗩吶等。,很有儀式感。不知道是現在繼承這些樂器的人少,還是時代的潮流,還是人們的攀比心理。現在流行請樂隊。專業負責的樂隊可以襯托現場,但也有樂隊在唱民謠,在跳舞。這裏暫時只是描述,不做過多評價。樂隊壹響起,葬禮進程已經進行了三分之壹。

第八節農村喪葬習俗(喪)

喪事過後,親戚、同事、朋友都會來吊唁。通常他們會先送禮物或者用火紙和花圈送給負責人,然後主人家會向孝布致敬。然後客人會把孝布帶到靈柩上,按規格領取。經過壹系列的程序,他們會燒紙添香,跪拜磕頭,然後父母會把孝心還回去。

農村第九種喪葬習俗(釘棺材)

這是葬禮前的最後壹道工序,棺材釘就要告別了。這時,死者子女的親屬會趴在棺材上痛哭流涕。

第十節農村喪葬習俗(喪葬)

鼓手在葬禮上演奏樂器並燃放鞭炮。主家會在通往安葬地的路中間,把棺材前的火紙盆砸碎,然後主家請來四個擡棺人,擡棺送葬。壹旦棺材沒有被擡到埋葬的地方,它就不能著陸。孝子手裏拿著畫像,穿著喪服,穿著戴孝布。過橋時,他跪著磕頭,扔紙錢,開槍。

第十壹節農村喪葬習俗(土葬)

到達挖好的墳墓後,校長和陰陽先生密切配合,完成了安葬。在墓穴中放入七枚銅錢,形狀為“北鬥七星”,然後將死者的棺材放在墓穴上方。陰陽師用指南針定好方位後,就掉進去了。親戚帶頭擡土撒進墳裏,然後主家請來的人蓋上墳,立起墓碑。儀式結束後,擺放供品,燒香,放鞭炮,演奏樂器。從大兒子開始,親朋好友依次磕頭三次。儀式結束後,清理幹凈後,焚燒大量的鬼制品,死者的衣服等。然後孝子們就可以解開孝服,準備返程了。

農村的第十二種喪葬習俗(安神)

回到家,大家依次走過門口的火堆。大兒子把遺像放在神壇上,依次給遺像磕了三個頭,才可以自由活動。

第十三節農村喪葬習俗(宴會)

安排親朋好友聚餐答謝。吃完酒席就可以分開回去了,基本上親戚都會留下來幫忙。然後我會付錢給樂隊和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