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指南1。加入戶外團隊。
從北京出發,會有很多團隊,壹般是兩天的周末團。
他們有在戶外領導團隊的成熟經驗。只要妳付了錢,按照他們的建議準備壹些戶外用品,按時組裝好,就會有人用車送妳,跟著他們走就行了。
壹般我都是周五晚上出發,坐通宵火車到徒步路線的起點——鴻門巖,下車開始爬山,壹般都是常規的五站反向穿越。全程食宿,團隊會負責,途中需要自己帶吃帶喝。但這些團隊大多在夏季會發三次左右的遊,只有少數有壹些特長的戶外團隊會在冬季發遊。
2.妳自己坐火車去吧
離五臺山最近的火車站叫五臺山站(鎮上叫沙河鎮,當地人也習慣這麽叫)。從沙河出發,可以坐小巴或者打車到鴻門宴開始徒步。小型公共汽車的價格是每人25元。打車的話壹般會從30元壹個人到40元。
即使是淩晨,壹般也不用擔心沒車下火車。五臺山站的火車很少,車站不是24小時開放的,候車室只有在火車近的時候才會開放。小巴和出租車司機也按照列車時刻表等客人。這條路從北京出發,來回只要兩天,而且不受季節限制。
以上兩種方式可以輕松到達大五代徒步的起點:洪門巖,而以下兩種方式可能無法直達洪門巖,有些不盡如人意。
開車
五臺山有三條進山路線。北線和西線都是盤山公路。冬天下雪時,道路濕滑,很難行走。當下大雪時,道路將被封閉。南線的金剛庫鄉,是離山谷最近的山。壹般不封路,也是離高速入口最近的。不過需要註意的是,徒步的起點是洪門巖,位於北線入口。
4.公共汽車
太原、忻州、北京都有景區直通車,非旺季具體車次不壹樣,本文不太了解。
2.如果五行排列為全穿,有兩種:反穿和正穿:
1.反向滲透
反向穿越是最常規的路線,也就是大多數徒步團隊最常用的路線:鴻門巖-北臺-浴室-中臺-西臺-吉祥寺-獅子窩(28km遠,寺內可住宿)-金閣寺(35km遠,大南莊農家院可住宿)-(古)南臺-關丹村/佛木洞,全程為壹。
反穿可以住獅子窩,也可以住大南莊的農家樂。住在獅子窩裏,第二天需要壹點匆忙。壹般第二天中午就能走完全程。返回需要包車到太懷鎮,再坐車回沙河鎮。
平穩佩戴
穿越線路比較長,有洪門巖-東臺-南臺-虎陰溝-佛母洞-南臺-金閣寺(剛好半路,大南莊可以住)-獅子窩(可以住)-梁青寺-西臺-中臺-浴室-北臺-洪門巖。全程約七十公裏。順川,平時住在金閣寺附近的大南莊。
3.生產線概述
因為五臺山周圍地勢比較平坦,沒有陡峭的山峰,所有的平臺頂部都可以直接下到臺懷鎮,所以除了以上兩條路線之外還有很多非常規路線。比如古臺和新臺貫穿十站,又比如我們冬天在五臺山選擇的路線是壹些壹日徒步路線:鴻門巖-東臺-鴻門巖-北臺-浴室-中臺-砍到臺懷鎮的神像寺,全長25公裏。
具體可以參考六足或兩步路等戶外軟件查詢路線。五臺山的路線整體來說不難,路線的爬坡度也不大。就連汽車都連到了每個站臺的頂部,貫穿五臺的徒步路線大多都是沿著這些路,抄近路,走壹些捷徑。
總的來說,對於有運動習慣或者經常爬山的人來說,兩天基本可以走下來50公裏。然而,對於不每天鍛煉的戶外小白來說,仍然有壹些困難。大型商業徒步團隊往往有小白,能全程跟隨的不到四分之壹,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
如果中途放棄,自然有很多不便。需要聯系當地農家樂或司機打車下山,也可以在吉祥寺坐景區班車回山。價格從30到50到180不等。
冬天的五臺山,如果遇到下雪天,路軌會被覆蓋。如果妳走小路,妳要小心。尤其是下山途中的各個站臺頂部(北臺、中臺、浴池等。),這些非常規的徒步路線,足跡更淺,坡度更大。
當然,如果是戶外旅行,最好結伴而行,團隊裏肯定有人認識路。現在手機APP查詢徒步路線非常方便。徒步者可以自己下載,出發前提前準備好路線。
