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元宵節人們幹什麽?元宵節吃什麽?

元宵節人們幹什麽?元宵節吃什麽?

元宵節人們舉辦的活動

1、鬧花燈

節日當天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始於西漢,正月十五是壹年壹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人們遊覽在街道,欣賞這夜間的美景。

2、猜燈謎

也叫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壹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舞龍燈

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壹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

4、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壹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

5、劃旱船

民間傳說劃旱船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壹樣,手裏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壹面跑,壹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元宵節吃的食品

正月十五吃元宵,這個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當時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叫“ 浮元子”,後稱為“元宵”。

北方現在依舊稱“元宵”,南方叫“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但是裏面的餡料差不多,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還有新開發的鮮花餡或巧克力餡,用糯米粉包裹餡料成圓形,采用湯煮、油炸、蒸食等方法,有團圓美滿之意。

百度百科-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