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高校食堂管理?1.建立健全高校食堂管理機制。
教育部在《關於加強高校食堂管理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雖然改革了學生食堂的運行機制,但高校作為甲方所承擔的管理和監督的權利和義務沒有改變?。因此,有必要建立壹種有利於促進高校食堂管理和保證食堂快速發展的機制。
1,加強大學生食堂的管理和監督。
大學生食堂的管理機制已經改革,但作為甲方學校,其管理和監督的權利和義務沒有改變,其法律責任和風險沒有改變。因此,我們應該建立壹個由校長和相關機構領導的監督管理小組,如監事會、協調委員會、公共衛生管理監督委員會和食品管理委員會。這些機構應承擔食堂的日常管理和監督職能。同時,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食堂管理的監督評估,把高校學生食堂監督管理作為壹項經常性工作來抓。
2.建立嚴格的大學生食堂管理準入制度。
學生食堂作為學生生活的必要場所,必須嚴格監管,嚴格實行學生食堂承包。特別是公開招標制度,尤其是對外承包,要全面審查投標人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財務能力、資質和信譽,以及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健康狀況。要真正把那些實力強、信譽好、願意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的企業或個體經營者引進高校,堅決把那些半路出家、自謀職業的放了。學校還應與中標單位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明確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明確質量要求和處罰辦法。
3.建立健全大學生食堂管理規章制度,按規定合法經營。
因此,高校要積極宣傳《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學校食堂和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采購驗收辦法、工作人員日常工作標準、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等各項管理,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
二、加強高校食堂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建立健全食物中毒、疫情、疾病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高校師生創造衛生安全的環境。同時,做好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嚴格控制原料采購、驗收、儲存、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確保食品衛生安全,防止各種因素引發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1,加強食堂從業人員管理。
壹方面,新員工和臨時員工需要獲得“健康證明”才能參加工作。另壹方面,員工患有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時,不得從事直接接觸食品的工作,要求員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第三,組織炊事員學習《食品衛生法》的內容和意義,張貼在廚房櫥窗,將《食品衛生法》小冊子發放到各班(組)供大家參考。第四,定期邀請防疫站的醫生給炊事管理員上衛生課,講解腸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的預防,教授食品衛生知識、營養衛生和食物搭配方法。第五,加強廚師培訓,定期選派有壹定廚藝、有發展前途的同誌到烹飪學校學習烹飪,充實了廚師隊伍,提高了食堂飯菜質量。
2.加強食品衛生管理。
監督食堂建立有效的衛生規章制度。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應執行衛生規定,做到蔬菜與肉類分開加工,生食與熟食分開添加,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並由專人負責學校食堂供應食品的留樣,留樣後必須在保鮮櫃中保存48小時,使留樣率達到100%。
3.加強糧食采購管理。
食物(肉、禽、魚、蛋、米、面和副食等。)日常采購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禁止采購有毒、有害、腐爛、酸敗、發黴、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物應該分類,放在架子上,離地存放。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應立即處理掉。
4.加強食堂的安保。
加強食堂等易發生安全事故場所的安保工作,嚴格詢問非相關崗位進入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情況,防止中毒事件發生,確保學生就餐安全衛生。
第三,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價格管理的長效機制
學生食堂是公益性的,給予其壹系列優惠政策,使其食品價格在壹定程度上低於市場價,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在陜西CPI快速上漲的情況下,優惠政策的作用有限,政府和學校補貼的財力也有限。在價格漲幅高、持續時間長的情況下,只能盡可能起到穩定糧價的作用。因此,要建立長效機制,保持高校食堂飯菜價格相對穩定。
蔬菜種子多樣化,降低食品成本,營造良好舒適的就餐環境,是辦好學生食堂,提高食品質量的前提。辦好基礎餐的核心是做好大鍋菜,菜價低是大鍋菜的重中之重。因此,學生食堂必須以公餐為基礎,從就餐者的實際經濟情況出發,讓大多數就餐的學生,特別是經濟困難的學生吃得起、吃得好、吃得好,是辦好大學食堂的基本原則。
1,全面推行招投標和集中定點采購制度。
嚴格控制采購,及時了解市場情況。食堂管理人員應跟蹤采購,了解市場情況,做好采購監督工作。采購時貨比三家,盡量采購質量好、價格低、質量好、品種好的蔬菜,積極改善夥食。在食堂大宗物資采購中,如米、面、油、調料、肉、禽、蛋、燃料等,全面實行招標、集中、定點采購制度,從合法經營單位采購餐飲物資,嚴密監控采購全過程,堅決杜絕各種不良行為,制定嚴格的監管措施,發現問題迅速處理。
2、建立高校食堂原材料儲備制度。
充分利用市場價格變化,儲備部分米、面、油、肉、蛋,加強儲備原料管理,防止腐爛、黴變、變質。同時,與大宗原材料供應商建立長期采購合同,轉移部分價格變動帶來的漲價風險。
3、建立食堂食品價格調整記錄制度。
為保持高校食堂飯菜價格相對穩定,維護師生合法權益,高校後勤管理部門應加強市場原材料價格監測,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校食堂飯菜價格調整備案制度,並將其作為高校食堂對外招標的必要條件。當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到壹定程度時,食堂經營者可以向高校後勤管理部門申請調價。但每次調價的品種和幅度必須限制在壹定比例內。當原材料市場價格下降時,學校食堂必須按規定降價。同時,將調價品種和調價理由張貼在營業場所的顯著位置。
四、對高校食堂的綜合評價,實行不淘汰。
根據高校食堂管理的相關規定,首先要制定高校食堂年度考核指標。每學期,由高校領導、後勤管理部門和學生代表組成的考核小組不會對學校所有食堂經營情況進行考核,連續兩年得分最低的食堂經營者將被取消下壹年度大學食堂經營權的投票資格。從而調動食堂經營者的積極性,提高其管理和服務質量。
高校食堂的改革發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而是結合各地區、各高校的具體特點,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完善運行機制,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只有運行機制完善,員工的積極性才能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才能越來越好;同樣,通過各種渠道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服務質量必然會不斷提高,也能促進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和創造力,幫助食堂管理者更好地探索和完善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