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越南清明節上巳節的遺產
在清明節,越南,時間定在農歷三月初三。這壹天原本是中國古代上巳節的時間。
中國的清明節成型於唐代,將春秋時期的上巳節與同時期形成的寒食節、清明節齊合二為壹。其中冷食熟悉的是來自遠古的換火習俗或者介子推傳說。但是上巳節到底是什麽,很多人還不清楚。
在中國,三個節日整合後,中國人最看重掃墓和郊遊,把男女愛情的環節排除在節日之外。而在越南,男女對唱的娛樂活動保留了下來,但有些地方取消了掃墓環節。
在越南南部地區,由於漢化程度和當地風俗不同,掃墓改為春節。在越南北部,靠近中國的地方基本都是清明節掃墓,但是有很多禁忌:孕婦不掃墓,祭掃時衣服不能鮮艷等等。
第二,越南清明節吃湯圓。
在中國,在春節和元宵節吃餃子,但是越南人在清明節這天吃餃子。
據說這是因為農歷三月是越南的水稻豐收節,所以越南人要嘗試新的餃子。另壹種說法是和介子推有關。
在越南介子推的傳說中,介子推是重耳的大臣。當重耳陷入困境時,割肉和餵食救了他壹命。當他成為君主時,重耳想報答他,所以他請他做官。然而,介休,壹個高尚的人,拒絕吃魯,拒絕接受的獎勵,躲在他母親背後的山區。重耳釋放了火燒山,介子推她的母親抱著她在柳樹上,把它變成了焦炭。
在這個故事的結尾,重耳下令全國從他陣亡將士紀念日那天起,連續三天不生火做飯,以紀念他的死因。所以,大家都吃涼拌餃子。
越南人吃的餃子也挺有特色的。他們喜歡直接用冰糖做餡包餃子,或者包綠豆餡的餃子,然後拌糖水吃。後來,他們有了煎餃子的習慣。除了吃湯圓,越南人也在這壹天吃黑糯米。
越南的傣族和儂族與中國的壯族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慣。當他們在清明節祭拜祖先時,他們還會掃墓,焚香,獻花,點蠟燭,燒白色冥幣,獻什錦飯。
壯族人在這壹點上比較規範,而越南人比較單純,不壹定有五色。
除此之外,北越人掃墓時,還會在先人靈位前供奉烤乳豬、整雞、艾草餅。
第三,清明節的傳說。
1,龍仙傳說
關於清明節在越南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中越之間除了共同的介子推傳說,還有各自的龍仙和二正娘傳說。
龍仙傳說也叫龍與歐姬傳說。相傳,蒯龍是紅鬼國景陽王和洞庭公主的兒子。當他長大後,他統治了整個蒯越地區,並娶了壹位名叫歐姬的女子為王後。歐吉女王生了100個蛋,在千千孵化了成千上萬的人。
在古代越南,他們喜歡在自己身上紋上龍形圖騰。他們也慶祝端午節。他們也劃龍舟。直到現代,結婚生子,很多人都要等到龍年?龍兒?……怎樣?但是,我想知道他們傳說中的涇陽王、洞庭王與中國《西遊記》中的涇河王、洞庭王有沒有關系?
2.二正娘傳奇
除了這個傳說,還有壹個關於清明節的越南傳說,叫二正娘傳說。在古代(中國東漢初年),越南出現了兩位女性民族英雄,壹個叫鄭汴,壹個叫鄭二。為了反抗壓迫,他們自立為王(越南第壹位女王)。兩人於八年三月初六開戰。出門前,壹位阿姨請他們吃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