3.赴臺遊預算其實是壹條逃費路線,但景區似乎默許了臺灣的遊客,對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完全開放。
就北京出發來說,戶外團壹般都是大巴車運送,負責壹餐壹夜,300-400之間。另外,支付部分打車費用需要50元左右。加上自帶路費之類的,500元左右。
如果自己去,北京臥鋪往返五臺山站200元左右,五臺山站往返景區50-60元。此外,住宿和膳食都很充足和節儉,冬天的價格也比夏天便宜。總的來說,相對於戶外拼團,節省有限,還需要500元。
4.臺懷鎮住宿大朝臺徒步路線上,除了寺內的素食和熱水,沒有其他供給。山腳下的臺懷鎮是典型的旅遊小鎮。夏天冬天吃住都很方便。壹半以上的生意都集中在書香寺和戴羅定之間,還有壹部分位於南山寺附近。妳可以提前在網上預訂。
不過村裏的農家院網上信息比較少,冬天情況不明。如果寺內住宿條件差,介意衛生,建議自備睡袋;農家院的住宿條件稍微好壹點,當然沒有上淮鎮的標準酒店好。
臺懷鎮的超市和餐廳都很方便,多是面館,臺菇的特色菜壹般都比較貴。另外,五臺山景區還有壹些位置不錯的餐廳。就是簡單的用壹些粗糙的工藝提前加工有限的食材,然後用壹些下腳料來欺騙遊客。謹慎還是要的。
最後,吃素食和住酒店壹定要尊重寺廟的規矩,不要喧嘩,不要吃肉,包括泡面。提前準備壹些零錢,還壹些香火錢。
5、註意事項飲食準備
1.水:
夏天出汗多,全程約2L。但是,平臺頂部的每個寺廟都有熱水供應。由於夏季擁擠的天氣,熱水供應可能會被切斷。建議帶上保溫水壺,加壹升礦泉水備用。
冬天的五臺山,暴露在外掛系統下的普通非保溫水壺,因為結冰而無法飲用。保溫功能不好的水壺,可能很快就會變成冷水。同時每個平臺頂部都有僧人居住,可以提供熱水,冬天喝水本來就少。所以帶個容量大壹點的保溫水壺就夠了。
吃東西:
夏天泰鼎所有的寺廟都提供快餐和熱水,但是要趕上開飯(6點,11點,17點),要趕在大多數人前面。所有的素食都很簡單,適不適合因人而異。建議帶上壹些幹糧。
冬天只有東臺提供快餐和熱水,其他寺廟據說只提供熱水。因為冬天食物中的水分會結冰,所以路餐盡量避免水分過多。否則味道會變得又硬又難吃。
吃素菜的時候也要註意尊重寺廟的規矩,吃素菜什麽都不說,飯後主動捐點香火錢。
氣候
因為設備和氣候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放在壹起。
五臺山雖然緯度比北京低,但由於地勢高,氣候寒冷,靠近東北。太定和太懷鎮海拔差約1000米,季節變化的節奏也是壹個月左右。
五臺山是典型的山地小氣候,多變,尤其是夏季。中午還在曬太陽,晚上就要下雨了。絕大多數情況下,天氣預報只能作為參考,除非有大範圍冷暖氣流過境,才會具有普遍的參考意義。
臺懷鎮海拔1800,平臺頂部海拔2800-3000之間。氣象溫差大概六七度。再加上多風的山頂和細致的風寒效應,實際體感溫差可以達到十幾度。
夏天主要是防風防雨,冬天主要是防風防寒,壹年四季晴天都要防曬。所以裝備的準備原則就是隨身攜帶,特別適合寒冷的冬天。
夏季裝備
1,中高筒防滑登山鞋運動襪。普通的運動鞋,普通的低胸棉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會行動不便,容易滑倒,容易踮腳。
2.夏天,潮泰對衣服要求不高。普通運動褲,壹件長袖,壹件短袖,壹件厚外套就夠了。天氣變了,天黑了,還是有點冷。另外,以防萬壹,壹定要準備雨衣,因為風大,不要帶壹次性的。
3、配件:有蓋漁夫帽,可以防曬;帶上壹副護膝,支撐膝蓋,防止受涼;如果妳使用登山杖,妳可以帶壹副半指手套。
4.此外,由於第五大道去朝泰的路上會有壹些沒有鋪好的土路,乘坐景區車輛的遊客很多,經常塵土飛揚。帶上壹兩個魔法頭巾或者口罩,可以防曬防塵。
戶外裝備最好配備登山杖,比較實用;壹定要帶上手電筒或者頭燈,以防需要夜間行走。
