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手抄報內容如下: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壹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就來介紹家鄉的飲食小風俗。春節這天,人們會早早的醒來,在開口說話之前,壹定會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點,吃上壹兩口,我們稱之為“開口糕”。
薄薄的糕點吃在嘴裏,軟軟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口,從嘴裏蹦出的話也壹定是甜甜的了。“糕”與“高”同音,小孩吃了開口糕,預示著新年中個子長得高,成績節節高;大人們吃了,在新年中壹定“福運高、財運高”;老人們吃了則希望來年“福壽高升”。
過年,是指過“年節”,即現在所稱的“春節”。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竈日(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或正月十九止,將近壹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即現在所說的“春節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