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沒念過書,倒是認識幾個字。
甲:妳們應當念點兒書啊,省得說出話壹嘴的白字。
乙:您別瞧沒念過書,識字雖然不多,用字倒也不錯。白字可沒有,要有白字您給挑出來。
甲:現在這白字就出來了。
乙:哪個是白字?
甲:我問您這“給”怎麽寫?
乙:啊!就是提手兒壹個“手”字。
甲:怎麽講呢?
乙:就是拿這手遞給那手嗎?
甲:不對,是亂攪絲壹個“人壹口”的“合”字,正字念給(ji)。山東都說正字,比如在飯館候飯帳,“二哥,妳吃多少錢我‘給’(ji)啦。”正字念“給”(ji)。
乙:嘿!保不齊有壹個倆字。
甲:什麽叫“倆”呀?壹是壹,兩是兩。到錢鋪去換錢:“掌櫃的,您換我兩塊錢。”有說“倆”塊錢的?
乙:嘿!壹個倆就是仨呀?
甲:什麽叫“仨”呀?正字是“三”,前門外有三慶戲院。有說仨慶戲院的嗎?
乙:明兒我改了!
甲:什麽叫“明兒”呀?正字念“明”。電影明星有叫電影“明兒”星的嗎?
乙:今兒我倒黴!
甲:什麽叫“今兒”呀?正字念“今”。當今萬歲。有念“當今兒”萬的嗎?
乙:妳別較真兒。
甲:什麽叫“較真兒”?正字念“真”。
乙:您凈琢(zuo)磨。
甲:什麽叫琢(zuo)磨呀?正字是琢(zhuo)磨。如切如磋,如琢(zhuo)如磨。琢(zuo)磨琢(zuo)磨,小貧骨頭!
乙:照妳這樣我就甭說話了。
甲:什麽叫“甭”呀?
乙:我們就這個,什麽仨不仨,六不六,跑啦,開啦,撓(nao)鴨子啦,就這個!
甲:妳們生意人就是用大言欺人,有白字楞說沒白字,限妳三分鐘答復我,否則取消妳的營業!
乙:得啦,您別生氣,您別生氣,您原諒我無知,我不過是壹個江湖人。
甲:哈哈!呸!啐妳壹臉香水精。妳敢比江湖人?
乙:江湖人怎麽啦?
甲:我說說,妳聽聽。在想當初,大宋朝有壹江湖人,此人姓苗名訓字廣義,不遇之時,在灑金橋旁,擺下壹座卦棚。巧遇未遇時的趙太祖打馬比此經過,見橋旁人煙稠密,圍著壹座卦棚。迎面有壹副對聯。上聯寫:“壹筆如刀,劈開昆山分石玉,”下聯配:“雙瞳似電,觀透蒼海變魚龍。”橫批:“斷事如見。”匡胤壹見心中不悅:“何處狂生,敢出此浪言大話?待我下馬訪之。”想罷翻身下馬,將馬拴在卦棚以外柳樹之上,分開眾人,走進卦棚,向先生躬身言道:“先生,妳看某後當如何?”廣義壹看,吃驚非常,原來是開國太祖!急忙站起,口稱:“萬歲,草民接駕來遲,望祈主公恕罪。”匡胤聞言,大吃壹驚:“先生妳莫非有瘋癲之癥?”廣義言道:“我主不必驚慌,看我主雙眉帶煞,二目有神,左肩頭有壹朱砂痣,後必有九五之尊。”匡胤聞言,心中暗想:“我左肩頭有朱砂痣,他人怎能知曉?莫非到後來果應他言。”想罷對先生低聲言道:“某日後如登九五,當將妳宣入朝中,封為護國軍師。”廣義謝恩。匡胤走出卦棚。向眾人道:“列位聽真,此人乃江湖人,江湖口,江湖術士,不過奉承而已。”說完上馬,奔他方而去。到後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果將廣義宣進宮去,封為護國軍師,執掌三軍司令。到後來,湖北韓龍進來他妹韓素梅,太祖酒醉桃花宮,帶酒斬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廣義去後,太祖後悔,說出:“可惜我那先生,他乃灑金橋旁賣卦之壹江湖人也。”苗廣義——江湖人,妳比得了嗎?
乙:我比不了!
甲:我看妳也好有壹比。
乙:比什麽呀?