冬季裝備
冬天,臺懷鎮的最低氣溫大多在零下10度以下,站臺頂部的溫度低至零下20度。如果疊加風寒效應,體感溫度接近零下30度。如果我趕上壹波冷空氣和大風,最低溫度差不多零下40度。
所以冬天的五臺山需要特別準備,衣服要外緊內松,進行多層保溫。
1,高幫登山鞋,高筒登山襪。建議不要穿低幫鞋,低幫鞋容易進空氣和空調,因為妳經常走來走去,所以不需要給鞋子加絨。如果沒有專業的冬季登山襪,至少要穿兩雙厚的秋季運動襪。
2、下半身要標配三層:排汗內衣,厚絨衣,硬殼厚褲,外加保暖護膝。即便如此,防風性能壹般的褲子,遇到大風也會瞬間被風吹穿;但是讓膝蓋和腳保持溫暖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3、上身著裝:建議在標準三層的基礎上加壹層保暖層。保暖層可以是雙面絨或者雙面絨加羽絨(有朋友用護腰,據說保暖效果很棒)。夾克應該防風效果不錯,小夥伴也穿滑雪服,效果也很好。
4.配件:
配件是關鍵,配件是關鍵,配件是關鍵。
頭:抓絨帽可以加壹層防風帽(外套的帽子會影響視線)
脖子:抓絨領有點細,需要加壹條厚圍巾。同時可以在裏面加兩個頭巾。這個位置並不過分。
手套:壹定要有能抗風的厚羊毛,最好是連指手套,裏面最好放壹只薄羊毛手套。其實像我們這種普通的厚冬手套還是可以的,但是基本上只能揣著口袋走路。
臉:切記臉不要暴露,容易凍傷。所有的圍巾和頭巾也可以禦寒,但是經常需要整理。可以帶只露出嘴和眼睛的口罩或頭罩。切記不要戴眼鏡,呼出的熱氣會很快結霜結冰。
5.另外,凍瘡習慣性復發,戶外愛好者建議帶壹套備用裝備,以免急用。在極寒大風的情況下,暖貼效果不好,但也要為手腳帶壹些。衛生巾可以用來擦幹身體。
6.註意事項:
如果手套不保暖,登山杖就會太冷而無法使用。可以帶壹雙保暖的護膝,保護容易著涼的膝蓋。
雖然保暖很重要,但服裝配飾要松緊適度。太松會增加空氣對流和保暖,也不能太緊,以免影響血液流動,更容易凍傷。不要隨意脫手套。
最後要準備壹些必要的證件,現金,衛生用品,電子產品,必備藥品:創可貼,凍瘡膏,護手霜,活血化瘀,跌打損傷等等。
6.寺廟遊覽佛教活動五臺山寺廟,每年都有許多佛教活動,如農歷七月十五的蘭花節,農歷六月的騾馬節,農歷九月三十的阿彌陀佛聖誕節,農歷十二月初八的釋迦牟尼法會,農歷四月的十寺法會。
此外,還有不定期的佛教文化節,農歷每月初壹,搶頭柱香的習俗,也是人頭攢動。
佛教的儀式很多,很多幾乎都是不完整的。雖然遇到熱鬧的儀式的體驗很特別,但是卻享受不到安靜的寺廟氛圍。妳有得有失,隨緣就好。
壹般來說,夏季氣候舒適,樹木成蔭,遊客較多。冬天因為冷,幹凈了很多,經常可以看到紅墻寺廟映襯下的白色雪山,別有壹番風味。
訪問建議:
臺懷鎮最著名的五座寺廟(書香寺、吳冶寺、塔元寺、仙通寺和菩薩頂)位於壹條幾乎緊密相連的線上。
吳冶廟裏到處都是香火,這是當地的壹種信仰。塔院寺是大白塔所在的地方。菩薩頂上有壹個108的臺階,可以俯瞰剛才的寺廟。下了菩薩頂,過了橋就是代羅定的起點。
如果生活方便的話,可以從書香寺出發,依次走過吳冶寺、塔元寺、仙通寺、菩薩峰,然後開始小朝臺之路。有些寺廟需要額外收費,十元左右不等。記得提前準備好現金。
當然,沒有必要去參觀這些寺廟。相反,壹些小寺廟,因為遊客少,觀賞和拍照的體驗更好。
7.關於凍傷最後,由於很多人把冬朝五臺山作為雪山徒步的首選,而且在徒步過程中,腿部會聚集血液,上肢和頭部更容易凍傷,所以本文特意附上了關於凍傷的相關介紹。
(以上文字幾乎都是原創,以下為了全面介紹凍傷,綜合摘錄了很多網絡文章。)
1.凍傷的概念:
