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鮮艾葉20克,雞蛋兩個,紅糖25克。
制作:將艾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1000 ml,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熬25分鐘,停火,過濾,收集藥液備用;將紅糖切成片;煮雞蛋,去皮。
將煮好的雞蛋放入鍋中,加入艾葉液和紅糖。
艾草對煮雞蛋的影響
艾草煮蛋不僅能治感冒痛經、唇青舌腫,還能補血活血、扶正祛邪。比如我經常怕冷,手腳冰涼,口唇發青,小便長,大便稀薄不成形,胃寒疼痛,月經紫暗有血塊。這類感冒病雖然有各種叫法,但都可以靠“溫補止痛”和“溫補止痛”。
艾葉煮雞蛋。艾葉有壹種特殊的味道,據說在民間可以驅蚊驅邪。在醫學上,艾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適用於腎陽不足、女性宮寒癥的老年腹瀉。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葉不僅記載艾葉、艾蒿,還記載艾葉(產於周琦,今湖北蘄春縣新洲鎮),可入藥。cv的區別。艾蒿栽培品種艾琦,原種(野生種)是栽培品種高大,高度150-250 cm,香氣濃郁;葉厚紙質,被毛密而厚,中部葉羽狀,上部葉通常不裂,橢圓形或長圓形,最長7-8厘米,寬1.5厘米,葉常揉成棉絮狀。入藥,性溫,味苦,辛,微甘。
全草入藥,具有溫經、祛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的作用。歷代醫書記載為“止血之要藥”,是婦科常用藥之壹,尤其用於治療虛寒型婦科疾病,也用於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可預防產褥期燒水、洗澡時的母嬰傳染,或制成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虛寒胃痛。艾葉經幹燥、搗碎制成“艾絨”,可制成艾條用於艾灸,也可作為“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被用作壹種殺蟲農藥或熏制煙草作為壹種房間消毒和殺蟲劑。芽和幼苗被用作蔬菜。
(母雞的)蛋
甜;性別平等。歸肺;脾臟;胃經。滋陰潤燥;養血生胎。主要發熱和無聊;幹咳,聲音嘶啞;眼睛發紅,喉嚨痛;胎動不安;產後口渴;腹瀉;瘧疾;燙傷;皮炎;虛者勝弱者。
1.健腦益智
雞蛋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的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所含的膽堿可以提高各個年齡段的記憶力。
保護肝臟
雞蛋中的蛋白質可以修復肝組織損傷,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以促進肝細胞再生。還能增加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3.動脈硬化的預防和治療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取得了驚人的成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4 ~ 6湯匙。3個月後,患者血清膽固醇明顯下降,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預防癌癥
根據對世界人類癌癥死亡率的分析,發現癌癥死亡率與硒攝入量成反比。雞蛋富含硒。
延緩衰老
很多老人的長壽經驗之壹就是每天吃壹個雞蛋。
6.美容護膚
雞蛋中還含有豐富的鐵,鐵在血液中起到造血和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的作用。人類面部的紅潤之美離不開鐵。如果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人的臉色會變黃,皮膚會失去美麗的光澤。可見,雞蛋的確是保養皮膚美容的重要食物之壹。
苦惱
艾草與中國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到端午節,人們總會在家裏放上艾草“辟邪”,曬幹的植物浸泡在水中消毒止癢。媽媽們經常用艾草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綱目》不僅記載了黃花蒿和艾葉,還記載了艾葉(產於周琦,今湖北蘄春縣新洲鎮)可以入藥。cv的區別。艾蒿栽培品種艾琦,原種(野生種)是栽培品種高大,高度150-250 cm,香氣濃郁;葉厚紙質,被毛密而厚,中部葉羽狀,上部葉通常不裂,橢圓形或長圓形,最長7-8厘米,寬1.5厘米,葉常揉成棉絮狀。入藥,性溫,味苦,辛,微甘。?[1]?
全草入藥,具有溫經、祛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的作用。歷代醫書記載為“止血之要藥”,是婦科常用藥之壹,尤其用於治療虛寒型婦科疾病,也用於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可預防產褥期燒水、洗澡時的母嬰傳染,或制成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虛寒胃痛。艾葉經幹燥、搗碎制成“艾絨”,可制成艾條用於艾灸,也可作為“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被用作壹種殺蟲農藥或熏制煙草作為壹種房間消毒和殺蟲劑。芽和幼苗被用作蔬菜。?
艾草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通十二經脈,回陽,調氣血,祛濕散寒,止血安胎,也是針灸常用。所以也叫“草藥”,臺灣省流行的“草藥浴”多使用艾草。關於艾葉的性質,本草上說:“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味苦而苦,性溫,熟而熱,精於陽,能恢復失陽,疏通十二經脈,取三陰,調理氣血,驅寒除濕,暖子宮...從而灸火,能透經絡,除百病。”說明艾葉作為艾灸材料具有疏通經絡、祛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艾葉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其中1.8-案葉素(占50%以上),其他還有α-胭脂樹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類。風幹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維生素A、B1、B2、C等。艾葉灸,壹般越老越好,所以有“七年病,三年艾”的說法(《孟子》)。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散寒除濕的功效。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腹痛、流產、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因為它能削冰使其變圓,能治百病,是醫生最常用的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鎮靜和抗過敏作用;保肝利膽等。艾草可以作為“艾草茶”、“艾草湯”、“艾草粥”等食譜,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艾草有壹種特殊的香味,有驅蚊驅蟲的作用。所以古人常常在門前掛艾草,壹是辟邪,二是驅蚊。?
吃
艾草也是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的傳統食品中,有壹種以艾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糍粑(見艾艾)。即把清明節前後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壹比二的比例混合在壹起,裹上花生、芝麻、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綠豆沙),然後蒸熟。在廣東省的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天和春天采摘新鮮的艾草葉子和花蕾作為蔬菜食用。
每年初春,贛州客家人都有采集艾草制作艾果的習俗。艾米的水果形狀有點像餃子,但它更大,裏面有餡。很好吃,可以當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