甲:妳好比面茶鍋裏煮皮球。
乙:此話?
甲:我說妳渾蛋,妳還壹肚子氣!
乙:我沒敢有氣呀!得啦,您就拿我當個小孩子!
甲:哈哈,呸!我啐妳壹臉花露水!妳敢比小孩子。
乙:又怎麽啦?
甲:我說說,妳聽聽。在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就懂讓梨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十二歲有宰相之才。吳周瑜壹十三歲拜為水軍都督,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壹州之兵權,使苦肉,獻連環,借東風,燒戰船,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喪命江南。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中之魁首。這些小孩子妳比得了哪個?
乙:哪個也比不了!
甲:妳也有壹比。
乙:比從何來?
甲:好比面茶鍋裏煮燈泡,我說妳渾蛋,妳還壹肚子火兒。
乙:我沒火兒呀!得啦,妳把我當個鄉下人。
甲:哈哈!呸!我啐妳壹臉冷面蜜!妳敢比鄉下人?
乙:怎麽啦?
甲:我說說,妳聽聽。在想當初,自秦王夜探白壁關,敬德月下趕秦王,打三鞭,換兩鐧,馬跳紅泥澗。自降唐以來,征南大戰王世充,掃北大戰雷世猛。跨海征東,月下訪白袍。唐王得勝,班師回朝,鄂國公因救白袍,在午門外拳打皇親李道親門兩齒。唐王惱怒,貶至田莊,後來白袍訪敬德,那尉遲恭正在船頭獨自垂釣,忽聽身背後人又喊,馬又叫,言道:“吾乃征東薛平遼,特地前來訪故交,妳若金殿去交旨,保妳為官永在朝。”敬德聞聽說:“吾乃山野村夫,耕種鋤耪壹鄉下人也。”這是壹個鄉下人,妳比得了嗎?
乙:我比不了!
甲:妳也有壹比。
乙:比從何來?
甲:妳好比面茶鍋裏煮茄子,簡直是渾蛋大紫包!
乙:妳這面茶鍋裏什麽煮哇?我也不能比,那也不能比,妳把我當成莽撞人行不行?
甲:哈哈,呸!
乙:又啐我壹臉什麽?是香水精?是花露水?還是冷面蜜?
甲:我啐妳壹臉馬屎!嘿 !
乙:這回怎麽馬屎啦?
甲:妳把我氣糊塗啦。妳敢比莽撞人?
乙:哎。
甲乙(合):我說說,妳聽聽,在想當初。
乙:今兒個我倒黴就倒黴在這“想當初”上啦!
甲:後漢三國出了壹個莽撞人。自從桃園結義,大哥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山東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翼德,家住涿州範陽郡。後續四弟,姓趙名雲字子龍,家住真定常山縣,百戰百勝,後封為常勝將軍。只皆因長阪坡前,壹場鏖戰,趙雲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纛兩桿,奪槊三條。趙雲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山頭之上見壹穿白小將,白盔白甲白旗號,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壹員勇將。“我若收服此將,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愛將之意,暗中有徐庶保護趙雲,徐庶進曹營壹言未發,見趙雲馬落陷坑,堪堪廢命,言:“丞相莫非有愛將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於他?”曹操急忙傳令:“令出山搖動,三軍聽分明,我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若有壹兵壹將傷損趙將軍之性命,八十三萬人馬,五十壹員戰將,與他壹人抵命。”眾將聞聽,不敢前進,往後而退。壹仗趙雲懷揣真龍,二仗常勝將軍實在驍勇,殺了個七進七出,這才闖出重圍。曹操言道:“這員勇將,焉能放走,後頭緊緊追趕!”追在當陽,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放過趙雲的人馬,曹操趕到,不見趙雲,見壹黑臉大漢。“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張飛莽撞人。”曹操聞聽,大吃壹驚,言道:“想當初關公在白馬坡斬顏良之時對我言道,他有壹三弟,在百萬營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取物壹般,今日壹見,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羅傘蓋,觀那莽撞人武藝如何?”青羅傘蓋撤下,只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潤鐵,紮裏紮煞壹部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鑌鐵盔,二龍鬥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輪、羅、傘、蓋、花、罐、魚、長,腰系絲鸞帶,身披鎖子連環蛇矛。橋頭之上,咬牙切齒,大罵:“曹操聽真,現有妳家三爺在此,爾等