凍傷是寒冷和潮濕對人體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損傷。輕者可引起壹過性皮膚損傷,應及時治療;嚴重時會造成永久性性功能障礙,需要專業治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需要緊急搶救。
凍傷開始是皮膚發紅伴瘙癢,進壹步凍傷會變白麻木。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患處會變得幹燥堅硬,最終變成壞死的黑色。如果不治療,會造成肢體壞死或永久性疤痕。凍傷對人體的傷害不亞於燒傷。
2.凍傷的原因:
凍傷最容易發生在四肢末端,如手指、腳趾、鼻尖等部位。在低溫環境下,這些部位處於血液循環的末端,最容易受傷。
濕度是促進凍傷的第壹重要因素,所以要保持凍傷部位、內衣、帽子、口罩的幹燥。
風是促進凍傷的重要因素。風能加速熱對流和熱量散失,促進環境溫度降低。風速越大,人體消耗的熱量越多,越容易造成凍傷。同樣的低溫,沒有風的情況下不壹定會凍傷,有大風的情況下會凍傷。不同的風速導致不同程度的凍傷。
3.凍傷過程:
登山或戶外活動中的凍傷往往發生在妳不註意的時候。發生凍傷的地方,血管往往遇冷收縮,血液循環不暢,導致麻木。
有經驗的人會有意識地活動腳趾和手指,手腳感到麻木後會立即采取措施溫暖麻木的肢體。如果有必要,他們可以將手和腳放在自己和同伴的手臂中。缺氧會降低身體的代謝率,水分會使血液變稠,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凍傷更容易發生。
有風時不到壹分鐘即可發生裸露皮膚凍傷,新凍傷的組織呈白色(缺血)或紫色(淤血)且堅硬。同行成員應該經常互相檢查。
4.凍傷診斷:
壹旦凍傷和皮膚表面,患處刺痛並逐漸感覺麻木,皮膚僵硬、蒼白或有藍點。體溫恢復後,會出現充血、水腫,並伴有局部發熱、瘙癢或灼痛。癥狀消失,幾天後恢復,皮膚上不留痕跡,功能不受影響。
二度凍傷到達真皮,患處紅腫疼痛,數小時後會出現水泡。癥狀消失,幾天後恢復,皮膚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功能也不受影響。
三度凍傷到達皮下組織,患處皮膚呈青紫色或藍色,皮膚會逐漸變黑壞死。皮膚恢復後出現斑點和功能障礙,是凍傷的嚴重表現。
四度凍傷是最嚴重的凍傷,損傷皮膚甚至骨骼。皮膚呈紫黑色或青灰色,然後組織壞死。後期皮膚會留下斑點和功能障礙,甚至會導致截肢和殘疾。
5.凍傷的後處理:
1,凍傷救治的第壹步是撤離和保暖。即使不方便撤離,也需要提高警惕,盡可能采取進壹步的保暖措施。
註意解凍後的組織非常敏感脆弱,解凍後組織的再凍傷比剛開始不解凍危害更大,所以如果傷者需要帶著凍傷的腳行走或者撤離時凍傷部位可能會結冰,就不要先解凍。)。
2.如果手腳凍傷,可將手或腳浸泡在38~40度的溫水中,直到凍傷部位的皮膚顏色恢復正常。患者也可以將凍傷的手放在腋下,讓凍傷部位慢慢恢復溫暖。
如果耳、鼻、面部凍傷,可以用42攝氏度的溫水浸泡毛巾進行局部熱敷,也可以戴上手套或用化妝棉、紗布墊輕輕覆蓋凍傷部位,直至皮膚顏色恢復正常。
3.當皮膚紅潤如絲,說明已經完全解凍;復溫後可立即局部塗抹凍傷外用藥膏。
此外,二度凍傷的情況下,復溫後皮膚會出現水泡等創傷性病變。盡量不要自己處理外傷以免感染,盡快就醫。
4、切記:凍傷處不要用冰雪揉搓,不要飲酒,會增加散熱,甚至造成局部損傷;
不要用火烘烤或將凍瘡放入過熱的水中,會導致局部組織壞死,加重凍傷;
不能用手揉搓來重新加熱,所以產生的熱量極低,而且還會傷害到冷凍的脆弱組織。
五臺山景區門票價格:/trip /trip/19828.html
五臺山景區附近美食推薦:/石梅/116425.html
五臺山景區附近住宿:/trip/1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