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釋永信懺悔:是佛門敗類還是少林寺英雄?

釋永信懺悔:是佛門敗類還是少林寺英雄?

那麽,釋永信到底是佛門敗類還是少林寺英雄呢?也許包括佛教界在內的普通人的看法完全不同。有人認為釋永信是佛教的改革家,他把少林寺建設成了世界壹流的寺廟,他也成為了佛教乃至整個宗教界的浪漫主義人物。但也有人認為釋永信的所作所為違背了佛教的宗旨,把少林寺這個佛教聖地變成了壹個硝煙彌漫、邪障重重的世俗之地。他是個信佛的造反者,被趕出了山門。但是在實踐檢驗真理的指導下,或者說禪宗,誰能把少林寺做大做強,不管是白貓黑貓,不管是造反派還是弟子;誰能拿到錢,不管是乞討還是騙人,誰就是方丈,誰就是方丈。於是,釋永信成了少林寺的英雄,假扮英雄,開始了佛教的反面,導致了今天的少林寺。無論如何,把佛寺聖地變成旅遊景點是從少林寺開始的,始作俑者是釋永信本人。把少林寺變成商業寺廟,成為中國佛教寺廟快速發展的壹種模式。這種所謂輝煌成就的背後,是以犧牲寺廟的純潔和佛教的神聖為代價的,也是以犧牲自己的道德墮落和私欲膨脹為代價的。寺廟不再是佛教徒和信眾朝拜的聖地,而是充滿銅臭味和商業汙垢的墮落之地。連他自己也失去了佛性,天天追著狗馬的淫蕩。在耀眼威嚴的外表下,他是壹個披著袈裟的魔鬼。他為了滿足個人欲望,出入配有專職司機的豪華轎車,穿著價值1.6萬元的天價道袍。他住在高級酒店,天天喝酒吃肉,據說還破戒包養情婦,生活腐化墮落,完全背離了出家的本分。和那些暴發戶,那些有錢沒心沒肺的富豪差不多。以前佛教裏有個笑話,說狗肉穿過腸子留在佛心裏,而釋永信住在佛寺裏,看不見佛。雖然少林寺,以及釋永信本人,都沒有對此事做出任何表態。也許他們能否定的只是這份悔過書,而不是釋永信的自取其辱;但是很難否認裏面列舉的事實。釋永信對少林寺聲譽的影響,不僅玷汙了少林寺這個千年古剎,也給中國佛教的發展蒙上了壹層陰影。同時也讓自己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人們會說,釋永信這種事業心很深的人,連自己都超度不了,那他還能超度眾生嗎?由此我想到豐子愷的散文《沒有靈魂的佛》,講的是他的房子圓緣堂,1938年被戰火燒毀。有人替他感到委屈,認為他平時壹心向佛,到頭來卻得不到佛的加持,也就是所謂的見命語堂也毀了,眾生都滅了佛。持這種觀點的人,據說是佛教信徒。他們信佛只是為了保自己平安,或者是因為作惡,求解脫。信佛就會得到利益,壹定能辟邪。不然信佛,拿錢拜佛為了什麽?按照豐子愷的說法,這些人早就看膩了,不屑與他們交往。他們不相信佛教的道德,只相信佛教帶來的利益,並不是真的修行。他們只關心和佛做生意。按豐子愷先生的說法,就是說他們靠佛來牟利,吃佛的飯,或者用香火錢跟菩薩做生意。這些人應該被稱為反佛教徒。這些人大多自私醜陋。別人的私欲比不信佛的人要深得多。他們對佛教和素食的虔誠,都是為了個人的快樂,就像商人以資本牟利壹樣。所以豐子愷認為,真正信佛,就要拋開私利,實現佛的物我合壹,要有寬廣的慈悲之心,不僅要愛自己,也要愛和關懷所有的學生。另壹方面,那些反佛的人珍惜東西,與人的痛苦無關。事實上,他們與齊宣王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善良到幫助動物卻不幫助人。這些人已經是壹群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忘了源頭,見小失大,本末倒置的瘋子了。我覺得用豐子愷的角度來衡量釋永信的所作所為是非常合適的。釋永信充其量只是豐子愷筆下的那些反佛人士。身處佛寺,他們沒有專心拜佛,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他們吃素,都是為了私利,或者是為了壹座寺廟。說到底,他們是想用自己的佛門功夫和菩薩討價還價。香火的高峰和香客的雲霧背後,隱藏的是佛教的危機和佛教的大不幸。現在,中國的佛寺大多以少林寺為範本進行改造;而那些方丈也爭相效仿釋永信,成為改革者和企業家。至此,我有壹個疑問:少林寺是不是所謂佛教改革的必經之路?這是佛教在人間發展的必然結果嗎?難怪那些信徒會有佛無靈的想法,因為現在的佛已經變成了金玉滿堂的佛;佛身背後,有壹只虎口帶血,偷窺信徒口袋的老虎。壹個多世紀以來,人間佛教的興起,是由於太虛大師等壹批佛教思想家的真誠推動,是佛陀根據佛教的基本原理,對轉型社會和現代生活中許多不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長期創造性思考的積累。因此,人間佛教理論被視為20世紀中國佛教智慧的結晶。而釋永信的改革是不是人間佛教的延續和發展?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佛教的人化,不如說是商業化或庸俗化,這是佛教發展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